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浅析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产业价值研究

张波 孟思宇

长春师范大学,吉林长春,130032

摘要: 受到新时代的影响,传统的工业经济产业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再适合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方向,社会经济逐渐将发展重心转移到文化经济产业发面。但是在对文化经济产业进行探讨的时候能够发现,要想促进文化经济体系的建设,就需要不断地创新,开拓文化经济产业的项目,谋求突破与发展。所以本文将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以及对其进行开发的意义所在。之后浅要地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文化产业开发策略,希望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到非遗的价值,进一步推动国家经济的建设。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产业;价值
DOI:10.12721/ccn.2021.15704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众多,但是在现阶段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还不够深入,能够得到的经济回报也不高,因此大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都在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压力。并且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产业价值不高,大多数的传承者都选择了放弃,这样将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不利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的建设。此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产业开发还可以调整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经济结构,让传统的社会经济产业转变成文化型的经济产业,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

我国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大国,在国内的文化遗产非常富饶,而我国的文化遗产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物质文化遗产,而另一类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物质文化遗产存在实体,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就比较单一,例如只举办相关的参观活动或是会展获得收益;而非遗由于载体的规模特殊,种类也繁多,大多都是一些民俗活动、工艺技巧等,能够被开发出来的经济产业潜力不可小觑。同时,非遗的发展更加侧重于延续与传承,但是对于非遗的传承而言,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学习与累积,正是因为如此才显得非遗十分可贵。同时因为非遗的学习成本颇高,若是无法提高非遗的经济产业价值,将不会有人愿意学习非遗,使得非遗逐渐流失,因此非遗物质文化的经济产业价值开发工作尤其重要。

2 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产业价值的意义

2.1 提高对文化资源与文化资本的认识

我国经过数代人民的发展及探索,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非遗无人继承,甚至没落,而主要的问题在于非遗已经被开发出来的经济价值不高,人们对其的重视程度不足,使得流失的情况经常出现。此外,非遗能够展现出我国民族具有的独特的风采与特色,是瑰宝,也是文化产业中潜力无限的资源与资本。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经济产业价值的研究,就可以找到更多的文化资源与资本,对文化产业的建设具有促进作用。

2.2 创造节约、环境以及资源型的社会

高速发展的工业化产业使得我国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所以我们需要对社会的发展模式进行转变,使得资源浪费的问题能够改善,遏制环境污染问题的出现。同时文化产业与工业化产业相比,其优势在于环保与绿色,可以建设出以环境与资源为主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更加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因此就需要不断地开拓出经济效益高的非遗文化产业,在对非遗进行传承时候,帮助社会经济更好地建设,创造出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主的社会。

2.3 利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

近年来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大众的关注焦点都聚集在一些外国文化上,对国内的文化反而忽视。若是不阻止这种情况,则会为我国的文化体系带来巨大的损失。并且非遗的流失不仅仅是因为人们不重视造成的,更多的是非遗产业自身的产业价值不高,可发展性较差,使得传承者获得的收入无法满足生活需求,迫于压力他们只能选择放弃非遗产业。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产业价值进行开发,能够使其具有一定的经济收益,并且吸引更多的人学习与传承非遗,加强对非遗的保护。

2.3 创新就业,提高国民经济发展

非遗还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并且不同区域的民族具有的非遗文化也大不相同,正是如此才可以构成我国丰富的特色文化体系。若是能够将非遗的经济产业开发结合进多种经营与营销方式,例如举办民俗表演会、举行民俗工艺参观活动等,就可以加强当地的经济建设,为当地提供诸多的就业岗位。

3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产业价值开发策略

3.1 加大政府帮扶力度,建设文化产业经济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多种形式存在的文化结晶,值得我们进行保护与传承。但是随着我国高科技术的开发出来,非遗已经无法适应现阶段高科技术的发展情况,若是不进行干预,非遗则会逐渐被新时代淘汰。因此政府的相关部门应该发挥出帮扶作用,对非遗产业进行开发与引导,使得消费者的目光可以集聚在非物质文化上;同时帮助非遗产业与高科技术相融合,借助线上宣传的渠道,将非遗产业更加直观地展现给消费者,引起消费者的兴趣,带动文化产业的建设。

3.2 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模式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非遗文化产业也不例外。因此在对非遗的经济产业价值进行探究的时候,应该结合高科技的信息化技术,不断地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拓展出多种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营模式。同时,政府与企业之间也应该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强化产业链的制定与建设,从多个端口开发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其次,还需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模式进行创新,并且创新不仅仅是停留在宣传的层面,最需要做的还是对非遗产业的模式进行创新,并且根据不同特点的非遗内容,制定出独特的经济产业模式,这样才可以借助网络技术进一步提高非遗的经济价值。

3.3 注重非物质文化产业化人才的培养

非遗经济产业价值在开发工作过程中,经常出现缺少“伯乐”的情况,也正是因为非遗产业的开发人才专业不对口或是素养不高,所以无法将非遗的经济产业价值最大化。因此就需要不断地培养出优质的非遗产业化的人才,保证这些人才都能够熟悉非遗产业的特点,并且根据非遗的内容开发出针对性的产业,这样才可以使非遗产业能够突出自身的优势,带来更多的经济价值。此外,教育部门还应该加强对非遗产业人才的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工作,这样才可以更好解决新形势下出现的经营难题,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经济价值。

结束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文化的瑰宝,若是一味地引导大家进行传承,并不能流失的根本问题,最好的方法则是开发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产业价值,这样才能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地延续下去。

参考文献:

[1]孙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开发探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13):40-41.

[2]辛儒.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经营管理的可行性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09):49.

[3]辛儒,孙强,赵艳芳.论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产业价值[J].经济论坛,2007(16):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