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自拟中药复方汤剂治疗痰热型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研究

陈艺汉

珠海市斗门区斗门镇中心卫生院,广东珠海,519110

摘要: 目的:探究对痰热型社区获得性肺炎采用自拟中药复方汤剂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抽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痰热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信封法均衡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每组均纳入患者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实验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自拟中药复方汤剂治疗。对比指标: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干预前后炎性指标变化、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发热、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更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CRP、IL-6、WBC水平对比差异相当(P>0.05),干预后,两组指标值均有所降低,相对而言实验组CRP、IL-6、WBC水平更低(P<0.05);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痰热型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中,以常规治疗为基础联合自拟中药复方汤剂治疗价值显著,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尽快改善患者咳嗽、发热等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升治疗效果,同时无明显不良反应增加,治疗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痰热型;社区获得性肺炎;自拟中药复方汤剂;疗效
DOI:10.12721/ccn.2024.15710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在院外感染细菌、病毒或非典型致病菌引发的肺部疾患,在临床呼吸系统疾病中较为普遍[1]。受生活方式改变、气候、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寒战、头痛、咳嗽或伴咳痰,体格检查可闻肺内啰音明显等,一般起病骤急,并发症较多,需及时接受抗感染等规范性治疗[2-3]。虽然抗菌药物的普及使用极大降低了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死亡率,但西药治疗副作用明显,易产生耐药性,无法实现理想的治愈效果[4]。从中医学角度分析,痰热型社区获得性肺炎为临床常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证型之一,约占所有证型的50%以上,针对此证型患者,应以化痰止咳、清热解毒为基本治疗原则[5]。将中西医结合治疗是临床治疗新发展趋势,鉴于此,为探究自拟中药复方汤剂治疗痰热型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本次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100例痰热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分组研究,现作如下报告阐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研究对象:我院收治的痰热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总计纳入100例,基于随机信封法分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纳入50例,性别(男/女):23/27,年龄:21-77岁,均值(48.42±5.79)岁,病程7 d-2个月,平均(1.57±0.45)个月;实验组纳入50例,性别(男/女):24/26,年龄:22-76岁,均值(48.42±5.63)岁,病程8 d-3个月,平均(1.31±0.26)个月。两组患者病程、疾病证型、年龄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已批准本次研究。纳入标准:①与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诊断相符;②符合中医诊断中关于痰热型肺炎证型诊断标准,中医证候表现为咳嗽咳痰、口渴、高热、烦躁、咯黄痰或带血丝、胸闷胸痛、脉滑或滑数,舌红苔黄或腻;③临床诊断资料齐全;④患者知悉研究流程目的,自愿参与本次临床试验;⑤治疗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①重症肺炎、支气管梗阻、非典型肺炎及其他难治性肺部疾病者;②孕期和哺乳期女性;③对本次试验药物过敏者;④并恶性肿瘤或严重性原发疾病者;⑤试听、语言沟通或认知功能障碍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患者入院后,完善各项相关检查,结合患者病情给予抗感染、止咳平喘、化痰、吸氧、营养支持等基础治疗,帮助患者合理祛痰、解除支气管痉挛、平衡水电解质、酸碱度、保持呼吸道顺畅,治疗过程中严密留意患者生命体征和不良反应情况,发现异常情况马上报告医生并协助干预处理。同时给予饮食指导、用药管理、心理干预等。

实验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联合自拟中药复方汤剂治疗。自拟中药复方汤剂中药组方包括:鱼腥草15g,黄芩10g、地龙10g、桔梗10g、浙贝母10g、桑白皮10g、前胡10g、瓜蒌皮10g、 杏仁10g,麻黄5g,甘草 5g,在自拟中药复方汤剂方基础上结合患者体质、病情具体情况辨证加减治疗,以上药材用水煎制,400mL/剂,分早晚两次饭前温服。两组均连续治疗15d,出院后继续追踪随访3个月,掌握患者恢复情况。

1.3观察指标

对比指标: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干预前后炎性指标变化、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①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指标包括发热、咳嗽、肺部啰音,每日进行腋温测定,检查是否退热,采用肺部听诊了解肺部啰音情况,统计两组住院时间。②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抽取患者晨起空腹肘部静脉血作为血液样本,高速离心处理后分离血浆上层血清,采用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患者C反应蛋白(CRP)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采用血常规检查检测患者白细胞计数(WBC)水平[6]。③治疗效果被分为痊愈、显效、好转、无效4个医学等级,结合中医证候积分执行疗效判定,主症候咳嗽、咳痰、喘息从轻到重依次记为0分、2分、4分、6分;次症候口渴、发热、舌红苔黄腻、胸闷等从轻到重依次记为0分、1分、2分、3分[7]。根据干预后和干预前的总分比值评价:干预后与干预前总分比值≤0.2视为痊愈;介于0.2-0.5之间视为显效;<0.5视为好转;≤0.8视为无效。④本次研究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SPSS24.0,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用n(%)描述,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炎性指标水平用(x̄±s)描述,组间经t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组间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

