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浅谈古典文献学对书画鉴赏的意义

于辉

暨南大学,广东省广州市,510000

摘要: 书画渊源流长,其存在的文化价值,衍生了书画伪造等行业,因此,鉴别真伪、赏析优劣变的尤为重要,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中国书画鉴赏专业应运而生。而古典文献学可以称的上中国传统文化这参天巨树的庞大根基,为传统文化的研习提供了便捷,书画鉴赏同样离不开古典文献学,本文通过古典文献学中的文献载体、目录、版本、校勘及辨伪的知识浅谈古典文献学对书画鉴赏的意义。
关键词: 古典文献学;书画鉴赏
DOI:10.12721/ccn.2022.157049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随着书画的发展,诞生了诸多凝聚历代人民想象力和创作力的书画珍品,人的精神领域逐渐丰富,书画珍品的收藏成为人们的一种风尚,上到皇亲国戚、王公贵族、文人学士,下到庶民百姓,无不醉心于此,甚至嗜好成癖。在此背景下,除去书画本身所固有的文化审美外,它还具备特有的经济性,成为市面上广泛流传的特殊商品,利益的驱使,书画作品的伪造相伴而生。为鉴别真伪,书画鉴赏随之诞生,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学问。书画鉴赏的目的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鉴”就是鉴定,即辨伪和识别,以求作品的真伪;“赏”就是观赏和评价,来区分作品的优劣。要想对书画做出真正的“鉴赏”那就离不开历代丰富的文献材料,通过科学的选择相关书画类文献进行考证,可以有效、准确的“鉴赏”书画的真伪,因此文献学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

1.古典文献学与书画鉴赏的关系

文献的定义:任何具有一定历史或科学价值的含有知识信息的物质载体就是文献。文献学与书画主要关系就在于有共同的载体,所以说书画作品属于文献。如:《中国古典文献学》(第二版)中有说:“从我国古典文献发展的历史来看,先后出现的载体形式主要有:甲骨、金石、竹木、缣帛、纸张、电子等”,《墨子明鬼篇》中记有:“书于竹帛,镂于金石”,中也说书写的载体是竹片、丝帛,或刻在铜器、石头上。书画作品既属于文献学的范畴,又是书画鉴赏的主体,古典文献学对书画文献的研究,为书画鉴赏提供了便捷。

2.古典文献学对书画鉴赏的启迪

文献学根据王欣夫先生的《文献学讲义》分为三个内容:“一、目录,二、版本、三、校雠”,这里的“校雠”是校勘的意思。古典文献学对书画鉴赏的启迪也需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2.1古典目录学对书画鉴赏的意义

古典目录学具有“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特点。目录学通过目录特有的形式,记录各门类的文献典籍,来指导阅读和检索图书等文献。对于书画,目录学在提供便捷的同时,还可以记录书画作品信息以及判断辨伪。清代的余绍宋所编著的《书画书录题解》是有关中国古代书画文献的目录学著作,该书将历来的书画文献分类编目、作出提要 ,并有精当的考证和评论。一方面,该书对书画文献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汇总、编排,是一本具有工具性质的书画文献总结,对书画鉴赏考证提供了基础信息;另一方面,本书对书画文献的辨伪,运用文献学、考据学的相关知识,也做出了相应的识别与判断。《书画书录解题》的书法文献辨伪集中在专列的第九卷 “伪托”。下面又分“书部、画部、书画部、别见”四小类。共列出疑为伪托的著述56种 ,其中书法类的约3O种。这里拿《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一卷》的编篡者做例,《文津閣.欽定四庫全書.墨藪卷二》、《文淵閣.欽定四庫全書.墨藪卷二》所记载都是唐韦续撰,颜真卿所述,而《从书集成初编·墨薮》中记载为颜真卿所撰,在《书画书录解题》中的结论是旧题,颜真卿所撰,此结论并非余绍宋自己考证所得,是引用前人之言,说明在他之前已有人质疑《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一卷》的编撰者,并提出了此处的真伪之辨。在如《石渠宝笈》它是我国书画类工具书的集大成之作,收录了清朝鼎盛时期内府收藏的书画珍品,作为目录学的经典代表文献,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献价值,是中国古代书画鉴定、收藏、研究的必读之作。《石渠宝笈》还是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毕竟书画作品的著录方式都是文字,对于书画鉴赏中“赏”的作用略微欠缺,并且此书著录广泛,当时鉴赏水平有限,许多民间高仿的作品也都混杂其中,所以在书画作品的真伪不能全部保证,所以“赏”的时候就需要仔细的辨别。归根结底,《石渠宝笈》所著录的书画文献材料,是难得一见的珍贵书画鉴赏依据。由于时代所限,存在不足之处,但并不影响其在书画领域极高的权威性,许多学者将《石渠宝笈》作为鉴赏书画作品的重要辅助工具书,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文献价值、版本价值和检索价值。

