PDF下载
试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候宇航

郑州市宇华实验学校,450000

摘要: 物理是中学的一门重要的课程,在中学物理学习中,学生既能获得基本的物理知识、方法和技能,又能培养出创新意识、探究能力和综合素质。课堂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也是最重要的地方。因此,建立有效的高中物理课堂是非常必要的。社会发展对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中学阶段,物理是一门重点课程,它以提高教学效率、减轻负担、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高物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出发点。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有些老师只把重点放在讲授理论方面,而忽略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高中物理;教学策略;探析
DOI:10.12721/ccn.2024.157411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有效的教学就是在这种教学过程中,老师能够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到最大,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交流与进步。中学物理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它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分析、思维能力。因此,在中学物理老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才能使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在中学物理的教学过程中,要从生活,社会,自然,课本等方面进行指导;另一方面,要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构建高效的教学能力。

一、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注意对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学环节的合理安排,并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高中物理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积极参与到课堂上来。高中物理教学方式应该是多样化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在高中物理课堂上推行多种形式的教学,对促进高中物理课堂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例如:在“功率”课程的学习中,老师可以思维方式来指导学生构建具有鲜明模式和明确结构特点的知识基础。这样就可以从一个关键词入手,逐渐地由多个关键词展开,再将每个关键词连在一起。各关键词互相影响,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知识综合系统。不需要死记硬背,就能把相关的全部知识都提炼出来。在高中物理课堂上老师讲授的方式要多样化,不要单调乏味。要做到这一点高中物理老师应该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主动将各种教育观念融入自己的课堂之中,让自己一直处在一种新鲜、顺畅的课堂气氛之中,从而将他们对物理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完全调动起来。

二、建立学习团体促进协作探索

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也要让学生在中学物理学习中获得全面发展。建立一个物理学习小组,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又可以使学生在相互讨论、互助的氛围中把自己和别人的学习能力融合起来,从而提高个体的学习效率。在对物理团体进行分组的时候,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性,保证团体中的同学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完成了自己的学业之后,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可以扮演一个小教师的角色,对小组中的其他同学进行讲解,一方面是为了巩固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团队中的其他成员能够更好地理解。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老师要重点关注小组成员中的学习困难学生,并经常给予积极的激励,以免这些学生由于与其他同学之间存在较大的距离而感到自卑,从而不愿接受其他同学的指导。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知识展示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信息技术,它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生动化,对知识的表现形式进行革新,让学生们更容易接受,也更容易理解。因此,高中物理老师要树立一个终身学习的理念,以多种方法进行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技巧与能力,并灵活地运用多媒体设备,把物理知识以图像、动画、短片等的形式展现与展现,创造一个直观的、形象的教学情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外在感官刺激,使他们的感性认识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使他们的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联系更加紧密,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消化和吸收。

 四、发挥学生主体性,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开展教学过程中,需建立以学生为主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也需站在学生角度进行。当前需摒弃传统教育,对教师和学生的限制,通过多元教学手段,真正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物理学习当中,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同时,建立物理高效课堂。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下,“全面教育”更加重要。高中校园要对学生的核心素质进行培养,包括物理核心素质,这就要求高中教学中,要重视起物理教学,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应用新式教学方法,提升物理教学质量。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对于物理教学质量提升非常有效,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参与进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首先要摆脱传统应试教育带来的影响,而要切实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教学理念直接会影响到课堂质量。

例如,教师在讲解“加速度”相关内容时,教学重点和难点是,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和物理意义,理解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教师为了增加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程度,利用公式法、图像法和类比法解决物理问题,让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掌握新知识,通过思考与交流,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在班级开展小车实验,让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从而主动参与到教学研究中,潜移默化中学习物理知识内容。

 五、引入生活元素,实施生活化教学

高中物理教学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过于抽象,容易让学生对其产生距离感和抗拒心理,同时学生也很难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去解决物理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很容易对物理学习失去兴趣。而实际上,课本当中的物理知识都来源于生活现象,将物理教学与生活相联系能够减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陌生感,让学生有意识地将物理课堂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当中,并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物理知识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现象与物理教学之间的关系,将物理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例如,在学习《惯性》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开始前播放一段车辆紧急刹车的视频,然后向学生提出“请各位同学回忆一下,当公交车突然刹车的时候人们是向前倾还是向后倒?”“为什么会出现向前倾斜的现象呢?”等问题引发学生对物理课堂教学的兴趣,为后期课堂学习打下基础。同样,在学习《摩擦力》的时候教师也可以将生活中的摩擦现象引入课堂教学,并在教学中让学生自由讨论“为什么光滑的地板更容易摔倒?具体原理是什么?如何增大摩擦力?”等问题,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将物理知识与生活现象联系到一起,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

结语: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建立一个高效率的物理课堂,老师们需要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与课本、课本、以及现在的发展相适应,来为目前的高中学生制定一套合适的教学计划,让课堂变得更加有趣,建立起一个完整、科学的知识体系,以此来提升整个课堂的教学效率。同时,也要打破传统课堂的局限和单一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增强课堂上的交互性,让他们的学习热情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让他们自己去学习,让他们不再惧怕物理。

参考文献:

[1]张书锋.新课程改革下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新课程(高中),2018(01):37.

[2]陆海涛.基于物理学核心素养提高高中物理课堂的教育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9(01):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