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心血管内科冠脉造影术前及术后的综合护理措施

李珊

绥阳县中医医院,贵州省遵义市,563300

摘要: 目的 分析心血管内科冠脉造影术前及术后的综合护理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10月-2022年10月间98例心血管内科接受冠脉造影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分为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和研究组(行术前、术后综合护理),各49例,比较应用效果。结果 研究组体温升高、药物过敏、皮下血肿等冠脉造影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冠脉造影术成功率高于参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术后综合护理应用效果更加理想,可减少冠脉造影术不良反应,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 心血管内科;冠脉造影;综合护理;不良反应;满意度;负面情绪
DOI:10.12721/ccn.2023.15722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中国有1.43亿老年人,其中11%患有老年性疾病,是多脏器疾病,术中并发症危险性大,长时间卧床者,易形成静脉血栓,严重时导致肺动脉栓塞,甚至猝死,因此对老年冠心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经侧肢体桡动脉干预方式较为安全。冠脉造影术为目前冠心病患者常用的一种诊断手段,能有助于了解病人血管有无狭窄,和对病变部位的清晰判断、血管壁的状况和病变的轻重等,利于对病人进行介入,手术等处理,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所以冠脉造影术在现阶段也是诊断冠心病患者的金标准之一[1]。但冠脉造影术实质上是一种有创的检查,病人在手术之前、术后科学的护理关系到手术的成功与否,因此,探讨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很大临床价值[2]。下面将重点探讨心血管内科冠脉造影术中患者手术前后有效的护理措施与临床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1年10月-2022年10月间98例心血管内科接受冠脉造影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各49例。其中参照组男性29例,女性20例;最小58岁,最大88岁,平均年龄为(68.15±2.14)岁;合并高血压30例,合并高脂血症15例,合并糖尿病5例,合并其他疾病9例。研究组男性27例,女性22例;最小58岁,最大89岁,平均年龄为(68.18±2.15)岁;合并高血压31例,合并高脂血症14例,合并糖尿病6例,合并其他疾病8例。基本资料无较大差异(P>0.05),符合比较标准。(1)纳入标准:符合冠脉造影术指征;知情实验内容,签署同意书。(3)排除标准:合并老年痴呆,无法正常沟通;资料缺失。

1.2方法

1.2.1参照组

本组予以常规护理:给予生命体征指标监测,包括心率、血压等常见体征;开展常规健康宣教,介绍冠心病病因、危险因素、临床表现、疾病分型与预后等;予以常规用药指导,按时发放口服药,针对静脉滴注患者,合理调整滴速,并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1.2.2研究组

本组予以综合护理:

(1) 术前护理:1.术前准备:术前指导病人掌握床上大小便技术与方法,当病人病情许可时,可以引导病人洗澡,同时换病号服,以及采摘有关金属物品和首饰等。指导病人在手术前4小时内严禁喝水,对胃肠道症状较严重者,可改在术前8小时严禁。病人需要将膀胱完全排干净后才能进入房间,备冠脉造影术有关用品,如弹性导引钢丝,氧等、股动脉穿刺用套管针,及各种药品、物品的穿刺。手术之前还要进行常规检查、备皮及其他有关的准备工作,检查病人凝血时间;2.心理护理:病人术前易出现心理应激反应,对冠脉造影术开展及术后康复有一定的作用。因此,术前需采取有效心理疏导,与病人沟通交流等形式,注意病人情绪状态,并进行相关语言疏导与激励。通过开展健康宣教,除介绍冠心病相关知识等常规健康教育内容外,还需要为病人解释冠脉造影术过程、合作的重点和宗旨等,使病人增强了认知,提高了依从性,从而减轻术前恐惧担忧的心理等等。为病人解释冠脉造影术注意事项,在指导家属对病人进行鼓励与陪伴的同时,让病人尽快建立起康复的信心,从而打消了术前担心等负面心理;

