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优化教学研究

董莹

江西省弋阳县圭峰镇中心小学,334400

摘要: 在小学阶段,古诗词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丰厚其文化积淀。教材中融入了更多的传统文化元素,古诗词内容便是最直接的呈现形式。因而,利用文本组织好古诗词教学,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和教育显得尤为关键。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体会,提升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本文对古诗词教学教法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吟诵
DOI:10.12721/ccn.2022.15711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古诗词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呆板,为教诗词而教诗词,机械背诵、反复默写是古诗词教学最常见的形式。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貌似掌握了知识,能在各种考核检测中正确填写相关内容,然而,学生对古诗词的内涵却无法深入体会,更无法领略传统文化之精义所在。所以,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需要以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利用好古诗词这些特殊的文本,推动学生的综合发展,增强其古诗词理解和鉴赏能力。

一、创设古诗吟诵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借助语言对学生进行情境教学,同时也可以借助各种各样的教学设备,课件对学生进行吟诵教学。这样能够让学生在活动学习中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更好的帮助学生在吟诵中理解古诗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教师在对学生教学《春夜喜雨》的时候,可以借助春雨的下雨情境为学生展开古诗内容的吟诵教学,春天的雨细腻无声,能够滋润万物,夜间下雨等早上起来看到身边的花更美,更鲜艳,暗含了作者对这春雨的喜爱。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感受春天下雨情境之后,再来学习相关的古诗内容,能够更加轻松的带领学生进入意境,进而展开古诗吟诵的学习。

二、借助媒体配合教学,真切感受吟诵魅力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借助多媒体的方式展开吟诵教学,能够在某种意义上为学生学习古诗词,理解古诗词的含义创造学习的情境,通过观看动画激发学生的联想,从而真切的感受到古诗词吟诵的魅力,提升学生学习古诗词内容的兴趣。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设计动画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能够在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古诗词的吟诵学习,这样学生才能够融情融景的展开古诗词的内容学习。例如:教师在对学生教学古诗《游园不值》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作者游园时候的场景,站在用木柴编成的门外,欣赏红杏出墙来的情境,这样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自己的感情理解作者游园时候的情感,然后融入自己的情感进行古诗词的吟诵,让学生更好的进行吟诵学习。

三、展开意境想象吟诵,引导走入意象世界

在古诗词学习的过程中,理解古诗词的音韵是进行吟诵学习的初始阶段,同样也是最为困难的阶段。古人在进行诗歌创作的过程中最擅长进行意境的创造,为读者打造想象的空间。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大声的朗读古诗内容,做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样通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不懈努力,就能感受到古诗中所蕴含的雄伟壮丽景色,同样能够感受到作者所表达的唯美情感,最终达到融情于景的效果,引导学生走入意象学习的世界。例如:教师在对学生教学《早春呈水女部张十八员外》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古诗的意境,教师首先需要为学生进行作者创作背景的介绍,接近花甲之年的作者,在文学方面已经名声大振,但是他却不因为岁月的流逝而悲伤,而是兴味盎然的迎接春天,感受春天所展现出的美景,表达出作者对于早春的喜爱和赞美,这样学生在理解了写作背景之后,才能够更好地展开吟诵学习,让自己的情感得到更好的表达。

四、注重引导学生品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当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之下已经掌握古诗词的吟诵方法之后,教师需要让学生作为吟诵学习的主体,融入自己的情感进行古诗词的吟诵学习,逐渐的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能力,融入自己的动作进行吟诵学习,让诗词的吟诵变得更加雅趣。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多进行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只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乐于学习,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例如:教师在对学生教学《山行》的时候,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读音的纠正教学,“远上寒山石径斜”在朗读的时候应该重点进行“斜”的吟诵,音调也要由轻柔逐渐转变为响亮,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好地掌握吟诵的技巧,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吟诵的时候,适当的加入动作,展示出自己吟诵古诗时的体会,提高学生的想象学习能力。

五、感悟诗情:古诗词与音乐、绘画的整合

自古以来就有“诗乐一家”这个说法,古诗词本身的韵律就容易谱曲演唱,围绕古诗词进行教学时可以配上萧、琵琶、古琴等乐器进行演唱。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也可以采取古诗词与音乐相结合的教学策略来增加学生对诗歌意蕴的把握。例如在《送元二使安西》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配上舒缓带有淡淡忧伤的古曲,让学生随着曲子的情感轻轻的哼唱出诗中所描绘的场景。有能力的老师还可以融入“吟诵”教学,用声音与古人唱和,通过古韵古音的浸润,引导学生悟其诗意。将古诗词与音乐相结合,可以促进学生主动深入思考古诗词所表达的隐藏信息,更加深切的体会诗情,以此增加对文本语言的敏感度以及审美能力,从而更好的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结语:综上所述,教师在实施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教出古诗的韵味,把古诗词读懂、品透。同时,也要牢牢把握语文核心素养在学生古诗词学习中的培养点,着力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重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理解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在反复品读中逐步具备理解的能力,有文化传承的意识,这对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都能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亚锋 .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研究 [J]. 科普童话,2017(15).

[2]耿庆生.小学语文古诗词吟诵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2019,(26):117.

[3]卢静.小学语文古诗词吟诵教学策略探究[J].中外交流,2018,(52):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