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基于新课改探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艺术

徐妮

武汉市十一初级中学,430000

摘要: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音乐课作为能实现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课堂,针对音乐课的改良、优化也越发受到人们重视。鉴于此,以下研究就从初中音乐课角度出发,思考新课改下能优化初中音乐课教学时师生互动的方法,希望为初中生们营造更好的音乐课氛围同时获得更优异的音乐课教学效果。
关键词: 新课程;初中音乐;师生互动
DOI:10.12721/ccn.2024.157041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前言

音乐作为人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迄今已经持续发展了数千年,回顾过去数千年的音乐领域的发展,可以发现在世界音乐历史上涌现了很多值得深思的内容,这些内容不仅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凝聚成了人类社会的宝藏。基于此,在人们生活水平提升、艺术需求攀升的今天,音乐课教育也开始受到人们重视。其中,初中阶段作为学生音乐启蒙的重要阶段,如果提高初中音乐课教育的有效性呢?师生互动就出现在人们面前[1]

一、师生互动艺术对初中音乐的影响

师生互动艺术是最近几年教学改革中被普遍提及的内容,这一艺术的提出意在营造更好的课堂范围,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感,是一种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教学优化模式。截至目前,师生互动艺术在初中教育中已经应用了一段时间,这一艺术对初中音乐课的影响大都表现在如下2个方面:

首先,提高了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恰当的师生互动艺术能督促教师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为学生们打造他们更感兴趣的音乐课堂,也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音乐的魅力,进而激发学生们主动参与音乐学习的兴趣,优化这一课程教改的效果,因此,师生互动艺术在提高学生兴趣上的优势是其他音乐教学改革举措所无法媲美的[2]

其次,优化了初中音乐教学的效果。恰当的师生互动艺术举措不仅能强化音乐技巧内容传授的效果,也能帮助通过各类音乐课堂互动活动的展开强化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进而达成初中音乐课在培养学生音乐审美方面的价值,在根源上优化这一课程教学的效果。

二、初中音乐课中师生互动的现状

虽然师生互动艺术在初中音乐课上的应用收获了比较好的效果,但当代教师在运用师生互动艺术时存在的问题也愈发明显,以某初中音乐课师生互动艺术的实际情况为例,笔者认为其问题大体集中在以下2个方面:

首先,教师运用师生互动艺术的思路比较少。在以往音乐课教学中,教师大都会选择问、答的方式实现师生间的互动,虽然这一互动能够引导学生思考音乐问题,但由于这一互动过于直白,一旦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符合学生兴趣,那么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就很难达到预期,进而影响这一环节音乐课师生互动艺术运用的效果;

其次,学生参与师生互动艺术的兴趣不够高。相对于小学生而言,初中生的自我意识在现代教育的辅助下大都获得了极大程度的提升,当教师不能正确引导这一自我意识时,学生就容易出现叛逆的情况,加大教师运用师生互动艺术的难度,影响师生互动的普及和成效[3]

三、优化初中音乐课改中师生互动运用的方式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建议教师分别从情感、情景以及活动出发对以往音乐课上运用的师生互动艺术做出优化,以此收获更符合师生互动艺术应用预期的师生互动举措,提高整体初中音乐教学的效果。

(一)从音乐情感出发,创新师生互动艺术

音乐作为表述情感的“工具”,如果能在师生互动艺术强化教师、学生、作品人物间的情感共鸣,那么这一互动艺术的价值就能被彰显出来,所以,在后续优化音乐课师生互动艺术时,第一步,本文就建议教师们挖掘音乐素材的情意蕴出发,强化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体验,深化教师、学生灵魂上的互动,进而获得更好的师生互动效果。以初中音乐《凤阳花鼓》内容为例,在初见这一音乐欣赏曲目时,由于初中生音乐知识覆盖面的限制,势必很多学生都无法领悟到这一音乐作品中传递出的情感,鉴于此,教师就可以在为学生播放这一音乐前,为学生播放一段经过消声处理的“凤阳花鼓”片段,引导学生为这个视频片段“配音”,借助这一小互动激发学生对“凤阳花鼓”的兴趣和记忆,为后续领悟音乐情感做出铺垫;而后,教师就可以将“凤阳花鼓”的音乐片段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将音乐与课前铺垫的视频内容糅合在一起,在脑海中形成凤阳人民载歌载舞的片段,以此强化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彰显音乐课上师生互动的价值[4-5]

(二)从音乐情景出发,创新师生互动艺术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部分版本初中音乐教材的内容也随之做出了优化,教材中新增了很多具备较强情景性的内容,由此,在后续音乐课师生互动时,教师也可以紧握这些情景内容,创新具备更强代入感的音乐氛围,以此让学生沉浸在氛围中深化对音乐作品的感知。以初中音乐《音乐之声》作品为例,可以发现这一作品选取于电影《音乐之声》之中,鉴于此,教师就可以从电影中播放这一音乐作品时人物的心理状态出发,让学生将自己代入到情景中,思考这一音乐所表述出的精神境界,以此实现在音乐课上的师生互动,实现对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有效启蒙。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从学生们的生活出发,将生活中各种存在音乐的情景引入到课程中,拉近学生与音乐课程的距离感,以此实现学生与教师与音乐间的三者联动,提高这一环节教学的成效。以初中音乐《我的未来不是梦》为例,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呈现生活中运用到这一音乐的情景(譬如学校运动会上播放这一音乐的情景等),凭借学生对情景的熟悉感展开音乐课上的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学习、思考这一音乐作品的兴趣,获得更好的初中音乐教学效果[6]

(三)从音乐活动出发,创新师生互动艺术

音乐活动作为一种极具参与感的师生互动艺术表现形式,如果教师在后续新课程改革优化师生互动艺术时能够贴合初中生的兴趣以及初中音乐教育的需求设计更多音乐活动,那么这一环节教育中师生互动的有效性也会得到大大提高。以初中音乐《月亮河》作品为例,首先,教师可结合这一音乐作品的特色,组织学生以小组活动的方式,对这一作品内容进行演绎,以此帮助学生在演绎、互动中深化对音乐作品内涵、作品人物精神世界的感悟,提高师生互动艺术运用的效果;而后,教师则可以组织学生围绕这一作品展开“竞演”小活动(即让学生选择以自己的方式呈现这一作品,譬如,学生既可以演唱这一作品,也可以应用萨克斯、小提琴等乐器演绎这一作品),凭借这一小互动调动学生参与音乐课的兴趣,也凭借这一小互动让学生进一步领悟到音乐领域蕴含的乐趣和奥妙,从中调动学生参与初中音乐课互动、学习的原动力。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音乐作为新课改进程中的焦点内容,只有从师生互动艺术这一层面入手,强化课堂上学生与教师的良性互动,才能确保初中这一阶段音乐教育的启蒙价值。由此,本文围绕以上问题展开讨论,希望能对后续新课改下初中音乐教育优化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解存才.关于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探究[J].北方音乐,2020(21):158-160.

[2]汪苡平.谈新课改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师生互动艺术[J].黄河之声,2020(09):131.

[3]杜一琳.新课改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创新模式研究[J].黄河之声,2019(22):86.

[4]张利平.新课改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方法创新[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0):100.

[5]冯涛.新课改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师生互动艺术研究[J].北方音乐,2018,38(16):178.

[6]束兰兰.谈新课改下初中音乐课堂师生互动艺术[J].当代音乐,2018(07):68+71.

作者简介:徐妮,1981.12.20,女,湖北荆州,汉,本科,音乐教师、人事干事、中一,武汉市十一初级中学,研究方向:初中音乐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