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让传统诗词赋能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王冬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文化馆,066000

摘要: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之中。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反复强调,在新时期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民族道德素养,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传统诗词以其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传唱千古而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近年来,海港区坚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思想道德水平,大力倡导诗词文化,不断提升城市气质品质,提升市民情趣情操,亮点突出,成效明显。
关键词: 传统诗词;传统文化;高质量发展
DOI:10.12721/ccn.2021.15706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近年来,海港区深入实施文化品牌战略,大力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打造特色鲜明、奋进向上的城市精神。通过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切实加强传统优秀诗词文化引领,蓬勃兴起群众性诗词活动,擦亮了城市文化底色,打造了独特的“城市印象”。崇德向善、文化厚重的城市风貌已经形成,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较大贡献,工作中做到了“五个注重”。

一、注重全域推动,打造享誉全国的诗词文化品牌。作为秦皇岛市主城区,海港区拥有海港一体、山海相连的优越环境和历史悠久的海洋文化、港口文化、长城文化、地质文化,构成了诗意栖居、休闲度假、健康养生的滨海之城。海港区委、区政府以及宣传文化系统持续加大诗词教育普及力度,全域推动广泛开展群众性诗词文化活动。先后组织开展中华朗诵大会、诗词大会、诗词诵读大赛等,打造了原创的朗读类的文艺节目,逐步形成“中国·秦皇岛朗读节”这一全国性的文化品牌。连续举办九届海子诗歌艺术节,期间开展京津冀诗歌联盟诗会、诗歌研讨会、诗歌讲座、诗歌音乐沙龙等一系列诗歌交流及采风活动。几年来,海子诗歌艺术节的影响力、美誉度不断提升,已成为全国有影响的品牌诗会,成为海港区和秦皇岛市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以诗为媒、以文会友,不仅为本土诗歌爱好者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更向来自全国各地的诗人、作家以及文艺评论界的朋友们展现了山情海韵之美、社会和谐之美、地域文化之美,成为宣传海港区、推介海港区的一张靓丽文化名片。

二、注重引凤筑巢,带动诗词文化工作更上层楼。近年来,海港区弘扬“开放、包容、崇德、尚美”的海港精神,倾力建设秦皇岛首善之区。区委、区政府明确提出把创建“中华诗词之乡”作为创建文明城市、提升市民素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重要工作来抓,充分发挥诗歌艺术的影响力。多年来,海子诗歌艺术节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诗人、作家和评论家走进海港,了解海港,书写海港,多角度体验秦皇岛海港区优美的风光、深厚的文化、独特的历史、迷人的魅力,在这里写诗、吟诗、诵诗、讲诗、评诗,留下无数名篇佳作和诗坛佳话,凝结了对诗歌的热爱和付出,以诗歌致敬这座诗意的城市,彰显着这座城市的文化魅力和时代风采。在海子诗歌艺术节的影响下,海港区涌现出一批在全省、全国知名的诗人,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诗歌作品,秦皇岛也成为诗人心目中的“诗歌之城” “诗词之乡”,先后获得“中华诗词之乡”“中国十大诗意小城”等称号。

三、注重人扶人兴,激发基层诗词文化建设活力。海港区不断整合资源,注重创新,通过广泛开展诗艺活动,大力培养诗词骨干,营造出爱写诗、能写诗、会欣赏诗歌的浓厚氛围。区诗词协会不定期举办诗词沙龙、诗词讲座、诗词朗诵会、诗词创作比赛等多种活动,提高整体创作水平。充分发挥星光诗社、东环诗社、滨海诗社等力量开展各项活动,不断辐射诗词的艺术魅力。区教育系统自成体系,大力推广中华诗词进校园,全区中、小学校把诗词列入教学内容,小学高年级以上语文老师带头学诗、写诗、教好诗词课程,让诗词在青少年心中扎根。区诗词协会与社会各界联合征集优秀诗歌,出版诗集,收集民间歌谣,鼓励和支持诗词作者出版个人诗歌专辑。认真办好《海港区文艺诗词专刊》,将其作为海港区诗词创作成果交流传播和对外宣传阵地和窗口,定期刊发诗词新作和交流创作心得。截至目前,全区建立各类诗词社团86个,各类诗词协会会员突破1800人。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让中华诗词真正走进机关、企业、校园、景点、农村、社区,诗词创作队伍进一步壮大,诗词创作交流传播阵地进一步巩固,诗词文化影响力和感染力也得到进一步增强。

四、注重思想浸润,提升市民情趣气质。海港区自“中华诗词之乡”创建成功以来,不断巩固已有成果,广泛推广成功经验,持续加强诗化环境建设,注重将诗词文化融入景观。在市人民广场建设了“诗词文化长廊”,选入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和古今著名诗人包括我市本土诗人在内的优秀诗作42首,全部采用现代材料机械雕刻,使广大市民游客在休闲娱乐之余潜移默化感受诗词魅力、提升文化素养。建设了环岛公园石刻,在金梦海湾片区设置了“海港区诗词文化长廊”,将描绘海港区城市风采、乡村美景的诗词配上相应的摄影作品,成为市民、游客驻足品味、拍照留影的打卡地。一道道靓丽的诗词文化景观成为海港区诗词文化又一个开放窗口。该区还注重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媒体,加大诗词宣传力度,先后刊发诗词爱好者作品,并以专题节目、主题栏目、诗词活动报道以及“中秋诗词咏诵”“读诗会”等形式,不断温润每个市民的诗词品位和家国情怀。越来越多的市民群众通过领略诗词之美,进而喜欢诗词、爱好诗词、传承诗词、创作诗词。诗词文化走进生活、陶冶情趣,厚重了海港区文明底蕴,大大提升了这座城市的气质品质。

参考文献:

1. 2014年10月5日习近平在背景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 2017年1月颁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