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农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广阔的土地以及众多的人口也决定着我国农业的重要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给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带来了改变。而科技在农业方面的应用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在追求高效率的当今社会,农业机械化也是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放劳动力,在相同的时间内创造更多的价值,也可以减轻人们的劳动负担。农业发展的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单纯的依靠人力及畜力,而机械化和自动化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观念。且国家相关补贴政策的陆续出台,农业机械化的普及程度也越来越高,农机保有量也在不断上升。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激烈化,社会对农业机械自动化所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1农业机械自动化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现状
1.1农业机械设备品类不全
目前,我国在农业机械自动化方面的研究比较薄弱,尽管大方向朝着实现农业现代化、自动化目标努力,但忽视了部分细节,造成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的精准性不高。这种情况主要体现在农业机械设备品类不齐全、功能比较单一等方面。我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也随之增高,而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生产总量占全国农产品总量的2/5。虽然我国保证了水稻等粮食的供应,但对于水稻生产人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和时间成本,导致水稻生产的性价比较低。面对这种情况,我国相继设计了各类型水稻收割设备,但鲜有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水稻插秧设备,难以高效解决限制水稻生产的问题;实际上,大部分地区仍采取水稻田地荒抛方式插秧,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对此,农业机械自动化设计的相关人员应深入了解农业作业过程,针对不同作物的不同生长阶段设计相应的自动化机械设备,解放人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使农业种植业向好发展。
1.2技术能力很低,阻碍该领域的发展
现代农业机械领域内总体水平很低,远远不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且国内很多厂家都是仿造国外机械进行的,一些自动化装置仅仅是完成了农业机械局部位置的改造,添加了部分零部件,农业机械的设计结构有着极高的复杂性,导致加工生产的成本也居高不下,极大地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限制着目前农业机械领域的发展和进步。在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之下,农业机械在进行设计和加工中要全面应用该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的转变,不断创新和进步。但是从实际调查看,依然是仿制,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会威胁整个农业机械设计制造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1.3农业机械自动化创新不足
当下我国农业机械制造行业依旧处于较低的水平,虽然已经加大各项农业技术的研发,但能够有效应用在农业生产中的技术却很少,很多设备、技术还在测试阶段,距离实际应用还需要一定时间。另外我国存在机械自动化发展创新不足的问题,也就是缺乏相应的创新动力,从大部分农业机械制造企业中可以看出,都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导致没有好的科研环境,而农业机械设计则需要大量的投入,还要以先进的科技为基础条件,所以很多农业机械制造企业,没有实现技术上的突破。由于资金不足无法建设实验设施,这也是农业技术研发过程中的一大难点,甚至会导致科研人员失去研发的积极性,最终无法实现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目标。
2提高农业机械自动化应用效果的对策
2.1创新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步伐逐渐加快,对农业机械自动化水平的要求也随之提升,只有不断创新自动化技术,才能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最大助力。首先,核心技术是关键,在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研究中,专业人员需以核心技术为基础加大研究力度,再逐步拓展其他技术领域。其次,创新技术不得脱离实际,应走进现代农业生产,了解作物生产的每个细节,技术与设备问世后应第一时间在实际生产中试验,观察其使用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确保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能为农民带来真正的福利。最后,促进生产、教学、科研全面发展,给予企业主导权,以利益为导向,为其研发、创新农业机械自动化设备提供技术支持与物力支持。值得注意的是,创新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应时刻关注知识产权,建立健全相关维权制度,尊重技术人员与企业的劳动成果,保护其合法权益。
2.2信息技术的应用
计算机的发明与使用为生产生活带来的改变是极具颠覆性的,信息技术也逐渐渗透并且应用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机械自动化的发展也需要融入一些现代信息技术。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以手机为主的电子信息产品,我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也更加丰富多彩。而机械自动化技术也会与信息技术进行更深层次的融合,可以通过感应以及视觉技术对农业生产的过程进行操控,对农产品的生产质量进行把控,精确把握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减少由于人工进行操作时出现的失误,实现安全生产。例如,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地块平整并且比较集中,自动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劳动力的投入,这是一项非常实用的技术手段,以实现对生产全过程的把控和调节。除了信息技术以外,在今后的发展中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机械自动化会应用的越来越广泛。
2.3培养农业机械化人才
在农业机械创新研发方面,需要培养更多的技术人员,这些人员可以了解农民的需求,针对性的设计出机械设备,在得到农民的反馈后,优化完善投入生产销售,实现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目标。其次是推广销售与管理服务方面的人才,在研发生产后要及时普及推广给农民,其中包括机械设备的使用方法、维护方法等,让农民能够对机械自动化多一些认知与了解。管理服务人才必须要及时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上的难题,促使机械设备及时应用在农业生产当中,为农民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这样才能实现从研发到应用的无缝对接。
2.4加大传感器控制系统的研发
我国农业生产未来的发展,必须要针对机械自动化中的关键技术研发,例如传感器就是机械自动化中技术含量最高、最为复杂的设备,大部分机械都要通过传感器,来进行生产、加工,并准确判断农作物的实际情况,并且在整个过程中不能对农作物造成破坏。目前我国的农业机械自动化装置,正处于研发的瓶颈阶段,传感器缺乏速度与准确性,所以要加大该方面的研究,这样才能开发出更有利农业生产的传感器。农业机械自动化控制系统,需要能够从培养液或土地中,对农作物生长进行检测的传感器,并可以进行相应的参数设置,以此来提高农作物培养的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结束语
农业机械除了追求技术创新以外、更重要的是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以先进的技术手段来促进自动化生产模式,实现农业的高效、高水平生产发展,服务全程机械化,服务农业的发展。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虽然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但是发展势头正猛,并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在未来,相信我国的农业发展也一定会取得长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颜廷婷,颜成英.农业机械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分析[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0,(05):33.
[2]崔跃峰.农业机械制造自动化的应用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04):23+19.
[3]王文虎,陆兴华.农业机械自动化的现状与发展分析[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0,(0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