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的心理护理研究进展

滕树娟

广西崇左市第二人民医院,广西崇左,532200

摘要: 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认定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对特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人们往往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对于接受集中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这一特殊类型群体需进行心理护理和心理支持,主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理念彰显,是疫情防控常态不可忽视的工作。文章现结合有关研究综述心理护理干预对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的影响。
关键词: 2019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心理护理
DOI:10.12721/ccn.2023.15722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在短短3个月席卷全球,是一起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19-nCoV感染导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发生,主要临床表现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无症状感染、不同程度肺炎、严重呼吸衰竭甚至死亡等[1]。2020年2月5日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中首次将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以下简称无症状感染者)纳入传染源[2]。目前,全球2019-nCoV感染病例仍然处于上升趋势,无症状感染者在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无症状感染者指无关临床表现,例如,咳嗽、发热、咽痛等自我感知或未能临床识别的症状和体征,但对呼吸道等标本进行2019-nCoV病原学检测结果是阳性[3]。无症状感染感包含2种情况,一是经过14d隔离未有症状,二是处于潜伏期的无症状感染状态,由于无症状感染者未有任何临床表现,只能通过被动检测方式发现,因此,给疫情防控带来严峻挑战[4]。并因突入起来的疫情及波及面广,传染性强,对患者身心造成严重威胁,故需对隔离状态下医学观察者进行心理护理,以提升治疗的信心[5]。本文现就无症状感染者心理护理做一综述。

1无症状感染者集中留观期间心理状况

无症状感染者在集中留观期间存在一定情绪困扰和心理压力,例如焦虑、抑郁等情绪,且呈现阶段性与一定年龄特点。无症状感染者和确证患者不同,其未有明显躯体不适,在体检、全面核酸、医院就诊等中被检测核酸阳性。起初在隔离时未有任何心理准备,并对自身亲人身体状况担忧,主要因无症状感染者认知还在不断发展中,故出现心理应激状态[6]。离谷雨[7]调查研究报道,年龄45~60岁人员心理健康自评问卷评分较高,并且以男性、年龄在60岁以下、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上人员焦虑和抑郁均值较高,主要因男性较女性、中青人较老年人面临更大社会舆论压力和心理压力,其担心即使治愈后外出工作、社会也将会被他人歧视与排挤,甚至因此失去工作与正常生活秩序,另外,不善于主动表达自身情绪,而女性则会主动寻求更多社会支持来缓解自身压力。并由大量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灾难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率达33.3%,抑郁症发病率在25%[8]。由方晓眉[9]研究报道,进行集中隔离并进行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的患者SRQ-20阳性率在25.49%,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在31.37%,焦虑在23.53%,说明,疫情对集中隔离并行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心理状况具有一定影响。

2无症状感染者心理护理

2.1环境护理

首先,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保证病房整洁,设施齐全,布局合理,缓解其不安。在做好各项治疗工作基础上,还需对无症状感染者提供生活上的照顾,提供可口饭菜,保证生活用品供给,尽量满足其所需[10]。对其所用生活用品全方面消毒,对于家属传递物品及时送达,将家属传递物品及时送达,对快递、外卖等个人物品,在护士检查无危险后及时送达。每日对病房进行空气消毒以及环境物表进行严格消毒。

2.2疾病知识宣教

主要通过利用健康教育手册、电子产品等工具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及防控方案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教育。特别要加强对患者进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可以治愈理念灌输,从而促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另外,向其说明目前诊疗经过和方案,对患者具有疑问的问题耐心解答,并及时联合主治医师共同参与做好解释工作,消除其疑虑[11]

