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是全球女性健康领域面临的一个重大威胁,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筛查和预防措施的不足,罹患宫颈癌的人数较高。根据国际调查的数据显示,每年全球约有57万新发宫颈癌病例,其中超过85%发生在发展中国家[1]。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宫颈癌是我国女性中第四大常见癌症,每年新发病例数超过10万,死亡病例数约为3万[2]。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宫颈癌的治疗手段也在不断发展,其中放射治疗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方式,在控制局部肿瘤和延长患者生存期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放疗通过高能射线能杀伤肿瘤肿瘤细胞原发DNA或者细胞,但不可避免地会杀伤免疫细胞而出现免疫抑制,导致出现全身反应,包括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皮肤损伤等[3]。这些副作用会影响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引发营养不良和体重下降,并进一步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和整体健康状况。营养不良不仅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对治疗效果和预后产生负面影响[4]。此外,宫颈癌及其治疗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也有深远的影响。患者可能会经历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问题,这些心理因素可能影响食欲和营养摄入,从而加剧营养不良的风险。同时,疼痛和疲劳等身体症状也会间接影响患者的营养状况。有关肿瘤营养状况调查显示,宫颈癌患者营养障碍发生率高达51.66%[5]。机体营养摄入不足、肿瘤的消耗、抗肿瘤治疗等会造成宫颈癌患者进行性营养功能障碍、免疫功能低下,影响患者治疗的耐受性,促进疾病的恶化,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因此,必须明确影响宫颈癌患者营养不良的相关因素,以预防营养障碍的发生和发展。基于此,本研究主要回顾性纳入2021年7月——2022年12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临床肿瘤中心放疗科进行放射治疗的120例宫颈癌患者进行实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纳入2021年7月——2022年12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临床肿瘤中心放疗科进行放射治疗的12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年龄32~65岁,平均年龄(52.37±6.33)岁。通过营养风险指数(nutritional risk index,NRI)[6]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分为临界营养不良25例、轻度营养不良30例、重度营养不良65例。
纳入标准:(1)经组织病理学确诊为宫颈癌并预期放疗的患者;(2)年龄>18 岁;(3)知情同意,愿意参加本次研究;(4)文化程度小学以上,具备正常语言沟通能力。
排除标准:(1)肿瘤恶液质患者;(2)合并严重的心、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3)近期接受输血、免疫细胞治疗等;(4)因各种原因无法获得体质指数BMI值者;(5)怀孕或哺乳期;(6)认知功能受损。
1.2 方法
1.2.1 组建科研团队
对研究组成员进行宫颈癌相关专业知识以及量表内容、填写要求、解说方式等相关知识进行统一培训,并由预调查检验培训效果。
1.2.2 放疗
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的放射治疗,在开始放疗后,在体表给予剂量为30mg / m2的顺铂,治疗中采用前定位技术,剂量为 45.0-50.4 Gy(每天 1.8 Gy,每周 5 天)。
1.2.3 实验数据收集
一般临床资料收集。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如年龄、文化程度、吸烟史、体质量指数(BMI),临床资料包括病理分型(宫颈鳞状细胞癌、腺癌、腺磷癌、其它)、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 分期、淋巴转移、分化程度(高分化、中低分化)、肿瘤直径。
量表评估。使用NRI量表评估患者营养状态。总分100分,分为临界营养不良、轻度营养不良、严重营养不良三种状态,分值区间分别为97.5~100分、83.5~97.5分、低于83.5分。
1.2.4 质量控制
3名调查员将回收的完整问卷封存,交于数据录入员;2名数据录入员独立完成数据录入Excel电子表格中,并进行核对:最后完成数据统计分析。研究过程各组人员之间互不干扰。
1.3 统计学分析
SPSS 22.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量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行X2检验;宫颈癌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素。P<0.05,则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种营养状态宫颈癌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三种营养状态下宫颈癌患者的年龄、吸烟史、BMI、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FIGO分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三种营养状态宫颈癌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2.2 影响因素
单因素分析显示宫颈癌放疗患者营养不良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分化程度、BMI、吸烟史、肿瘤直径、癌细胞的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多变量回归分析揭示,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以及FIGO分期均为宫颈癌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的风险因素。
表2 单因素和多因素Cox 回归分析
3 讨论
大多数宫颈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发展至中晚期,手术治疗的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同步放化疗有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有研究显示,临床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均可以有效抑制宫颈癌患者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癌胚抗原、鳞状细胞癌抗原等肿瘤标记物,提高免疫水平[7]。然而,由于疾病症状、放化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患者常常遭受营养障碍,而患者的营养状况直接关系到治疗决策和预后。因此,探究影响宫颈癌患者营养状况的因素,有助于有效预防营养不良,并为临床治疗奠定基础。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临界营养不良、轻度营养不患者年龄、吸烟史、BMI、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FIGO分期均优于重度营养不良患者(P<0.05);且多变量回归分析揭示,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以及FIGO分期均为宫颈癌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的风险因素。在癌症患者中,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原发癌直径越大,临床进展风险越大,预后越差。较大的原发癌通常意味着肿瘤细胞已经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增殖和扩散,增加了癌细胞进入淋巴系统和血液循环的机会,进而在身体的其他部位形成转移性病灶,从而进一步恶化患者的病情[8]。放疗和化疗的效果也可能因肿瘤的体积较大而受限,因为药物和放射线可能无法完全穿透并杀灭所有的癌细胞。而宫颈癌患者病情愈重,循环系统平衡破坏越严重,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下降,从而导致营养水平降低。而宫颈癌患者原发灶的肿瘤细胞通过的淋巴结转移扩散到人体更远处的淋巴结,就会成为继发性或转移性癌症,引发病情恶化,从而使得患者机体营养状况下降。同时,越高的FIGO分期代表着宫颈癌患者的恶化程度越高,意味着患者的病情更为严重,给患者营养状况产生负面影响。江琴等学者的研究显示,在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中,肿瘤分期、焦虑抑郁、疲乏程度以及临床症状均为发生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与本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9]。
综上所述,重型营养不良患者中FIGO分期和肿瘤直径更高、淋巴转移程度大、年龄更高。宫颈癌放疗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状况主要受肿瘤直径 、FIGO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临床上可据此预测患者营养状况,采取措施提高营养水平。
参考文献:
[1]Singh D, Vignat J, Lorenzoni V, et al. Global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cervical cancer in 2020: a baseline analysis of the WHO Global Cervical Cancer Elimination Initiative[J]. The lancet global health, 2023, 11(2): e197-e206.
[2]王培宇,黄祺,王少东,等.《全球癌症统计数据2022》要点解读[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24,31(07):933-954.
[3]菅志华.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阴道不良反应与剂量-体积参数的关系[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4,35(07):769-772.
[4]朱淑洁.多学科协作营养干预对宫颈癌放疗患者的应用效果及作用研究[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24,41(02):78-79.
[5]庞晓燕,张颐.子宫颈癌患者的营养管理[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24,40(01):35-38.
[6]王硕,何雨琴,刘璇,等.口腔癌患者术前营养风险指数与术后疼痛的相关性分析[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3(10):602-605.
[7]张志超,陈东基.三维适形放疗与调强放疗治疗宫颈癌的效果及对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癌胚抗原、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的影响[J].大医生,2024,9(13):75-78.
[8]常靖涛.cNO多灶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肿瘤特性及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关系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22.
[9]江琴,鲁卉,符楚楚,等.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相关影响因素[J].医疗装备,2023,36(20):133-135.
作者简介:马自琼(1988-)女,主管护师,本科,肿瘤放疗护理,广西钦州浦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