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跨学科视域下中小学中国画与古诗词融合教学的应用研究

徐丽丽

重庆市国维外国语学校,409000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跨学科教学逐渐成为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探讨了跨学科视域下中小学中国画与古诗词融合教学的应用意义与策略。通过融合中国画与古诗词的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养,还能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感。本文分析了跨学科教学的背景与必要性,提出了具体的融合教学策略,旨在为中小学教育提供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跨学科教学;中国画;古诗词;融合教学
DOI:10.12721/ccn.2021.157039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跨学科教学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话题,旨在通过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中国画与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将中国画与古诗词融合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一、跨学科视域下中小学中国画与古诗词融合教学的应用意义

在中小学教育领域,跨学科教学已成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旨在打破传统学科界限,实现知识、技能和资源的贯通与整合。中国画与古诗词的融合教学,作为跨学科教学的一种实践,具有深远的应用意义。

(一)提升教学质量

跨学科教学通过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视野和更深入的学习体验。在中国画与古诗词的融合教学中,这种整合尤为显著。通过借助图像的力量,即中国画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古诗词中抽象的意境和情感。这种视觉化的学习方式,不仅有助于降低理解难度,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古诗词的教学质量。同时,古诗词的引导也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中国画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如笔墨的浓淡、线条的流畅以及构图的巧妙等,进而提升对中国画艺术的鉴赏能力。这种双向的促进作用,使得中国画与古诗词的融合教学在提升教学质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二)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养

中国画与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两者的融合教学,使学生在欣赏和创作的过程中,能够深刻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学习和实践,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如儒家的仁爱之道、道家的自然之道以及佛家的慈悲之道等。这种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和体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养,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水平。同时,通过参与中国画与古诗词的创作活动,学生还能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创造力和表现力,进一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从而增强文化自信和认同感。

(三)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古诗词的表达含蓄而富有意境,常常通过简洁的文字传达出深远的情感和哲理。而中国画的创作则注重笔墨和气韵的表达,通过线条、色彩和构图的巧妙运用来传达画家的情感和意境。两者的融合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充满创造性和想象力的学习空间。在欣赏和创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将古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转化为中国画的笔墨和气韵,或者将中国画的画面转化为古诗词的文字表达。这种跨学科的融合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能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水平。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创新,学生可以逐渐培养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思路,为未来的艺术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跨学科视域下中小学中国画与古诗词融合教学的应用策略

(一)以诗启画,创设情境

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古诗词作为教学的引子,通过吟诵古诗词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具体操作时,教师可以先选取一首意境深远、画面感强的古诗词,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或杜甫的《春夜喜雨》,然后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诗词中的意象和意境,鼓励他们闭上眼睛,想象诗词所描绘的场景。接着,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拿起画笔,将自己在脑海中形成的画面描绘出来。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意境,还能培养他们的绘画技能和创造力,使他们在创作过程中感受到诗词与绘画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以诗解画,相映成趣

在欣赏中国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古诗词的解读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画面的内容和情感。中国画讲究笔墨和气韵,往往通过简洁的线条和淡雅的色彩来传达丰富的情感和意境。而古诗词则以其精炼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古诗词中的意象和意境,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所描绘的宁静与和谐,引导学生理解中国画中的笔墨运用和气韵生动,从而更深入地理解画面的艺术价值。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尝试用古诗词来描绘和解读自己或他人创作的画作,这不仅能够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还能使他们在创作和解读的过程中感受到诗词与绘画之间的相互映衬和相得益彰。

(三)诗画创作,润泽童心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体验古诗词与中国画的魅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诗画创作活动。这种活动可以有两种形式:一是要求学生根据古诗词的意境创作一幅中国画;二是要求学生根据一幅中国画创作一首古诗词。在第一种形式中,学生需要仔细品味诗词中的意象和意境,然后将其转化为画面上的笔墨和气韵。这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绘画技能,还能使他们在创作过程中更深入地理解诗词的意境。在第二种形式中,学生需要仔细观察画面的内容和情感,然后将其转化为精炼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还能使他们在创作过程中更深入地理解画面的艺术价值。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还能在创作的过程中体验到诗词与绘画之间的和谐共生。

三、结语

总之,跨学科视域下中小学中国画与古诗词的融合教学,不仅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与发扬。通过这一教学模式,学生能够在艺术的海洋中畅游,感受诗词的韵律与画作的意境,从而培养出深厚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养。这种融合教学不仅提升了教学质量,更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我们应继续探索和完善这一教学模式,让更多的学生受益于跨学科教学的魅力,让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