(2)术后护理:1.病情监测:术后需严密监测血压等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尿量和心率等等。密切注意手术后动脉穿刺点有无渗血现象、血肿的形成和肿胀,对尿量等作了详细的记载。引导病人卧床休息,患侧肢体严格制动,观察患侧肢体的皮肤颜色,如果有偏紫色之类的现象就应该尽早的进行治疗。肢体制动过程中,同时要适当做肢体按摩,在鼓励病人完成肌肉收缩运动的同时。手术后24小时内可以帮助病人完成相应离床活动,观察患侧肢体有无皮肤温度、湿度和颜色的异常。问病人有无肢体发凉及麻木现象,如果是的话,需要马上通知医生,帮助治疗;2.创口护理,注意观察,做好止血护理,穿刺部位应予以压迫止血,时间以20分钟到30分钟为宜,正确使用弹力绷带,予以加压包扎,包扎完成后,用沙袋压迫止血,时间8小时至12小时。如果需要搬动患者时,应加强体位指导,保护术侧肢体,不能做屈曲动作,固定沙袋,防止滑落、移位。予以活动限制,避免采取端坐位、蹲位等体位或动作。观察肢体,记录远端动脉搏动,观察皮肤颜色,测量体位,关注术侧肢体足背动脉搏动,发现异常,及时联系,及时处理。每隔2小时按摩一次,以术侧肢体膝关节以下部位为主,预防静脉血栓形成。观察与预防不良反应观察及防治,手术后病人可出现碘过敏反应,如皮肤皮疹、搔痒和红斑,甚至会出现气管痉挛,过敏性休克等症状。因此,需要在手术后对疾病的情况进行严密的监控,特别适用于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和高龄患者,需要严密监测手术后的尿量,观察病人术后穿刺部分有无出血,血肿现象。对于肥胖,凝血功能差和高龄患者等,其指压止血的时间可适当增加,明确未出血时,经压迫器压迫和患肢严密制动。对穿刺处适当无菌包扎,换药时需保证敷料干爽洁净,同时,严格执行医嘱,使用抗生素药物抗感染,从而防止局部感染。3.鼓励饮水,指导在床上排泄,术后6~8h内饮水,饮水量控制在1000~2000ml,促进造影剂排泄,减缓不良影响,保护肾脏,及时补充营养素与能量;4.开展环境护理,创建良好住院环境,准备小便器,协助患者取侧卧位排尿,按压穿刺部位,保持动作稳定,尽量减少用力,或给予导尿;5.心理护理,术后患者情绪不稳定,心情复杂,护理人员应做好病房安排,将冠脉造影术患者安排在同一个病房,互相交流,分享经验,增强信心,并加强病房巡视,评估其生理、心理状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对应心理疏导措施,引导其保持心情平静;6.出院指导,强化健康教育,更换敷料后,3天内不能碰水,保持干燥与清洁,预防感染,避免做大幅度动作,例如蹲起、骑自行车等,防止出血。加强自我监测,当出现下肢感觉异常等情况时应及时就医。

1.3观察指标

1.3.1对比冠脉造影术成功率:统计两组手术成功例数,成功率=(总例数-失败例数)/总例数*%[3-4]

1.3.2对比冠脉造影术不良反应: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包括体温升高、药物过敏、皮下血肿等,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总例数*%[5-6]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采用方差同质性检验方法,变量资料以“t”计算用(x̄±s)示。定性数据用x2核实,以(%)表达。各组数据服从方差相同的正态分布,P<0.05为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2.1比较两组冠脉造影术成功率

研究组冠脉造影术成功率高于参照组,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详见表1。

截图1742179506.png

2.2比较两组冠脉造影术不良反应

研究组冠脉造影术不良反应低于参照组,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详见表2。

截图1742179526.png

3  讨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冠状动脉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导致血管腔狭窄或者堵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或者坏死引起心脏病,常以“冠心病”命名。但冠心病可能会涉及到更多领域,也有炎症,栓塞等引起的管腔狭窄或者闭塞。世界卫生组织把冠心病划分为五类:无症状性心肌缺血(隐匿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临床上有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和猝死5种类型。临床上常分为稳定性冠心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等[7]

