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管理艺术

周文超

广东省广州中学,510520

摘要: 将道德教育渗透到高中班级管理中是班级管理的任务,也是育人的目的。班主任应从艺术的角度探索德育的具体管理策略,使德育在班级管理中“开花结果”,实现有效的班级管理和有效的德育。
关键词: 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管理艺术
DOI:10.12721/ccn.2024.157042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高中阶段是学生未成年之前最重要的一个成长阶段,在经历高考后学生就是社会上的一员,是迈向成年的重要一步。学生的学习成绩是高中的重要教学目标,但是德育的教育是学生在社会上能否立足的关键内容。班主任是班级的带头人,应该做好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为学生将来的发展规划出一个好的方向,让学生在高中时期得到全面发展。

一、高中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青少年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试错,不断校正不断发展的历程。每个学生经历不同,犯错的程度各有差异;由于自身特质差异,对错误的意识程度也存在偏差,正是因为每个人的独立性与个性的不同,造就了哪怕是同样的错误,不同学生经历后的成长会有不同。这就出现了有些学生能认错改错,不会再犯,有些学生很难意识到或意识到也不容易改正错误。高中生如果学业优秀,可以说明他们擅长于学习,但他们对自己的品行,对外界不同环境能否有一个正确的价值判断还存在不确定性。在德育工作中,学生行为偏差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原生态家庭的差异,造成他们自闭自私,缺爱少语等;比如成长教育中的比拼现象,造成他们想赢怕输、标新立异等,比如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让他们在审美,目标,价值观上不断堕落等。现实管理中,班主任作为成年人,自身价值导向很重要,对社会问题,家庭问题的评判影响了他如何面对学生问题的标尺。同时,部分教师对学业成绩看中,对德育成长回避的心态不仅造成对学生问题的纵容,还影响了学生真实学习动机。当学生的思想问题由量变到质变的时候,学生自感积重难返,往往问题变得需要花更大气力收拾甚至没法复原。当然,还有一种德育管理现象值得高度关注,即:有的老师敢于正视学生问题,能指出现象的错点,但缺乏恰适的方法,因问题而和学生产生语言冲突甚至肢体摩擦,这也没有达到有效的教育效果,更没有解决问题,还会造成师生之间信任度跌至冰点,学生行为越来越出格的恶性循环等。

二、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管理策略   

(一)从实际生活出发

从实际出发,是高中德育活动发挥教育价值的基本原则。学生所处年代不同,接受的信息不同,德育活动应该在一定主线下,围绕着学生实际学习和成长中得问题进行设计。这样的德育主题活动更有针对性,更有生命力,更能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进而通过德育过程高效地达成道德素养与价值观念形成与发展。例如,在高中德育教育中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时,面对对大千世界不断多角度认识的高中学生,教师应先了解学生的原生态的愿望,如目标,学习动力源等,然后再开展针对性的德育主题活动。虽然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相对稳定的思维习惯,但认知的局限性,还是会成为阻碍学生发展的重要瓶颈。同时,学校,家长,社会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关注,会影响学生对长远未来的思考。久而久之,缺乏远大理想的正念引导的学生,容易被学习压力困扰,容易产生一些消极情绪,这会影响学生学业发展和心理健康,不利于学生未来社会发展和为社会贡献力量。因此,班主任在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时,应从学生个人价值追求,个人价值达成引导至社会价值达成这一更高的人类目标,跳出学生固化的思维圈,逐步帮助学生树立更加高远的目标。

(二)注重言传身教

传统高中班主任管理模式以说教式管理为主,要求高中生无条件服务班级与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以维护正常教学秩序为主要目标,却忽略了高中生叛逆和争强好胜心理的现状,极容易引起他们对班级和学校管理条例的抵触情绪,甚至会因此造成师生关系的恶化。班主任应认识到自身素养对其德育管理效果提升的重要性,通过规范自我言谈举止等方式来扩大其个人魅力;通过亲自践行德育内容的方式来对高中生进行情感教育与实践教育,因此,班主任应主动学习素质教育与班级管理核心内容,掌握更多德育与班级管理的技巧方法,做好示范与带动作用,积极参加学校以及相关部门组织开展的职业技能培训活动或班级管理主题讲座等,不断提高自我修养与管理能力,强化终身学习意识与职业发展意识,主动利用课余时间来学习借鉴其它班主任管理经验,并在全面深入了解高中生思想情感诉求与发展目标的基础上来创新班级管理方案。班主任用其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教学态度以及和善温柔的交谈语气等加深了高中生对其的尊重与信任,通过履行承诺、虚心请教以及时刻学习等行为来引导高中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消费观以及价值观,提高了高中生主动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三)提高德育在各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效果

班主任应辩证看待德育与各学科教学内容、学习目标之间的关系,主动将德育理念融入到语文、数学、历史、思想政治等众多学科教学活动之中,在提高各学科教学活动情感化与内涵化的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课程德育的丰富性与有效性。例如,班主任既可以通过讲解中华小故事、名人名事以及优秀散文等来讲解人生哲理,在给高中生不同人生感悟与体验的同时,也引导高中生养成诚实守信、勤苦学习等优秀品质,又提高了他们语文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班主任也可以通过创设班级黑板报、组织主题讲座等方式来提高校园教育资源综合利用率,为高中生营造出浓郁的德育教育氛围,扩大了其对高中生思想价值观念的熏陶与引导作用。

结语

在当前班主任管理工作当中,德育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高中班主任而言,在开展班主任管理工作时,必须依据具体的学情与班情,采用行之有效的德育管理策略,深入地开展德育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班级德育管理的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江琴,夏亚藩.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J].中外交流,2019,26(19):106.

[2]刘富菊,杨飞虎.高中班主任工作中的管理和教育艺术[J].文渊(中学版),2018,(11):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