2.2版本学对书画鉴赏的意义

因为好的书画文献得已流传,需要版本的更替保存,古代多数以写本和刻本为主。谈及书画鉴赏,他本身就对文献的精确性依赖非常大,选择书画文献的善本,还原作品的较为真实性记录,有助于我们更加方便、准确的鉴赏书画。古代文献流传广泛,版本的种类也参差不齐,一部好的书画著录的各个版本在传刻、转抄过程中,有可能由于各种原因而增加、减少、改变其篇幅、内容,以致出现不同版本之间篇幅甚至结构不同;所以,一部古代著录的不同版本之间,在重要的信息方面可能有所差别,有的版本在内容上有缺失,有的则无。如我所考证的《笔法十二意》,一共收集六个版本(《文津閣.欽定四庫全書.墨藪卷二》、《文淵閣.欽定四庫全書.墨藪卷二》、《書苑菁華》、《墨池編.薛晨本》、《叢書集成初編.墨藪》、《下野墨池编》),每个版本都有所出入。对于这篇文章来说,经过校对后简单总结出《文津閣.欽定四庫全書.墨藪卷二》、《文淵閣.欽定四庫全書.墨藪卷二》的版本最为接近,有所出入不过五处,并不影响两书的文意;《叢書集成初編.墨藪》的版本与前两个相比较有十几处差异,通篇与前两本文意也无较大区别;《墨池編.薛晨本》与《下野墨池编》虽异同处较多,但是两篇文意大体相同,但与前三本文意有少量出入;《書苑菁華》则是这六本中问题最多的版本,包括单个字的出入,以及多字、少字问题比较严重。通过这些版本问题,明确的反映了善本对书画鉴赏的重要性,就像《笔法十二意》如果选择了《書苑菁華》作为鉴赏依据,那么不仅影响鉴赏,甚至容易误人子弟,抹杀事实,难以还原真实历史。

2.3校勘对书画鉴赏的意义

由于版本不同严重影响书画鉴赏,校勘便有了重要意义。尤其是我们当今艺术类文献的校勘存在大部分空白。我国古代书画著录中存在着大量的疏于校勘, 刻工草率,有时甚至删减篇幅, 改题篇名、撰人的作品;加上有些牟利之徒常采用各种方法制造 伪本古籍或书画作品惑人求售;而且历朝历代的古籍文献造假者手法多样,例如用元版假冒宋本,或明本假冒宋版、元版;从文物及古籍价值研究来看往往年代越久远,古籍越具价值;更有甚者,作假者将同一部著作的不同年代版本合于一书,这都是为了抬高古籍商品价格。所以需要我们具备版本学和校勘学的基本知识和视野,通过校勘不同版本,还原真相,选择出善本来辅助我们正确有效的鉴赏。

校勘《笔法十二意》我个人认为《叢書集成初編.墨藪》可以算为善本,可以准确、有效的增添我对书画鉴赏的知识,所以校勘对书画鉴赏的意义不可磨灭。

总结

古典文献学与书画鉴赏是两门各不相同的学科,他们之间又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做好书画鉴赏,首先得需要我们扎实的书画鉴赏知识;其次是有充分的考证,以求鉴赏的准确率。扎实的书画鉴赏知识的由来是读‘古人书’,总结前人的书画经验,从古至今有关书画鉴赏的书论、画论,以及各种史实文献的著录不计其数。如何方便省时的选择出自己需要的文献著录成为难题,古典文献学中的目录学知识,能够帮我们快捷的检索、排查有用的文献,这样就大大节省时间,提高的学习书画鉴赏的效率;文献经过历史的沉淀就会出现不同版本,古代收时代限制,多数书画文献是以‘抄’、‘摹’、‘刻’来传世,这三种方式多以人工为主,必然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就会产生版本的优劣之分,在当今面对这众多参差不齐的版本,要做好书画鉴赏,就需要我们认真、严谨的追求史实,选择无限接近‘原本’的著录来提高我们鉴赏的准确率和可信度。借用文献学的版本与校勘的相关知识,帮助我们选择出较为接近‘原本’的善本,使书画鉴赏有考证依据,从而提高我们的鉴赏水平。归根结底古典文献学能够给我们在书画鉴赏方面提供方便快捷及科学依据,以求达到鉴别真伪的目的,所以学好古典学献学对书画鉴赏来说尤为重要,意义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