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中医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效能的影响

崔燕妮

未央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陕西西安,710016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效能的影响。方法: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选择在某某医院诊治的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掷硬币原则把患者分为中医组80例与对照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中医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针灸护理,两组都护理观察3个月,采用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效能行为评估问卷(Hyper-tension Patients Self-Management Behavior Rang Scale)评定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变化情况。结果:护理期间中医组与对照组的依从性分别为100.0%和90.9%,中医组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组与对照组护理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和88.8%,中医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的自我管理效能行为评分均高于护理后(P<0.05),中医组护理后自我管理效能行为评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应用能提高依从性,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水平,改善患者的预后总体疗效。
关键词: ​中医护理干预;针灸;社区高血压;依从性;自我管理效能
DOI:10.12721/ccn.2022.15779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高血压是一种全球性的慢性疾病,当前在国内外的发病人数逐年增加,影响患者的健康状态和生活质量。研究发现高血压是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最常见病因,也已成为国内外的主要医疗支出药物,加强血压控制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1】。当前临床研究和实践已证明高血压是可控的,药物治疗可通过调低血压水平,延缓高血压病的病情发展【2】。不过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病程比较长,在确诊后需要终生规律服药控制血压,为此对于治疗的依从性要求比较高【3-4】。现代化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微信、QQ、电话、邮件、家庭访视等不同方式,在医护人员和患者及患者家属之间建立沟通交流,以维护和促进患者的健康为目的,形成一种由医院走向社会的延伸访视形式【5】。中医认为脏腑功能的失调可以归纳为高血压的病因,精气衰减、素体阳盛阴虚、情志不调、嗜食不节的外都可导致该病的发生【6】。中医护理干预中的针灸方法可调节脑肠肽的分泌和释放,兴奋肠神经系统的神经元,从而达到调节机体平衡与治疗疾病的目的【7】。本文具体探讨了中医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效能的影响。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选择在某某医院诊治的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1】;患者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研究;年龄20岁-75岁;无严重脑卒中、心肌梗死、肾功能不全;小学及其以上文化水平;中医辨证诊断为阴虚阳亢型主症;研究得到某某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标准:入院前6个月曾接受手术的患者;入院前6个月存在车祸、外伤的患者;有认知障碍或精神异常者;继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缺乏者;妊娠与哺乳期妇女;并心肌梗死或主动脉瘤等影响动脉血压水平或导致继发性高血压的疾病;研究期间参加其他有干扰性临床试验者。

根据随机掷硬币原则把患者分为中医组80例与对照组8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44例,女性患者36例,年龄范围涉及45-65岁,平均(56.01±2.99)岁;病程3-7年,平均病程(5.29±0.24)年;体重指数在19.12-26.33kg/m2,平均体重指数(23.00±2.18)kg/m2;受教育年限12-18年,平均(14.64±2.17)年;病情程度:1级38例,2级30例,3级12例。中医组:男性患者47例,女性患者33例,年龄范围涉及43-64岁,平均(56.22±3.19)岁;病程3-7年,平均病程(5.11±0.29)年;体重指数在19.12-26.33kg/m2,平均体重指数(23.14±3.19)kg/m2;受教育年限10-18年,平均(14.33±1.44)年;病情程度:1级35例,2级35例,3级10例。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受教育年限、病情、病程、性别、年龄等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患者接受常规的入院与出院指导,后建立名为“高血压之家”的微信交流群与微信公众平台,确认每一位该组患者均已关注公众号,并且成为交流群成员。管理小组成员将自己的专科疾病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整理汇集制作成多种形式的资料,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每周定时推送1条与高血压相关的链接。患者在积极学习后也可在微信交流群中进行讨论学习,并可以提出任疑问,互相交流沟通。