冠心病危险因素有两种,一种是可以变化,另一种是不能变化,对危险因素的认识和干预,对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有一定帮助,可以变化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总胆固醇过高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高、甘油三酯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超重/肥胖、血糖高/糖尿病,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吸烟、不合理膳食(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热量等)、缺乏体力活动,饮酒过多,和社会心理因素。无法更改的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家族史等。另外和感染也有一定的关系,例如巨细胞病毒、肺炎衣原体;幽门螺杆菌;另外,冠心病发作常伴有季节变化,情绪激动等、体力活动加强,吃饱、大量抽烟与喝酒等有一定关系,因此,维护健康的生活方式在防治疾病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8]

冠状动脉造影是冠脉造影的缩写,就是让冠状动脉X线显影。冠状动脉为心肌提供血液,分左侧、右冠状动脉分别在主动脉根部左侧直接张开、右侧主动脉窦,从而开始扩展到心脏的表面,不断地分支到心脏,由于血液与血液壁是同样不透光的,并与心脏吻合,因此当血管腔出现粥样斑块或者狭窄的情况,不能用一般X光观察,只能用血管造影的方法才可检出上述病灶[9]。近年来通过上肢行桡动脉干预兴起,成了冠状动脉诊断和治疗中又一入路方式。由于血管并发症较少,这种方法、便于手术后止血压迫,因此,病人可步行出手术室。此法还能较好地解决伴重度慢性腰肌损伤或者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无法忍受长期卧床和无法卧位排尿,手术后需要插入导尿管,需要家人陪伴患者解决生活困难[10]

冠脉造影术为现阶段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确诊及检查的首要举措,但是,冠脉造影术的实质属有创检查范畴,并对技术水平有很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有精密仪器和熟练技术,另一方面,也需要护士有坚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好的素质修养,对病人术前,术后进行科学护理干预,以防止不良反应事件发生,保证病人冠脉造影术成功。本研究采取术前的方法、手术后的全面护理,通过和常规护理的比较,得出了结论:研究组冠脉造影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参照组低,冠脉造影术的成功率比参照组高,都有统计学意义的研究表明,以多项的视角进行剖析,综合护理的应用价值都比常规护理好。究其原因,围手术期的护理以病人的术前及术后护理为主,术前护理主要有入院宣教、术前的准备和心理护理等,能让病人以最快的速度熟悉院内环境,备齐与手术有关的物资,以及他们的心理状态的评价,让它可以打消疑虑,树立克服疾病的信心;术后护理以常规护理为主,饮食指导为辅,能促进病人的早期恢复。

总之,对心血管内科行冠脉造影术的患者采用术前术后综合护理的方法,有助于减少术后病人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病人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欣荣,王素娟.预见性护理措施对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后发生迟发性术肢血肿的价值[J].罕少疾病杂志,2022,29(11):41-43.

[2]高小玲,陈鸿.延续性精准护理对冠脉造影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知信行的影响[J].中外医疗,2022,41(17):123-127.

[3]徐杨燕,朱丹丽,姚宇婷.针对性护理干预在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18):81-83.

[4]种丹丹,侯莉.基于ERAS理念的护理模式在冠心病患者冠脉造影支架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心理月刊,2021,16(16):170-171+179.

[5]马永娟,柳春霞,沈磊.综合护理在提高冠状动脉造影患者满意度中的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26(9):42-44.

[6]李少民.分析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术后造影剂迟发型过敏反应的护理干预效果[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24):149-150.

[7]王峥,崔铱婕,李颖.综合护理在冠状动脉CT成像检查中的应用价值体会[J].心理月刊,2019,14(15):132-133.

[8]徐云云,张翠竹,章天华.对心血管内科冠脉造影术前及术后的护理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15):233-234.

[9]郭胜男,李方敏.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造影术后水化治疗期间的综合护理[J].黑龙江中医药,2020,49(2):305-306.

[10]王慧.经多路径穿刺行冠脉造影术的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3):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