2.3善于使用心理学

每一个确诊病例都不想接受也无法接受感染新冠感染的事实,当得知确诊结果后仍难以置信,这些是正常的心理活动。而在知道自身感染后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心理崩溃期:对于所有人来说,得知自己感染新冠肺炎后都是一个重大变故,加上从新闻媒体上了解的情况,对心理刺激太过激烈,第一反应都会出现不真实,以为是幻象,引起茫然失措,这个时期一般会持续几天到一周时间;心理躁动期:当确诊患者逐渐感觉身体出现部分较清症状后,心理开始躁动不安,这个时候患者注意力涣散,思想混乱,不清楚怎样面对现状,落寞和无助占据内心,起居规律遭到破坏,甚至用对确诊结果表示怀疑、不相信患病来麻痹自身,达到减轻心理压力的目的;心理适应期:从症状表现和医护人员的护理下,确诊病例逐渐认识到感染病毒的现实情况,在各方的鼓励下,开始认清现实,适应环境,调整心理状态来面对,积极配合治疗。确诊患者通常情况下会担心病情恶化,很多病例还针对这种情况,留下遗书、遗嘱等,在极度恐慌等情绪下这些都是正常反应。在这样的环境里,对于患者康复没有任何益处。这个时候,及时公布诊疗方案及临床药物使用等正面信息,分享治愈患者治疗经验和患者战疫故事。增强患者勇气,坚定信念,积极配合治疗。每天在交班时可对其心理状况评估,每周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细心观察心理需求,进行良好的心理疏导,细心观察无症状感染者心理需求,并做好有效解释、沟通,提高对COVID-19认知,帮助有效分析恐惧、焦虑源,确定正确的应对策略,减少因知识缺乏而导致的恐惧,另外,仪表端庄,不但能使其心情舒畅,还能让其感受到依赖、信任[12]。同时注意交流时注意礼貌用语,以亲和的态度能拉近护患间的距离,进而建立良好的信任感,减少不良情绪。每日组织患者进行适当的工娱活动,如简单易学舞蹈、做广播操等可以放松心情的活动。

2.5睡眠护理

无症状感染者在集中留观期间可能出现睡眠质量下降,甚至是难以入眠,精神状态差。针对睡眠差的患者应进行睡眠干预,多于其沟通,善于倾听其心声,站在对方角度思考应对策略,为其排忧解难和减轻其负担。例如,在日间采集标本后要主动和其交流,告知核酸核酸检测同其他检查项目一样常规检查,并告知该检查更具权威性能帮助更高效地确诊,从而消除被检查人员不安心理,增加其安全感[13]。指导入睡困难的隔离期人员睡前服用牛奶、热水泡脚、按摩脚心、静下心躺在床上听舒缓的音乐帮助入睡。若仍然无法入睡要及时告知医师,给予小剂量地西泮口服进行药物干预,并在给药前告知不会产生药品依赖性。

3小结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常常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病情、舆论、疫情突然的生活及工作状态改变均会在隔离状态下医学观察者带来带来巨大负性心理冲着,进而出现各种问题,产生不良影响。对此,临床诊治中需给予及时、专业的心理干预,帮助其维护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 方晓眉,王华芬,柳静霞,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密切接触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2020,13(1):60-62.

[2]GUO LIYA,WANG YUGUANG,LIU JIAN,et al.Studies on viral pneumonia related to novel coronavirus SARS-CoV-2,SARS-CoV,and MERS-CoV:a literature review[J].APMIS:,2020,128(6):423-432.

[3]Traditional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for treating novel coronavirus(COVID-19)pneumonia:protocol fo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Progres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2020,9(1).

[4]王晓光,胡志勇,叶碧峰,等.丽水市早期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SARS-CoV-2全基因组序列分析[J].病毒学报,2021,37(3):527-533.

[5]熊宇,赵寒,李勤.2020年重庆市179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特征分析[J].重庆医学,2021,50(5):828-831,836.

[6]邓净月,白俊杰,陆燕英,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中国留学生回国隔离心理状况分析与干预评价[J].广东医学,2021,42(10):1161-1166.

[7]丁春丽,孟秀凤,徐艳,等.心理干预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房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8):127-128.

[8]邵羽汐.新冠肺炎疫期社区工作介入居家隔离者心理调适研究——基于社会支持理论视角[J].哈尔滨学院学报,2021,42(1):60-65.

[9]邹小健,陆雪莹.新冠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心理状况调查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1,21(8):331-332.

[10]胥刘秀,高茹,白静珍,等.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的心理健康状况[J].四川精神卫生,2021,34(3):257-261.

[11]马楷轩,张燚德,侯田雅,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隔离人员生理心理状况调查[J].中国临床医学,2020,27(1):36-40.

[12]程家国,谭晓东,张玲,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及隔离留观者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20,20(4):247-251.

[13]张悦,佟岩,吴永军,等.新冠肺炎流行期间被隔离医学观察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20,42(10):999-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