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全程无缝衔接护理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护理价值

黄珊珊 高炜 郑杨絮 涂璐娜

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徽省蚌埠市,233000

摘要: 分析全程无缝衔接护理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护理价值。方法:选取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全程无缝衔接护理,对比护理有效率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以及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全程无缝衔接护理可以提高护理有效率,提升护理质量评分。
关键词: 全程无缝衔接护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价值
DOI:10.12721/ccn.2024.15709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又称为新生儿黄疸,是儿科常见的临床症状。指的是新生儿体内胆红素积聚过多,导致皮肤、巩膜及其他组织呈现黄色[1]。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由于新生儿体内胆红素水平异常增高所引起的。临床上分为生理性高胆红素血症和病理性高胆红素血症。大多在新生儿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到高峰,足月儿710天消退,早产儿则在24周内消退。与新生儿肝脏功能尚未发育成熟、胆红素排泄能力有限有关[2-3]。全程无缝衔接护理是一种“高效、连续、一体化”的全程照护模式,旨在为患者提供从入院到出院整个过程中的严密无缝的护理服务。全程无缝衔接护理是通过贯穿患者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三个阶段的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实现全面、连续、无间断的照护。该模式不仅关注患者的生理需求,还注重患者的心理、社会等方面的需求,以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涉及床旁护理、病房、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等多个医疗环节,要求医护人员密切合作、信息共享,确保患者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在整个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会不断查找漏洞、持续堵漏并改进护理工作,以确保护理链条的完整性。全程无缝衔接护理是一种“一站到底”式的护理服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个性化、个体化服务。通过这种模式,患者可以从住院到出院整个过程中获得严密无缝的护理工作,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4-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2月~2024年2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2:13,平均年龄为(4.51±2.66)d。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1:14,平均年龄为(4.21±3.54)d(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1)监测血清胆红素水平:定期监测新生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特别是在高危人群中,例如早产儿或母亲患有糖尿病的婴儿。(2)皮肤观察:检查婴儿的皮肤是否有黄疸的迹象,特别是在脸部和胸部。如果发现黄疸,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3)日光照射:在医护人员的监督下,让新生儿在适当的时间接受日光照射,以帮助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在日光照射时,应保护婴儿的眼睛和皮肤,以避免日光过度暴露的风险。(4)充分喂养:确保新生儿充分吸收母乳或配方奶,以促进胆红素的排泄。

1.2.2观察组

观察组进行全程无缝衔接护理:(1)病情评估与诊断:在新生儿出生后,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新生儿的皮肤、巩膜等部位是否出现黄染现象,以及是否伴随其他症状。对于疑似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应及时进行血液检查,测定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的数值,以明确诊断。根据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标准,医护人员应判断新生儿是否符合以下任一情况: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血清总胆红素数值已经达到相应日龄及相应危险因素下的光疗干预标准或超过小时胆红素风险曲线的第九十五百分位;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超过两周,早产儿超过四周没有消退;黄疸退后又重复出现;血清结合胆红素大于2毫克/分升。(2)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在明确诊断后,医护人员应根据新生儿的病情、年龄、体重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护理计划应包括护理目标、护理措施、护理频次、护理效果评估等内容。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减轻黄疸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新生儿的康复。(3)病情观察:定时监测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呼吸等;观察黄疸的程度和变化;注意有无感染、溶血等并发症的发生[6-7]。(4)合理喂养:保证新生儿足够的热量和水分摄入,促进胆红素的排泄。对于吸吮无力的新生儿,可采取少量多次、间歇喂养或静脉高营养的方式。(5)蓝光疗法:对于符合光疗条件的新生儿,应尽早进行蓝光治疗。在光疗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新生儿的眼睛和会阴部,避免光疗副作用的发生。(6)药物治疗:根据新生儿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可使用人血白蛋白注射液、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等药物进行治疗。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新生儿的反应和药物疗效。(7)护理频次:根据新生儿的病情和护理计划,确定各项护理措施的执行频次。例如,病情观察应每日进行多次;蓝光疗法应根据新生儿的黄疸程度和医生建议进行调整;药物治疗应遵医嘱按时按量进行。(8)护理效果评估:在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定期评估护理效果,包括黄疸的消退情况、新生儿的生命体征等。如发现护理效果不佳或出现并发症等情况,应及时调整护理计划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9)注意事项: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感染的发生。密切观察新生儿的反应和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与新生儿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解答家长的疑问和担忧,增强家长的信任感和满意度。做好护理记录,记录新生儿的病情、护理措施、护理效果等信息,为后续的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10)评估与改进:在全程无缝衔接护理的实施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定期评估护理效果和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例如,在蓝光疗法中,如发现新生儿出现皮疹、发热等不良反应,应及时调整光疗参数或暂停光疗;在药物治疗中,如发现新生儿出现过敏反应或药物疗效不佳等情况,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或改用其他药物。此外,医护人员还应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护理技术和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为新生儿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