中医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针灸护理,取穴穴位包括百会、合谷、三阴交、曲池、太冲、太溪,针具统一采用华佗牌无菌一次性针灸针(苏州医疗用品厂生产),规格为1.5寸。患者取仰平卧位,暴露腹部针刺部位,局部消毒针灸部位。百会平刺0.8寸,双侧曲池、三阴交、合谷直刺1-2寸,双侧太冲、太溪直刺0.5寸,进针行针至得气后连接电针仪,电针时间为30min,导线分别连接太冲、太溪,曲池、合谷,1次/周。(2)推拿护理:患者取俯卧位,采用揉法、滚法对委中、承山、腰阳关、大肠腧等穴位进行放推拿,每次20min-30min,3次/周。

两组都护理观察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在护理后采用Morisky问卷进行调查依从性,内容包括4个问题(病情监测、饮食管理、运动管理、休息与工作管理),都符合问题要求为依从性好,其他为依从性差。(2)在护理后进行总体疗效判定,疗效标准:显效:舒张压下降≥10mmHg并达到正常范围或舒张压虽未降至正常,但已经降低大于20mmHg;有效:舒张压下降小于10mmHg但已控制在正常血压水平或舒张压下降10mHg-19mmHg,但未达到正常范围;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标准。(显效+有效)/组内例数×100.0%=总有效率。(3)在护理前后采用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效能行为评估问卷(Hyper-tension Patients Self-Management Behavior Rang Scale)进行调查,分为0分-100分评分,分数越高,自我管理效能行为能力越好。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21.0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比如自我管理效能评分与计数数据比如依从性分别采用(均数±标准差)、例数表示,计量数据与计数数据的对比方法分别为t检验、χ2检验,检验水准为ɑ=0.05。

2 结果

2.1 依从性对比

护理期间中医组与对照组的依从性分别为100.0%和90.9%,中医组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依从性对比(n)

截图1742174072.png

2.2 总有效率对比

中医组与对照组护理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和88.8%,中医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护理后总有效率对比(n)

截图1742174081.png

2.3 自我管理效能行为评分对比

两组护理后的自我管理效能行为评分高于护理前(P<0.05),中医组护理后自我管理效能行为评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两组护理前后自我管理效能行为评分对比(分,均数±标准差)

截图1742174092.png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治疗高血压病主要有药物疗法及非药物疗法等手段,但是很多高血压患者缺乏对疾病的认知和重视,不愿长期坚持按时服药,导致血压控制效果不佳【8】

健康教育是临床有效护理慢性疾病的一种全新措施,特别是当前依据微信、QQ、微博方式能够对患者近况进行随时了解,患者出院后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护理,从而改善护理质量【9】。依从性为患者行为在生活、药物、饮食方式等方面,与医学指引的意见相一致的程序,特别是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通常与患者的主观意愿显著相关【10】。本研究显示护理期间中医组与对照组的依从性分别为100.0%和90.9%,中医组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中医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应用能提高依从性。从机制上分析,中医针灸与推拿护理干预在护理高血压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特别是针灸护理可达到协调阴阳、强正退邪、疏通经络的目的,并且具有整体护理、整体调节等作用。可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11-12】

现代化健康教育由传统护理模式逐渐转变而来,强调了患者护理的延续性和一致性。现代化健康教育强调患者在出院后护理过程中的自我管理效能为核心理念,提高患者对疾病认知,提倡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调动患者对抗疾病的积极性和能力【13-14】。本研究显示中医组与对照组护理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和88.8%,中医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的自我管理效能行为评分高于护理前(P<0.05),中医组护理后自我管理效能行为评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中医护理干预在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应用能提高自我管理效能水平,改善患者的预后总体疗效。从机制上分析,针灸护理与推拿护理可调节脑肠肽的分泌和释放,减少血浆中神经肽的含量,兴奋肠神经系统的神经元,可达到调节机体平衡。中医护理干预促进了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并使患者形成对自身健康有益的生活方式,提高了自我管理效能水平【15-16】。不过本研究由于经费问题,研究时间较短,对患者随访观察的依从性存在一些问题,具体的作用机制分析还不够明确,将在下一步进行深入分析。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应用能提高依从性,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水平,改善患者的预后总体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