实验组发热、咳嗽、肺部啰音不适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对比组间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x̄±s,d)41.png

2.2对比干预前后炎性指标变化

干预前,两组炎性因子指标水平对比差异相当(P>0.05),干预后,实验组CRP、IL-6、WBC水平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详见表2:

表2:对比干预前后炎性指标变化(x̄±s,分)

42.png

2.3对比组间临床治疗效果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对比组间临床治疗效果(n,%)

43.png

2.4 对比组间不良反应情况

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共发生腹痛腹泻2例、恶心呕吐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4/50),实验组在治疗期间共发生腹痛腹泻2例、恶心呕吐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3/50),经积极对症治疗后症状均得以解除,未见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出现,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显著(χ2值=0.000,P值=1.000,P>0.05)。

3讨论

社区获得性肺炎与医院获得性肺炎最大的区别在于罹患肺炎的地点不同,两者在疾病传播方式、病情特征方面基本一样。社区获得性肺炎以空气、飞沫、血液为主要传播途径,基本病因为真菌、细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单一或混合进入肺部,导致肺组织感染,其中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临床较为普遍的致病菌[8]。合并慢阻肺等基础疾病、长期吸烟酗酒、年龄增长、免疫力降低等均是诱发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风险因素,患者除了表现为发热、寒战、咳嗽等胸部、全身性症状外,在疾病早期也会出现鼻塞、流涕、咽痛等上呼吸道疾病症状,需尽早明确诊断,根据感染病菌类型给予针对性抗菌治疗,避免贻误病情,引发胸腔积液、肺脓肿、心包炎等严重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

当前临床治疗该病的方式为常规抗菌、抗感染、营养支持、止咳化痰、解痉平喘等,尽管大部分社区获得性肺炎经过积极干预均能有效控制,但容易出现抗菌药物使用过度、毒副反应增加等不良情况,从而增加患者耐药性,治疗效果不尽人意。痰热型社区获得性肺炎为肺炎主流证型,从中医学角度看,肺炎属“肺热咳嗽”“风温肺热”范畴,多见于痰热内蕴、风热犯肺或痰浊壅肺,发病机理为外感温热邪毒入侵肺卫使机体免疫力抵抗力降低,故而临床治疗祛邪解毒、清肺化痰、平喘宣肺为主,本次研究应用了自拟复方中药汤剂治疗,结果显示:实验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CRP、IL-6、WBC水平比对照组更低(P<0.05);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中西医联合治疗可缩短治疗时间,使治疗安全、效果得到可靠保障。自拟复方中药汤剂中的中药材均为精心选取,其中浙贝母有清热解毒,止咳化痰,散结消痈之功效;杏仁有平喘止咳、降气祛痰之功效;前胡有清热解热、祛痰之功效;黄芩可清热降燥、泻火解毒;桔梗可祛痰排脓、宣肺利咽;桑白皮可消肿行水、泻肺平喘;甘草可补脾益气、止咳祛痰、调和诸药;诸味中草药合用,共奏平喘解痉、化痰清热之效。同时配合常规西药对症治疗,可有效发挥药物协调作用,结合患者证型特征加减辨证施治,使病情尽快缓解,疗效显著提高。

综上所述,自拟中药复方汤剂在痰热型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中效果确切,值得推行试用。

参考文献

[1] 郑艳.泻肺化痰汤联合西药治疗痰热壅肺型社区获得性肺炎85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20,27(3):405-407.

[2] 刘疆豪,蒋红生,赵华东,洪志丹,赵萃.十五味清热化痰汤联合莫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20,27(1):89-91.

[3] 王霖.清金化痰汤与莫西沙星比较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20,12(11):23-25.

[4] 梁慧.自拟清肺化痰汤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22,29(2):342-343.

[5] 李红华.“清热化痰、宣肺通络”法辅助治疗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痰热壅肺证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23(7):122-126.

[6] 李鑫,林晶,金舟.清肺健脾法对100例痰热壅肺型老年肺炎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22,14(21):83-85.

[7] 狄冠麟,朱振刚,郑延龙.越婢加半夏汤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痰热壅肺证及对炎性标志物预后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0,26(22):59-64.

[8]胡晶,卢星.中西医结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延迟吸收36例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2,36(11):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