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H2H管理模式对白血病患者自我效能和心理状态相关性的分析

陈丽丹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山东聊城,252600

摘要: 目的:探讨在白血病患者的护理管理中,实施H2H管理模式的干预效果。方法:纳入2022年01月-2023年06月期间的白血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55例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55例实施H2H管理模式,对比两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CDSE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POMS-SF评分中,除了精力活力评分高于对照组之外,其余分量表得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SF-36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再入院率为3.6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36%,P<0.05。结论:H2H管理模式可有效改善白血病患者的自我效能,减轻患者的负性心理情绪,使患者掌握自护能力,降低再入院率,对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值得借鉴。
关键词: H2H;管理模式;白血病;自我效能;心理状态
DOI:10.12721/ccn.2023.157152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白血病是一种复杂、高难度的造血恶性肿瘤,化疗是白血病最主要治疗方法。但疗程长,化疗过程中会导致躯体出现较大不适,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给患者带来诸多痛苦,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有效的会护理,可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减轻患者疼痛等方面已有很多报道。由于我国医疗资源相对紧张,大多数白血病患者只在急性期或化疗期间入院治疗,若病情稳定或在化疗间歇期,则必须出院回家修养。但是患者出院并不意味着健康管理的结束,应持续的进行干预,以满足患者出院后的对护理服务的需求需求。H2H(医院到家庭)的护理模式是一项从医院到家庭的持续支持服务,重点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并降低他们的再入院率[1]。本研究通过搜集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收住于我院的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把H2H管理模式应用于白血病患者的护理管理中,将临床治疗与健康教育连在一起,通过个性化干预让其在化疗基础上协同生活方式、营养饮食、运动及心理素质进行调整,分析比较H2H管理模式对白血病患者自我效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明确实施H2H管理模式是否可以有效地提高白血病患者的自我效能和改善心理状态。对我院临床优质护理工作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01月-2023年06月山东省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白血病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1)纳入标准:①符合白血病诊断标准;②为成人急性白血病;③接受周期化疗;④正常认知;⑤知情同意。(2)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重要脏器疾病;②肝、肾功能异常;③不配合研究者。对照组中男25例,女30例;年龄范围为16~60岁,年龄(35.13±1.46)岁;分类:淋巴细胞白血病17例,髓细胞白血病38例。观察组中男26例,女29例;年龄范围为 16~60岁,年龄(35.66±1.32)岁;分类:淋巴细胞白血病10例,髓细胞白血病45例。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给予患者口头宣教,如指导用药、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并发症防护、定期复查、营养饮食等护理内容。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H2H管理(具体如下:①科内成立H2H管理服务团队:由血液科医生、科室护理骨干、医院营养科人员等组成H2H管理服务小组,选出组长,进行H2H的护理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以加强健康教育、随访、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再入院率。②个性化教育:于患者住院第1d就做好患者的病情评估,掌握患者的一般资料,应用GSES测评患者的自我效能,了解患者的自护能力。并采用POMS-SF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制定个体化健康教育方案等,对患者讲解白血病疾病知识,化疗治疗的作用,介绍治疗方法及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使患者熟悉药物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的监测,提升患者的警觉及认知度,告知患者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回院就诊,对高危患者实施1对1强化健康教育。教育患者家属如何协助和照顾患者顺利康复,包括心理调整和辅导,饮食平衡,督促患者坚持药物治疗,提高依从性,及时识别各种症状,学习紧急情况下的急救。建议出院后7天内对患者进行早期随访,可通过信函、电话、门诊、医疗指导等方式进行。病房医生熟悉患者情况,出院后应继续关注患者,努力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避免医疗差错,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门诊医生继续对患者进行深入的讲解和教育。门诊医生和社区全科医生应根据出院处方保持处方的一致性。病房医生、门诊医生和社区全科医生应通过电子处方网络、病历和其他形式保持持续的沟通。③H2H院内营养多团队合作支持:小组中至少包括营养师、医生、护士各1名,护理人员根据医生或营养师的查房建议,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营养理论指导,通过饮食结构改善自身状况,化疗期间对于呕吐严重的做好静脉补液;对于贫血严重的做好输血指导;根据患者的生化指标调节水电解质。④增加出院准备服务:患者出院之前,做好患者的出院准备工作,将患者自护能力、疾病知识知晓度、身体状况、照护意愿、饮食状况、用药状况等反馈给H2H护理小组,测评患者的出院准备度,达到标准方可在出院,以免出院准备不足而增加再入院率。⑤以患者家庭够为中心⑥加强随访:建议出院后7天内对患者进行早期随访,可通过信函、电话、门诊、医疗指导等方式进行。病房医生熟悉患者情况,出院后应继续关注患者,努力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避免医疗差错,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门诊医生继续对患者进行深入的讲解和教育。门诊医生和社区全科医生应根据出院处方保持处方的一致性。病房医生、门诊医生和社区全科医生应通过电子处方网络、病历和其他形式保持持续的沟通。。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1.3.1干预后的CDSES评分 采用慢性疾病自我效能量表(CDSES)对两组干预后的自我效能进行评分。选择量表中的自我照顾、情绪控制、药物依从性、合理休息、疼痛不适控制项目,每项1-10分。得分越高,自我效能感越好[2]

