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精力旺盛,喜欢打打闹闹、蹦蹦跳跳,自控能力差,对危险的识别和判断能力不足,很容易发生意外伤[1]。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一项调查研究指出:每年18岁以下儿童因意外伤导致死亡人数达95万例[2]。针对潜在可预防意外伤采取有效初级预防干预,是减少伤亡的最佳途径,且通过后续有力和系统性管理策略,可有效降低发病率。本研究对某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于2020年6月至2022年10月收治965例的意外伤儿童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究其发生胃肠功能衰竭病因及死亡因素,以避免胃肠功能衰竭发生,降低患儿病死率。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10月经江西省某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收治意外伤儿童965例病历资料作回顾性分析。(1)意外伤标准:符合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中损伤及中毒的外部原因意外伤标准,共计15种类型,包括坠落伤、交通伤、烧烫伤、锐器伤、砰击伤、砸伤、挤压伤、爆炸伤、咬伤、触电、中毒、异物伤、环境因素伤、溺水、其他(含捂热综合征)。(2)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意外伤标准;②年龄0~14岁,均为危重症,符合PICU救治标准,停留时间≥3d;③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核准实施。(3)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不完整;②合并先天性疾病。
1.2方法 收集PICU收治意外伤患儿的人口学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发生季节等。记录血红蛋白(HGB)等实验室指标和PIUC停留时间、机械通气(MV)使用率、特殊药物使用(儿茶酚胺、抗菌药物)等疾病治疗指标。并统计患儿疾病相关指标:重度感染、低氧血症、酸中毒、休克、菌血症、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急性肾损伤(AKI)及脓毒症。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软件作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两组间比较行卡方检验;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行t检验。通过对列研究对患儿死亡危险因素作单因素分析‚计算相对危险度(OR)。若P<0.05,视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PICU共收治意外伤患儿965例,245例符合胃肠功能衰竭诊断标准,占同期收治危重意外伤患儿病例数的35.39%。245例胃肠功能衰竭患儿中存活213例,死亡32例,病死率13.06%。PICU意外伤患儿合并胃肠功能衰竭存活组与死亡组基本情况比较,见表1。
表1胃肠功能衰竭存活组与死亡组基本情况的比较
*两组相比,P<0.05。
2.2 意外伤害患儿胃肠功能衰竭的病因与预后的关系 意外伤害患儿胃肠功能衰竭的病因主要包含5个,其中重度感染93例(37.96%),病死率31.25%;低氧血症40例(16.33%),病死率9.38%;MODS 30例(12.24%),病死率21.88%;酸中毒29例(11.84%),病死率6.25%;脓毒症22例(8.98%),病死率15.63%。详见表2。
表2 245例意外伤害患儿胃肠功能衰竭的病因与预后的关系[n(%)]
2.3 意外伤害患儿胃肠功能衰竭死亡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儿年龄在6个月~1岁、血红蛋白显著下降、重度感染、低氧血症、酸中毒、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脓毒症死亡危险性增加(P<0.05);而患儿性别、意外伤发生季节与病死率无明显关系(P>0.05)。详见表3。
表2 245例意外伤害患儿胃肠功能衰竭死亡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3讨论
意外伤是指突然发生事件对人体造成的损伤,包括物理、生物及化学因素,譬如坠落伤、烧伤、中毒、交通伤等,于整个年龄段均十分常见,现已成为全世界重大健康问题及保健课题[3]。而儿童自身保护意识缺乏,且对危险了解不足,尚依赖成年人保护,较易发生意外伤事件。目前,意外伤已成为发达国家儿童最大杀手,据美国一项报道显示[4]:每年于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接受救治婴儿及儿童达55000名,且因意外伤导致死亡占比达38.8%。而据我国抽样调查研究指出[5]:意外伤系14岁以下儿童死亡首要原因,占死亡原因的26%,病死率为6.713/万。而儿童出现意外伤不仅是最初住院费用增加,还可导致未来丧失工作能力,这对国家财政损伤的打击是巨大的。本研究结果显示,965例意外伤患儿中245例发生了胃肠功能衰竭,病死率达13.06%。重度感染、低氧血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酸中毒、脓毒症是意外伤害患儿胃肠功能衰竭的主要病因。患儿年龄在6个月~1岁、血红蛋白显著下降、重度感染、低氧血症、酸中毒、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脓毒症死亡危险性增加(P<0.05)。
综上所述,PICU意外伤胃肠功能衰竭患儿的病死率较高,重度感染、MODS和脓毒症是其死亡的只要危险因素。医务人员需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措施,避免意外伤患儿发生胃肠功能衰竭,以期降低患儿病死率。
参考文献
[1]康泉.常防孩子意外伤,安全没有避风港[J].江苏卫生保健,2022(01):37.
[2]余杏侠,魏捷,杨卫泽.儿童意外伤害482例原因及特点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9,27(06):687-689+696.
[3]刘红,赵静.232例集体儿童意外伤害回顾性调查[J].社区医学杂志,2017,15(23):39-40.
[4]邵庆杰,孙侠.河南省部分县初中及以下儿童意外伤害情况调查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09):144-147.
[5]陆启峰,李锦忠,凌永体,等.768例儿童意外伤急诊的原因分析[J].右江医学,2008(04):457-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