1.3观察指标

对比护理有效率以及护理质量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结果由SPSS26.0完成,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护理有效率

观察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对比护理有效率[n(%)]

截图1742174426.png2.2对比护理质量评分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对比护理质量评分[(x̄±s)/分]

截图1742174535.png3讨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指新生儿期内,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超过正常值的一种病理状态。胆红素是一种黄色物质,通常由红细胞的破坏产生,并在肝脏中转化为可排泄的形式。在新生儿中,由于肝脏酶系统尚未完全成熟,胆红素的代谢、转换和排泄可能受到影响,导致胆红素水平升高。常规护理存在不足之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早期迹象如拒食、嗜睡、肌张力减退等应被高度关注,这些可能是胆红素脑病的早期表现。定期的胆红素水平监测对于评估病情和指导治疗至关重要。如果监测不及时,可能会延误诊断和治疗。高胆红素血症可能导致皮肤黄染,护理中应注重皮肤清洁和干燥,避免摩擦和刺激,以减少皮肤损伤[8]

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应用全程无缝衔接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有效率以及护理质量评分。全程无缝衔接护理模式确保了从入院到出院整个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护理服务紧密相连,避免了护理过程中的脱节和延误。该模式通过细致入微的护理计划和执行,减少了护理过程中的漏洞和疏忽,从而提高了护理效率。根据新生儿的病情、年龄、体重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确保了护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采用全程无缝衔接护理的新生儿,其退黄时间较对照组短,这直接体现了护理效果的提升。通过蓝光疗法、药物治疗等措施,有效降低了新生儿的胆红素水平,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9-10]。由于护理流程的优化和护理效果的提升,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相应提高。采用全程无缝衔接护理模式的观察组,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通过与家属的良好沟通和护理效果的展现,增强了医患之间的信任关系,为新生儿的康复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多项研究表明,采用全程无缝衔接护理模式的观察组,其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这直接反映了护理质量评分的提升。

综上所述,全程无缝衔接护理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通过提升护理连续性与效率、优化护理措施与效果、提升家属满意度与信任以及数据支持等方面,显著提高了护理有效率和护理质量评分。这种护理模式值得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中广泛推广和应用。参考:1.全程无缝衔接护理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护理价值2.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护理研究进展3.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康复进程及...4.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_39问医生_39健康网

4参考文献

[1] 茆晶晶,杨廷廷,周慧慧. 舒适护理结合保护性睡眠护理在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的应用效果[J]. 中西医结合护(中英文),2022,10(3):13-16.

[2] 张艳,史英,裴静. 风险管理联合保护性睡眠干预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护理质量、症状改善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3(8):1429-1432.

[3] 杨廷廷,周慧慧,茆晶晶. 抚触结合舒适护理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2,10(1):70-72.

[4] 刘星. 全程无缝衔接护理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护理价值[J].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2023,33(4):152-153.

[5] 梁晓燕,陈云杰,郑婷婷. 袋鼠式护理联合保护性睡眠干预在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J]. 中国现代医生,2023,61(22):110-113.

[6] 胡瑞,袁晓旭,万丹雨.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照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包头医学,2023,47(2):62-64.

[7] 王丽伟,周志庆. 针对性全方位护理干预在光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药导报,2023,20(8):163-166.

[8] 张丹,陆东梅,胡芳. 袋鼠式护理联合皮肤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的应用[J]. 临床医学工程,2023,30(2):269-270.

[9] 王晓君. 强化风险干预联合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期间的效果分析[J]. 山西医药杂志,2023,52(20):1595-1597.

[10] 李舒,蒋硕. 家庭参与式护理对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3,44(13):1297-1300,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