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具有病程长、易反复的特点,发病原因一般为心肌缺血和血管狭窄锁,临床以多发性压榨痛、心前区疼痛为明显的症状表现,患者的机体会出现显著不适感,严重情况下将导致正常生活受到影响[1]。根据相关研究发现,心绞痛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心肌缺血、缺氧、冠状动脉血管供血不足引发所致,特别是在患者出现情绪激动、暴食、劳累后更加容易出现心绞痛,患者在发病后症状主要有胸痛、压榨性疼痛等,疼痛时间通常为几分钟到半小时左右,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2]。当冠心病与心绞痛疾病同时发生,会导致患者的病情进一步加重,这也使疾病的治疗及护理难度增加。临床有相关的研究表明,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方案之后,对于患者病情的康复有积极作用[3]。目前在临床上常规的护理手段重视患者的基础护理、术后的康复工作,但是未能给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导致护理内容不足,从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护理工作效果[4]。因此,建议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循证理念指导的护理干预措施,该种护理方法本身属于一种比较新型的护理方法,会以患者病情的发展情况为依据,以此来保证护理方案的合理制定[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冠心病心绞痛住院患者,有76例,随机分组,各38例。一般资料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清洁消毒病房,对进入到病房中探视的人员数量进行控制,将温湿度控制在标准范围之内,结合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给予患者用药及饮食指导。
观察组,循证理念指导的护理干预,(1)建立循证护理小组:小组中的成员由医生、护理人员构成,经过同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方式,能够更为充分地了解到患者的饮食喜好及生活习惯,并监测患者的血压及心率,根据患者的病情信息为依据来制定护理方案。之后与科室中的其他护士共同讨论患者的病情,明确哪些方案会对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造成极大的影响,以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为依据,来完成对循证问题的拟定,会提前对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查找,结合存在的问题,并以文献资料为依据,制定出合理化的护理措施。(2)拟定护理计划:根据患者的疾病治疗需求,来拟定护理计划,当发现患者病情出现变化之后,应调整用药量,并叮嘱患者病情出现变化之后,以患者的病情为依据来调整用药剂量,身体出现不适症状之后,需要立即向医生告知。(3)循证护理措施:①疾病知识宣教:为了使患者能够更为清晰及直观了解到自己的病情,在对患者实施讲解期间,建议使用通俗易懂的讲解方式,中途可以借助视频和图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讲解,以此来确保讲解工作更具生动性,使患者的疾病治疗自信心得以提升。叮嘱患者避免暴饮暴食,禁烟酒,告知家属做好患者监督管理。讲解适当的运动对于疾病恢复的好处,并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②饮食行为护理:结合患者的病情,制定饮食计划,在遵守饮食控制的基础上,多进食维生素、蛋白质、高纤维类食物。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饮食要少盐、低脂、少糖、禁烟酒,进食高蛋白及高维生素类的食物,同时进食低盐、低胆固醇、低热量类的食物,每天饮食时间要规律固定,引导患者科学饮食,合理养生。③用药护理:详细向患者讲明正确的用药方法,及在用药之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不可私自停药换药,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④心理护理: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做好清晰的了解,耐心地和患者沟通,尽可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鼓励患者多参加一些文娱活动,保证患者心态的乐观。对于患者提出的诉求,护理人员需尽量予以满足,不要提及病情恶化及治疗费用等相关字眼,以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心理情绪。为了能够排除患者的焦虑和紧张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关心和鼓励,引导患者多参与到各种社会活动中来,以此来提升患者对于疾病治疗的信心和对生活的热情。同时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喜欢音乐的类型去播放音乐,从来使患者的身心达到一种愉悦的状态,能够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⑤疼痛护理:若患者出现剧烈的心绞痛症状,护理人员可给予患者硝酸甘油,在舌下含服,当疼痛症状有所改善之后,要求患者需卧床休息,并给予患者以吸氧。对于一些长时间疼痛感未缓解的患者,可给予患者吗啡,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需要重点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发生部位、疼痛持续时间,当发现患者出现恶心、呕吐、面色发白症状之后,应对患者是否出现心肌梗死进行观察。
1.3观察指标
(1)临床症状改善情况。(2)不良心理情绪评分,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评估,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心理情绪越严重[6]。(3)心功能指标,NYHA级越低、SAQ(心绞痛量表)和LVEF(左室射血分数)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心功能越高。(4)生活质量评分,用生活质量量表(GQIL-74)进行评估,分值越高说明患者有较高的生活质量[7]。(5)护理满意度,使用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估,满意(70-100分)、一般满意(40-69分)、不满意(<40分)[8]。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使用SPSS 23.0软件。计数资料表示使用卡方(%),用x2检验;计量资料表示用(x̄±s),用t检验。P<0.05提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心绞痛发作时间、心绞痛发作次数、血压及心绞痛消失时间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2.2不良心理情绪评分
不良心理情绪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2.3心功能指标
NYHA级观察组低于对照组,SAQ、LVEF指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2.4生活质量评分
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2.5护理满意度
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冠心病由于病程时间长,并发症较多,最为常见的并发症是心绞痛,由于很多患者缺乏对该疾病的了解,且病程长,患者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影响疾病康复效果[9]。为了确保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能够尽快恢复健康,建议给予患者的护理方法为循证理念指导的护理干预措,该种护理措施作为临床护理工作中一种新型护理方法,在对患者实施护理工作前,会提前拟定护理计划,以患者的个人意愿为依据,审慎、明确及明智地拟定临床护理计划,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获取临床证据,为护理工作实施及开展提供科学的护理计划,保证护理工作更为优质及细致化[10]。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心绞痛发作时间、心绞痛发作次数、血压及心绞痛消失时间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通过在冠心病心绞痛住院患者护理中接受循证理念指导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增强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有助于促进患者机体得以尽快恢复到健康状态。焦虑和抑郁心理情绪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在冠心病心绞痛住院患者护理中接受循证理念指导的护理干预措施,患者可了解到更多的疾病知识,患者掌握了如何进行自我护理,心理障碍得到了明显的减轻,使护患之间能够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患者对于疾病有比较高的认知度,患者疾病康复效果突出。NYHA级观察组低于对照组,SAQ、LVEF指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在冠心病心绞痛住院患者中实施循证理念指导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降低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减轻心绞痛症状,心功能改善效果突出,疾病临床治疗效果突出。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循证护理用于冠心病心绞痛住院患者护理中,使患者能够尽快回归到正常的生活状态,且对于本次护理工作具有积极性及满意度。
综上所述,对冠心病心绞痛住院患者实施循证理念指导的护理干预护理,护理效果突出,对于患者病情康复有积极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魏晓云,殷梅,冯运会.以循证理念为指导的健身气功六字诀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18,24(16):102-104.
[2]秦君.循证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理状态与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20,17(23):96-100.
[3]崔建凤,邓齐英,江志云.以循证为基础的综合护理在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12):149-150.
[4]苏玲燕.循证护理模式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17):133-134.
[5]樊宁宁,高培.循证护理模式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21(17):144-145.
[6]张桂萍.循证护理在提高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疗效及依从性方面的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1,11(13):58-61.
[7]李艳霞,方晓霞,王沙.以循证理念为基础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功能、生活质量及健康行为的影响[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1,34(10):1571-1572.
[8]徐艳飞.以循证理念为基础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干预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1):2037-2040.
[9]闫海艳,张阳,戴可可.循证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0):1850-1852.
[10]秦艳.以循证理念为基础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功能、生活质量及健康行为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7):1323-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