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新时代青少年宫美术课堂国画培训解析

​卿青

成都市青少年宫,610000

摘要: 国画作品能够充分展现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在欣赏国画的过程中,人们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画家的真情实感和内心世界。因此,在当前的美术培训中,国画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儿童的生活经验有限,难以深刻理解国画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对此,老师应结合培训实际调整培训方案,调动儿童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 青少年宫美术课堂;国画;培训方案
DOI:10.12721/ccn.2022.157041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1青少年宫国画培训存在的问题

1.1部分美术老师不重视国画课程

在青少年宫美术培训中,部分老师并未重视国画课程培训。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推进,在青少年宫美术培训中,国画培训日渐受到重视,儿童要具备欣赏和创作国画的能力,这也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途径。国画的继承与发展有助于增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1.2部分家长和学事善能忽视国画学习

当前,部分家长和儿童不重视国画学习。儿童较少接触国画,且绘画基础较为薄弱。而具备绘画基础的儿童与基础薄弱的儿童在绘画能力上存在十分明显的差异。部分儿童在幼儿时期就接触过国画,并且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但他们的审美视角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改变。学习国画,一部分家长旨在让孩子建立对国画基本的认知,了解我国经典文化;另一部分家长则是盲目跟风。进入青少年宫阶段后,家长认为孩子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考试科目的学习上,因而忽视了国画学习。

2青少年宫美术课堂国画培训策略

2.1重视欣赏课培训,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

青少年宫美术培训中,国画培训主要分为欣赏、实践和讨论三个方面。欣赏是国画学习的基础,因此,在培训过程中,老师需要带领儿童鉴赏经典国画。水墨画是国画的重要形式,以黑白两色为主,与五彩缤纷的美术作品相比,水墨画的色彩较为朴素,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美术老师不仅要传授国画的创作技巧,而且要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在面对优秀的国画作品时,儿童不仅要学习画家精湛的技巧,而且要深刻体会作品的时代特征和思想内涵,这就要求儿童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老师要吃透教材,只有做到“给儿童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才能在培训中吸引儿童,激发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其在课堂培训中学习知识。老师应采取更加有效的培训手段开展国画欣赏培训,引导儿童在欣赏的过程中深刻体会传统艺术别具一格的审美特点,进而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国画学习有助于儿童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 提高儿童的文化素养。

2.2合理利用多媒体,提高培训效率

国画能够生动准确地展现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概况,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如果儿童能在欣赏国画时真切地感受到国画独特的美,那么其绘画意识和创作水平也将获得有效提升。但国画欣赏培训难以保证培训质量,主要是由于儿童生活经验较为匮乏,难以深刻体会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同时,国画与古代哲学联系密切,儿童的认知能力较弱,难以准确地把握创作者的思路。针对上述情况,美术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儿童了解国画创作的历史背景,借助影视资料帮助儿童更好地欣赏国画,体会国画的意蕴,调动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如,在欣赏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时,老师可为儿童播放有关宋代市井生活的影视作品,使儿童充分了解宋代社会的生活习俗,之后在大屏幕上为儿童展示《清明上河图》,引导儿童在画作中探索汴河两岸的建筑、民生和自然环境, 并与儿童共同分析画作的主要艺术特征。这样的培训模式一方面可充分激发儿童参与国画欣赏课程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能够加深儿童对绘画构图和思想内涵的认知,从而不断增强儿童的审美能力。

2.3组织儿童开展笔法练习,夯实绘画基础

在长时间的国画练习中,儿童只有掌握绘画的本质,才能提高创作水平。老师在培训中要组织儿童积极开展基础技法练习,使儿童更加全面地了解国画的表现手法,更好地学习国画艺术。首先,老师可借助多种形式的课堂游戏调动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国画中,水墨画最为常见,准确地表现墨线或墨块是画好水墨画的前提。为此,老师可以先指导儿童合理调整水与墨的比例,之后让儿童自由选择绘画工具,将墨块转化为墨线, 以更加生动的方式让儿童了解水墨、毛笔和宣纸的关系,使其全面掌握国画的基本表现技巧。其次,老师要加强儿童的构图训练。构图对画作的整体效果具有决定性作用。构图既要充分结合实际,又要张弛有度。优秀的构图能够准确传达创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引起欣赏者的情感共鸣。如,齐白石的构图思维十分清晰准确,老师可在培训中展示齐白石的作品,为儿童详细讲解构图关系,使其掌握开合、虚实、疏密等构图方式和技巧。这样能够让儿童更加灵活地应用绘画技巧,有效提升绘画水平。再次,老师要引导儿童临摹国画大家的经典作品。美术学习中,临摹的作用不言而喻。在临摹的过程中,儿童能够掌握画作的造型,只有自如地把握绘画中的形,方可更加灵活地添加其他元素,丰富画作的艺术内涵。若难以掌握基本造型技巧,则难以深切感悟画作中的情感。培养儿童的造型能力需要较长的时间,儿童在临摹的过程中要做到细心、耐心,不可过于急躁。最后,老师还要注重激发儿童的兴趣,若无兴趣的驱动,儿童往往难以长期坚持。老师应积极给予儿童支持与鼓励, 引导儿童发现国画学习的乐趣。如果儿童的技能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老师可组织儿童参与创作,让儿童在创作中展现自己的思想与灵感,实现对国画的传承与创新。

2.4关注课堂讨论,培养美术创作能力

优秀美术作品的诞生离不开创作者的精雕细琢。创作能力与想象力密切相关,老师在课堂上应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引导儿童积极想象,增强儿童的创作能力。美术培训要关注儿童的需求,老师需要尊重每名儿童的想法,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老师要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儿童的美术创作能力。第一,老师要带领儿童了解中外美术史,加强儿童对民族文化的学习。第二,老师要带领儿童感受自然,发现自然的美丽。第三,老师要带领儿童到美术馆中学习、临摹大师的作品, 体会大师的创作思路和方法。这样才能培养具有时代特点、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的美术人才。如,在引导儿童理解“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时,老师可以组织儿童开展课堂讨论,鼓励儿童课下寻找与之相关的资料,并利用作品阐述这一观点。儿童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欣赏了丰富的优秀美术作品,从而加深了对美术作品了解,丰富了想象力和创造力。部分儿童在课堂培训中羞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课堂培训中较为被动,限制了思维的发展。国画创作需要儿童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老师应当鼓励儿童自主探究,为儿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老师还要与儿童展开密切的交流与沟通,时刻关爱儿童,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鼓励儿童表达自我,让儿童在交流中产生情感共鸣,拓展儿童的创作空间和学习空间。

3结语

在青少年宫美术培训中积极开展国画培训,有利于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和创作水平,增强儿童的综合素质。在欣赏和创作国画的过程中,儿童了形成良好的文化修养,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系统的国画学习,儿童能够进一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老师需要在美术培训中高度重视国画培训, 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陆春.浅谈情感教育在青少年宫美术培训中的渗透[J].美术教育研究,2011(9):78.

[2]顾丽娟.关于青少年宫美术中国画课堂培训的 实 践 与 思 考 [J].考 试 周 刊 ,2014(56): 176-177.

[3]陈 光嫚.初 中美术写意山石画法初探——用素描技法表现写意山石[J].新作文( 教育培训研究),2010(13):45-46.

[4]吕亚鹤.国画课程改革的趋势与前景研究[J].才智,2015(23):137.

[5]罗瑶.如何上好中职国画作品鉴赏课[J].文学教育(中),2014(8):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