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艺术

吴军民

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仙源乡中心小学,336108

摘要: 数学是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对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有着极其积极的现实意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关键在于提升教学效率,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实效。为了能够满足新时期的要求,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教师必须积极地反思和实践,探索课堂教学的艺术,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艺术
DOI:10.12721/ccn.2022.157112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育更应该关注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更应该使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趋于有趣、自然、多样,这也是城乡教育一体化的需要。在这一背景下,研究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路径对小学生形成健康心理、提高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

1、教学内容单一

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不能仅限于教材,还应该结合生活实际,增加更多的课外学习内容。很多小学数学教师的备课工作做得不够充分,只把关注点放在教材罗列的知识点上,对数学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认识不够,没有深入挖掘和整合教材内外的资源,没有添加更多的课外拓展内容,导致教学内容比较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一些教师在授课中出于惯性或惰性,认为学生只要掌握教材中涉及的公式、计算等即可,满足于实现教学目标,取得比较好的学习成绩方面,没有在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方面下功夫,直接影响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2、教学模式不科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有丰富充实的教学内容还不够,还需要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才能完成与实现教师的教学目标。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存在一些不科学的教学模式,主要表现在教学方式陈旧和过于依赖信息技术两方面。一些教师习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以讲授知识为主,对学生的启发式教学和课堂互动较少,满足于完成每节课的教学任务,对学生能否掌握或者掌握的程度关注不够。对小学生来说,因心理和生理的特点,教师口头讲授的方式对他们的吸引力不够,难以让他们一直保持注意力的集中,会影响其学习效率和质量。

3、课堂氛围沉闷

小学生因生理年龄较小,心理年龄发育不完善,更容易受到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的影响和带动。很多教师将关注点放在如何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不重视课堂氛围的调动和营造,教师在课堂上沉浸在自己的课程讲授中,教学过程单调乏味,与学生开展互动不够,对学生的唯一要求是认真听课,考虑学生的心理和需求较少。学生们在沉闷的课堂氛围中被动听课,没有足够的思考空间和时间,难以长久地集中注意力,影响了听课质量和吸收、消化知识的效果。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艺术

1、优化课堂结构

一节好课的关键在于整节课的教学结构是否合理,教学手段是否新颖。教师将多种教学手段有效应用在数学课堂中,不仅可以将复杂问题变得简单化,抽象问题变得具体化,而且可以让学生轻松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最终实现教学最优化。

例如,在教学“体积和体积单位”一课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让学生在已学会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动手实践、生生互相质疑、归纳总结。教师在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边讲解边演示教学内容,并与学生操作相结合,将抽象变为具体,启发并诱导学生主动思考,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教师在讲解1立方米的正方体大约能站几个人时,可以设计这样的教学活动:选取一个小组的学生,用三把米尺组合成一个1立方米的正方体,让学生进去亲自体验。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借助信息技术的手段直观、形象地显示出主题,使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为学生架起了一座由抽象思维到形象思维过渡的桥梁,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

 2、联系实际生活

联系实际生活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能够有效促进数学课堂教学顺利开展,而其中直观的生活情境,最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最直观的感知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所以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生活教学情境。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多媒体将数学知识与动画相结合,创设真实生活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很大帮助。

例如,在学习“圆锥与圆柱”这节内容时,笔者先通过动画视频为学生播放精美的课件,课件中展示了生活中的圆锥与圆柱物体,使学生们可以直观的感受到圆柱与圆锥的形状,之后引入新课知识,讲解圆锥与圆柱面积、体积、概念等知识点,学生们很快融入到教学情境中,在产生兴趣的同时,增强了学生对圆锥与圆柱的感知能力。此外,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还可以通过超市商品价格锻炼学生的心算和口算能力,学生在思考中一也是对已学知识点的复习过程,实现数学问题生活化,还可以变换出多种计算方法,这对巩固学生已掌握知识点有很大帮助,使学生可以扎实的掌握数学知识。

3、巧用现代技术

小学阶段的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吸引他们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多媒体技术毋庸置疑刚好匹配这一问题,教师可在上课过程中提前准备木节课的目标指引,可提前准备好与本节课相关的简短视频或者动态的图片,来吸引学生的兴趣,使整节课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利于高效课堂的创建。

例如,学生在学习“认识图形”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大屏幕上展示出与课木相关的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等的形状,让学生可以非常的了解。而在下面的知识点中,对于每个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的自由转变进行详细讲解。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图形直观的展现在学生眼前,既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点有透彻的了解,也能省去教师在黑板上写写画画的力气,有更多的精力用在课堂上,用在学生的学习上,使课堂效率进一步提高。从而达到更好的,更有效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更新自身教学理念,积极探索和创新教学手段,让学生做课堂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主动性,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增强他们的数学学习自信心,为其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志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艺术[C].//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2017年专题研讨会论文集.2017:280-281.

[2]张素鸿.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教学艺术[J].读与写,2017,14(24):11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