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常见精神科疾病为失眠症,患者因无法入睡、保持睡眠状态而患病,具有患病率高、病程长及难治愈等特点,据统计,此病在中青年群体中常见,分析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嗜酒、不良生活习惯及精神创伤等因素有关,患病后呈入睡困难、白天疲劳、睡眠时间短等症状表现,若病情加重则引起焦虑、神经衰弱等,影响工作及日常生活,因此尽早如何提供对症治疗、成为临床关注热点。张瑞芳[1]证实,西医治疗以劳拉西泮片为主,增强抗焦虑效果、暂缓失眠症状,但长期用药易引起依赖性、影响疗效,未获得患者满意,鉴于此,本文分析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行对症治疗的价值,汇总: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将本院2019年8月-2021年8月收治72例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纳入研究,中医组(36例):男女比例20:16,年龄21-54岁,均值(36.21±2.47)岁;病程1-8年,均值(4.21±1.15)年;BMI值19-26kg/m2,均值(23.35±0.29)kg/m2;参照组(36例):男女比例21:15,年龄22-55岁,均值(36.35±2.52)岁;病程1-9年,均值(4.38±1.24)年;BMI值18-25kg/m2,均值(23.21±0.14)kg/m2。P>0.05、可比较。患者知情、签署“知情同意书”,经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
【纳入标准】①与“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标准相符[2],中医证型为心脾两虚型;②主症为舌淡、苔薄、脉细弱,次症为头晕目眩、神疲乏力、肢体倦怠;③年龄范围20-70岁;④完整资料。
【排除标准】①全身性疾病引起失眠;②正处在怀孕或者哺乳期;③重要脏器功能衰竭;④酗酒、药物滥用、安眠药依赖史;⑤伴传染性疾病、内分泌疾病;⑥用药禁忌症;⑦中途退出研究。
1.2 方法
参照组(西医治疗):患者睡前采用温开水口服2mg劳拉西泮片(厂家:泰国大西洋制药厂,批准文号H20090002,规格0.5mg),1次.d。
中医组(归脾汤加减):涉及中药材有:茯神、酸枣仁、龙眼肉各20g,黄芪、白术、远志、党参、当归各15g,木香、炙甘草各10g;伴肝气郁滞者,上述中药材中加入延胡索、沉香、郁金、川栋子;伴惊济者,上述中药材中加入龙骨、朱砂、琥珀、牡蛎,上述中药材清水煎煮取汁300ml、分早晚服用,1剂/d。
2组持续用药时间均为1周。
1.3 观察指标
临床指标:评估2组睡眠状况(参考“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范围0-21分,得分越低越好)、血清因子水平(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3ml,离心待检,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羟色胺-5-HT、多巴胺-DA,由北京晶美有限公司提供试剂盒,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治疗效果: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显效:失眠症状消失,夜间睡眠时间延长3h;有效:失眠症状好转,夜间睡眠时间延长<3h;无效:未达上述标准[3],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excel表整理,SPSS22.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x̄±s),t检验。计数资料构成比[n(%)],x2检验。检验水准P=0.05。
2 结果
2.1 临床指标
用药前比较2组临床指标无差异,P>0.05;用药后与参照组比较,中医组PSQI评分更低,5-HT指标更高、DA指标更低(P<0.05),见表1。
表1 临床指标比较(x̄±s)
注:组内比较,*P<0.05;组间比较,#P<0.05。
2.2 治疗效果
与参照组比较,中医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见表2。
表2 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4],失眠症为“不寐”范畴,患者因心脾两虚、阴血不足导致机体阴阳失调,最终引起失眠,分析病机与神失所养、心血不足有关,故需以健脾养心、益气补血治疗为主。有文献报道,归脾汤加减用于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治疗中具可靠性,药方中黄芪有养血活血、补脾益气功效;龙眼肉有安神调经、补益心脾功效;党参有健脾益肺、补中益气、养血生津功效;当归有补血活血功效;茯神、远志及酸枣仁有宁心安神功效,炙甘草对诸药有调和作用,诸药联合可起到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作用。现代药理学表明,龙眼肉中阿糖腺苷的抗焦虑效果显著,白术有镇静效果,酸枣仁对神经元产生的镇静效应加以抑制,充分发挥药效,利于控制疾病进展,效果较理想。
本研究示:①中医组PSQI评分、DA值低于参照组(P<0.05),5-HT值高于参照组(P<0.05),分析:5-HT对睡眠结构有影响,DA可将觉醒次数减少、达到促进睡眠作用,因此提供归脾汤加减治疗可改善微循环、对失眠引起受损的神经细胞及时修复,减缓焦虑情绪、缩短入睡时间,可调节血清水平;②中医组较参照组有效率更高(P<0.05),说明本文与陈晓生[5]文献相似,因此归脾汤加减治疗可改善睡眠质量、减缓不适程度,达到改善预后作用,具实践价值。
综上所述: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行归脾汤加减治疗可提高睡眠质量、降低血清因子,达到预期疗效、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张瑞芳,韩迎娣,王玮.归脾汤加减联合五行音乐疗法治疗围绝经期心脾两虚型失眠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1,53(16):39-42.
[2]朱迎春,凌文.归脾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帕金森疾病心脾两虚型失眠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20,35(20):3253-3255.
[3]张华,郝华,刘谦.归脾汤加减联合劳拉西泮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疗效及安全性[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8(24):2652-2655.
[4]赵美华,孙振谊.归脾汤联合针刺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38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9,28(13):104-106.
[5]陈晓生,王映璇.归脾汤加减治疗老年心脾两虚型帕金森病失眠症的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9,40(06):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