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评价艺术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李德敏

四川省甘孜州藏族自治州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对中职学生的语言发展、文化理解、沟通交际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是英语教师教学发展的方向之一。合理运用形成性评价不仅能提升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学习意识,还使学生在主体状态、行为发展上得到有力推动,增强学生的主体能力。那么,形成性评价作为一种过程评价法,如何有效地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渗透与融合呢?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此展开研究。
关键词: 中职英语;形成性评价;课堂教学
DOI:10.12721/ccn.2022.15705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大多数教师缺乏有效的组织手段和评价机制,导致学生的语言水平和主体状态难以有效提升。将形成性评价导入英语教学之中,有助于改善当前学生被动学习、主体培养不足的问题,巩固学生的发展基础,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因此,本文从当前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发展现状、形成性评价的概念及意义、形成性评价在中职英语课堂中的融合三个方面出发对此进行探究。

(一)听力评价

听力能力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必备技能,但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普遍存在“听不懂”“理解不了”等听力薄弱的现象,导致学生的英语水平难以有效提升。将形成性评价与英语课堂相融合,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加强学生的听力能力。当前中职学生听力薄弱的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听力材料不熟悉。许多中职学生在听力课堂中未能养成预习的习惯,对听力材料缺乏直观的理解,导致学生在听力培养中存在问题。第二,核心词汇掌握不牢。部分学生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听力技巧,其听力材料中的核心词汇难以有效抓取,进而导致学生的听力训练质量不高。第三,自我提升不足。部分学生在自我认知方面存在偏差,未能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问题,进而在学习提升方面缺乏正确的方向,导致学生的听力水平提升不足。针对这几项原因,结合形成性评价特点和组织原则,教师可以采取听力预习、方法指导、合作发展的方法展开教学活动。首先,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有助于学生对听力内容的理解,并结合听力材料展开对话活动,加强学生听力体验;其次,鼓励学生运用猜测词义、查阅字典等方式,消除对词汇的陌生感,并组织学生展开互动问答活动,解决学生在听力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和疑惑,打牢听力基础;最后,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学情基础,组织学生展开自我评价,并从听懂课堂用语、不借助课本内容了解听力材料、听懂语言知识讲解、自我提升点等项目出发,明确自身不足,提升英语听力水平。

(二)口语评价

在将形成性评价与英语口语教学相融合时,教师应坚持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对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学生,展开针对性的教学培养和目标设定,进而使学生的口语水平和学习行为得到有效提升。同时,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开展口语技能自评与互评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第一步,基础性目标。要求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运用英语展开相互问候、沟通交际、自我介绍等简单行为的表达活动。第二步,提升性目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采取轮值“带班”的方式,让各组的学生由组长牵头,完成本组的主题任务,如介绍家庭活动、假日出行计划、班级情况统计、天气预报等主题,并根据各组的表达情况,由学生展开自评、互评活动,提出不同的改进意见或组织建议。第三步,拓展性目标。教师根据各组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情景剧、话剧等英语活动,既能拓展学生的语言范围,还使学生的语言情感得以有效渗透。对不同阶段的口语目标展开自评、互评、师评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习惯和学习兴趣,进而实现其有效发展的目的。

(三)阅读评价

阅读是学生语言发展的重要技能。将形成性评价导入阅读教学之中,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意识,使学生在阅读活动中逐渐找到合适的方法和有效的策略,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理解质量。首先,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和认知特点,合理划分不同的阅读层次,并针对不同层次展开个性化阅读评价。比如,针对阅读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一些英文小故事、应用文进行阅读,要求学生对阅读材料中关键信息进行有效把握和理解,找出中心思想;针对阅读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推荐一些英文报刊或课外读物,丰富学生认知的同时,加强学生的文化理解。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和语言技巧,如猜测词义、抓取首段和尾段、把握首句信息等,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另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展开积极阅读,并制定相应的阅读评价表,依照本周的阅读量、阅读字数、阅读情感、喜欢的句子、了解的生词等内容进行填写,在自评、师评的过程中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文化意识。

(四)写作评价

在写作教学形成性评价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合理把握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言基础,采取“三步走”评测方法,引导学生巩固基础,加深理解,提高写作能力。自评创作“第一步”: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设置不同的写作主题和英语场景,让学生结合要求展开自主创作活动。随后,在完成文章的创作后,对其进行修改、完善,深入反思其中的写作问题,进而在自评表中填写意见。互评提升“第二步”:组织学生采用两两互换、小组互评等方式,对各自的写作内容展开评价,指出相应的问题和优势点,学生在反馈意见的指导下完成第二次的写作修改,这对写作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师评互动“第三步”:学生将自评、互评的写作内容和评价意见一并傳递给教师,教师结合学生的文章特点和评价内容,完善师评反馈,并将其内容传递给学生。这种互相评价、相互传递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能够充分、全面地审视自身的写作问题,找出不足,进而改之,加强学生的写作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写作信心和发展动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形成性评价在中职英语课堂中的有效融合,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还使学生的语言基础和英语水平得到加强,进而保证学生主体的发展状态和学习效果。同时,从问题入手,从主体出发,深入了解学生的发展问题,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和自评、互评等方法,建立适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评价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从而实现其主体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宋丽婷.形成性评价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英语广场,2017(9).

[2]陈祖荣.中职英语课堂之形成性评价[J].文存阅刊,20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