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患病比例一直较高,除治疗外,需做好护理工作[1]。很显然,常规护理侧重疾病,护理细节方面考虑不足[2]。中医特色护理近年来开始不断在临床上推广实施,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3]。相关研究指出,常规护理外,予以老年慢性病患者中医特色护理干预的效果明显,改善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情绪,值得推广[4]。本文抽取2021年6月-2022年2月期间的老年疾病患者,以200例进行分组对照。详细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研究病例抽取时间段2021年6月-2022年2月,抽取例数200例。纳入标准:(1)>60岁患者;(2)老年患者具备配合能力;(3)签署知情同意书;(3)病例信息收集完整;(5)患者顺利完成此次研究。排除标准:(1)治疗药物禁忌证;(2)生命体征不平稳;(3)合并重大疾病;(4)丧失配合能力、中途退出研究患者。进行200例老年病患者分组,对照组100例、观察组100例。另外,申报医院伦理委员会,经审核批准。对照组患者中,男性61-76岁,平均年龄(68.30±2.30)岁;疾病类型: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62例,高血压患者75例,冠心病患者42例,其他患者21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61-78岁,平均年龄(69.70±2.15)岁;疾病类型: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55例,高血压患者78例,冠心病患者45例,其他患者22例。老年病患者分组后资料比较,性别分布、平均年龄与疾病类型均衡,可作研究对照样本,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予以老年疾病患者常规护理,即患者常规检查辅助、用药指导、观察患者用药反应、指导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病情允许可适当锻炼、以不感疲劳为宜,观察患者瞳孔、肢体有无瘫痪等变化。
观察组:上述护理外,予以老年疾病患者中医特色护理干预。(1)运动锻炼。根据老年患者的病情、身体素质,制定锻炼方案。另外,考虑不同季节特点,例如春秋需要预防患者感冒,夏季需要预防患者中暑,冬季需要做好患者的保暖工作。运动方面,需要把握运动时间、量,身体素质差者进行散步、太极等运动,保持患者舒畅为主,身体素质较好者适度慢跑。(2)饮食干预。饮食方面,既要考虑到患者的喜好、过敏问题,又要考虑到患者的病情等情况,需要健康搭配,重点控制果蔬、粗粮、奶制品、肉类等食物与主食搭配,饮食平衡。例如,芹菜可降血压,糖尿病者饮食低糖,针对性给予患者饮食指导。(3)精神干预。基于疾病影响,患者容易发怒,从而影响到心理状况、身体状况。所以,需重视对患者精神方面的干预,聆听《莫愁啊莫愁》等角调式音乐,每天2小时,以疏肝解郁。根据情志相胜原理,选择《广陵散》等商调式音乐,可以治疗患者肝火。另外,适当引导患者正确处理情绪,适当转移注意力,淡化不良情绪。语言开导,耐心安慰患者,细心照料患者。(4)穴位按摩。取患者的太冲、风府、内关等穴位,指导患者轻柔按摩穴位,按摩力度根据患者耐受程度轻-重,10-15 min/次,2次/d。
1.3观察指标、评价标准
(1)比较老年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F-36,总分800分[5]。
(2)比较老年患者遵医行为,运动锻炼、饮食健康、合理用药。
(3)比较老年患者自护能力,量表ESCA,总分172分[6]。
(4)比较老年患者情绪,量表SAS、SDS,总分均是100分,临界值分别记50分、53分[7]。
(5)比较老年患者护理效果。患者病症明显好转,无并发症,生活能力良好,即显效;患者症状与生活能力改善,即有效;上述效果未达到,即无效[8]。
1.4统计学分析
SPSS19.0录入老年患者护理指标,划分计数与计量资料。以例(n)、率(%)描述护理效果、满意度,以均数(Mean Value)±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x̄±s)描述护理评分,(X2)和(t)检验后,P<0.05差异显著。
2结果
2.1生活质量与自护能力比较
老年疾病患者护理期间生活质量与自护能力情况分析,详细见下表。经统计学计算护理干预后评分,P均<0.05。
2.2遵医行为比较
老年疾病患者护理期间运动锻炼、饮食健康、合理用药情况分析,详细见下表。经统计学计算,P均<0.05。
老年疾病患者护理期间情绪情况分析,详细见下表。经统计学计算护理干预后评分,P均<0.05。
2.4护理效果比较
老年疾病患者护理效果分析,详细见下表。经统计学计算,P<0.05。
3 讨论
当前,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重。所以,老年人患病比例也随之提升,包括高血压与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患病情况下,增加了并发症风险,患者甚至有致残、致死风险。所以,需要加强对患者的治疗[9]。治疗中,以药物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但是,患病情况下症状影响以及肢体功能障碍等,增加了患者的身心不适,影响到患者对治疗与护理工作的配合,进而影响治疗效果。所以,需加强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进行比较,中医特色护理更注重细节、患者的需求,通过予以患者全方位的护理干预,可以规范患者的生活,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用于老年疾病患者护理中,结合患者情况,予以患者运动锻炼,可以提升患者的体质,促进患者病情改善。饮食干预,规范患者的饮食习惯,健康搭配,重点控制果蔬、粗粮、奶制品、肉类等食物与主食搭配,饮食平衡。健康饮食基础上促进患者病情改善。精神干预,聆听《莫愁啊莫愁》等角调式音乐,以音乐等形式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引导患者正确处理情绪,适当转移注意力。穴位按摩,取患者的太冲、风府、内关等穴位进行穴位按摩,可以促进患者身体状况改善。相关研究指出,中医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满足老年2型糖尿病并高血压此类慢性病患者的护理需求,助于调节患者的血压、血糖指标,积极预防和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进而有效调节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预后[10]。马彦,刘华,韩琪研究中抽取了慢性病高血压老年患者,抽取例数600例,抽取时间段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予以600例老年患者随机数字排列表法分组,常规组行护理干预,实验组配合中医护理。护理干预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实验组(96.67%)高于常规组(84.67%),P<0.05;护理后血压水平比较,实验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较常规组平稳,P均<0.05;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实验组优于常规组,P<0.05[11]。由此说明,高血压老年患者治疗期间进行中医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显著,稳定了患者的血压水平,进而提升了患者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本文结果:两组老年疾病患者护理后,观察组老年患者的情绪评分低、自护能力与生活质量评分高,P<0.05。另外,观察组老年患者的遵医行为率与护理效果均高于对照组,P<0.05。辅助中医特色护理的效果显著,尤其是改善了患者的情绪、护理能力、生活质量状况,并提升了患者的遵医行为,大大提升了患者的护理效果。
本文结果与赵藏,刘忻研究接近。护理干预前对比分析了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血压调节,且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优于对照组、趋于正常,P<0.05;观察组患者的饮食控制、遵医嘱用药以及坚持运动、戒烟限酒等自护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12]。
综上所述,予以高血压、糖尿病等老年疾病患者中医特色护理的效果显著,中医护理干预,可使患者血压情况发生明显的改善,自我管理能力也有明显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