1.3.2 干预后的POMS-SF评分 采用简式简明心境问卷(POMS-SF)量表对2组干预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分,该量表包括六个因子,分别为抑郁沮丧、精力活力、愤怒敌意、疲乏迟钝、紧张焦虑、迷惑混乱,除了精力活力之外,其余五个分量表分数越高,则情绪状态越不好[3]

1.3.3 干预前后的SAS、SDS评分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 SDS),对两组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状态进行评分,SAS评分≥50分提示出现焦虑症状;SDS评分≥53分体式出现抑郁症状,得分越低,症状越轻[4]

1.3.4干预后的SF-36评分 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对两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选取量表中的身体功能、心理功能、精神生活、社会功能等内容,各维度评分范围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5]

1.3.4出院3个月的再入院率

1.4 统计学处理

SPSS23.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x̄±s)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 干预后的CDSES评分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干预后的CDSES评分评分均较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后的CDSES评分对比表(x̄±s,分)image.png2.2 POMS-SF评分

观察组的精力活力评分高于对照组,而其余分量表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POMS-SF评分对比表(x̄±s,n=55,分)image.png2.3 SAS评分与SDS评分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预后的SDS、SAS评分均较低,P<0.05,如表3所示。

表3 两组SAS评分与SDS评分比较(x̄±s,分)image.png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4 SF-36评分

观察组SF-36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SF-36评分 (x̄±s,分)image.png2.3出院3个月的再入院率

观察组出院3个月的再入院率为3.64%(2/55),对照组的为16.36%(9/55),2组比较差异,c2=4.949,P=0.026<0.05。

3、讨论

白血病是一种由造血干细胞突变形成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化疗是白血病最重要的治疗方法。化疗虽然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但也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身体负担[6]。一项调查显示,白血病患者在化疗期间一般会出现8-14种症状干扰[7]。这些化疗过程中常见的身心症状不仅影响疾病的恢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自我管理效率,使其对疾病充满消极态度,增加心理压力,失去治疗信心,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8]

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干预护理提高自我效能感、减轻患者疼痛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由于中国医疗资源相对紧张,大多数白血病患者只在急性期或化疗期间入院。如果病情稳定或在化疗期间,必须出院回家休息。因此,患者出院并不意味着健康管理的结束,应持续干预,以满足其出院后的服务需求[9]。本研究为患者提供H2H护理服务,使其能够获得医院对其家庭的持续支持服务。邀请家庭照顾者参与护理,扩大对出院患者服务的连续性,扩大日常疾病管理。通过教育患者和帮助家庭护理人员提高意识,加强营养,以家庭为中心,了解社会的帮助,聚集社会各团队的力量,使患者的日常疾病管理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在管理和监督下,逐步规范自我行为,提高出院准备程度,保障患者出院后的安全[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CDSES评分高于对照组。干预后的POMS-SF评分中,除精神活力得分外,其余各分量表得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再入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上述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H2H管理模式可有效提升白血病患者的自我效能,减轻其负性情绪,提升其生活质量,对降低患者的再入院率有着积极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龚琴英,陈舒燕,张贞丽,等.H2H管理模式对白血病患者自我效能和心境状态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 27(6):23-28.

[2]刘文凤,邓欢,傅晓凤,等.心理干预对白血病患者生存质量和心理状况影响的Meta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 2019, 16(8):35-40.

[3]张会丹.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对肿瘤内科患者疼痛与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 2019, 29(002):161.

[4]王芳.探究心理护理对白血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 019(008):94-95.

[5]李景枫,陈文佳,迟锦玉,等.哈尔滨市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水平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分析[J].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1, 42(1):70-74.

[6]侯乐文.以AIDET沟通模式为基础的护理干预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心理状态,应对方式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2, 41(17):41-47.

[7]张惠英,温晓萍,张素定.自我效能管理对职业性尘肺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心理状况的影响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 2022, 38(36):36-41.

[8]林璐.认知行为疗法结合心理干预对白血病化疗患者心理状态及自我效能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 2020, 33(5):101-103.

[9]王莎莎.以家庭为中心干预模式对白血病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影响的临床观察[J].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2021, 44(2):62-66.

[10]张茜,安蕊娥.分组管理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矿物质代谢,营养状态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 6(13):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