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和工作压力无形增加,导致慢性胃炎的患者逐年上升,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消化内科最常见的疾病,临床中发病因素与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饮食以及药物等有一定的关联。在临床中治疗此病需要药物保守治疗[1]。慢性萎缩性胃炎采取中医治疗,能够通过基本的中药调理患者的机体,促进胃部功能的恢复,有效地控制病情的发展[2]。采取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地控制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的一种性。本文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采取中医治疗护理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根据研究要求共入选100例患者,全部来自于我院,时间为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入院后经明确临床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是(44.5±3.4)岁,病程平均(3.1±0.5)年;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43.7±3.4)岁,病程平均(3.2±0.8)年。对比两组一般资料明显差异。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及护理措施,对患者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以及用药指导,了解患者的病情状态,实时动态的监测。观察组进行中医治疗及中医护理方案具体如下:
1.2.1情志护理
因疾病的原因和不定时的胃部不适症状,会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在护理工作中要注意患者的社会以及精神的各种因素,注意要一视同仁,多爱护患者,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感觉患者的主观感受等。采取有效的手段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告知患者心理过于焦虑或者情绪低落会加重脾胃失调的症状。向患者讲解治疗有效的疾病情况,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为患者推荐中医五行音乐疗法,比如移情易性等方式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保证患者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面对疾病。
1.2.2 膳食护理
慢性胃炎的患者最要注重的就是饮食护理,食物方面告知患者戒烟戒酒,杜绝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摄入,导致胃肠道受到刺激,以免导致脾胃负担过重,加重不良反应发生。饮食宜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注意高蛋白高维生素,每餐进食要做到细嚼慢咽,可以根据情况进行少量多餐,减少胃部不适的症状。根据患者的习惯和口味喜爱选择适当的烹饪方式,比如蒸 、煮 、烩 、炖等,将食物做熟做烂有利于消化。饮食方面禁食粗糙、过甜、冷饮、酸食、浓茶等食物 。饮食方面一定禁止使用损伤脾胃的食物,比如荞麦 、西瓜 、豆腐 、黄瓜 、绿豆 、冬瓜 、苋莱 、茭白 、芹菜 、苦瓜以及凉性的水果等。
1.2.3 按摩护理 :对患者的腹部中脘穴进行按摩,每次按摩15分钟左右,一天按摩一次。
1.2.4 贴敷护理药方 :中药护理技术方面选择穴位贴敷的治疗方案,根据医嘱配置合适的中药进行制成粉末,并调成糊状性质,贴于患者的胃部相关穴位,比如中脘穴,天枢穴以及神阙穴等,观察患者有无过敏反应。
1.2.5 耳穴按压
你在耳部选择相关的穴位,并用王不留行只进修而不穴位贴呀,并告知患者如何进行按摩和刺激,已达到临床的治疗效果,减轻胃部疼痛以及相关症状,1 次 /d,1 个疗程为 7 次。
1.2.6 生活起居护理
鼓励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且坚持相关的运动和锻炼方式,可以选择有氧运动的方式,比如说慢跑或者是游泳等,教会患者如何进行八段锦以及太极拳的锻炼,告知患者注意保暖,避免风寒所致胃部不适,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3]。
1.2.7 健康宣教
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的不同类型的疾病进行分析,并且对患者的做好沟通和解答的问题的工作,针对患者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并且结合患者的身体状态实时有效的健康指导措施。对于患者可以一对一的发放健康宣教的宣传手册,将患者所需要的疾病的类型应该及时的掌握,帮助患者正确的认识自我管理的方法。科内通过患者的理解能力可以组织进行疾病的健康疾病的学习,对于患者所出现的各项问题,护理人员第一时间为患者进行解答,并且保证患者能够理解疾病的状态,对于使用的各种药物要详细的告知服用的方法,药物种类较多的时候可以告知患者服用的顺序,保证患者拥有良好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帮助患者确立生活的健康意识,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4]。
1.4效果评价
1.4.1临床效果:将患者相关临床症状消失,疼痛症状缓解,进食状况良好视为显效;将患者相关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进食状况有所缓解视为有效;将患者相关临床症状没有改善甚至更为严重视为无效[5]。
1.4.2 中医证候积分,可知中医证候积分越高,患者的症状越严重[6]。
1.4.3生活质量评分:运用SF-36生活质量评定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一共涉及项目包括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等8项,各项分数最高值为100分,以评分越高则说明生活质量评分越高[7]。
1.4.4依从性:根据患者日常遵医行为进行评估分别从用药、自我监测、运动、饮食四项来评分比较;每项满分为100分[8]。
1.5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c2检验,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效果
经过不同治疗方法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体见表1。
2.2中医证候积分
观察组胃脘疼痛、纳差、嗳气反酸、胃脘胀满中医证候积分及总分均远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生活质量对比
经对比,两组干预前各项生活指标未见显著差异(p>0.05);但干预后观察组的指标得分更高(p<0.05),见表3。

2.4依从性对比
经比较两组患者依从性比较,经过综合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在各项依从性评分上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见表4。
3.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与饮食不均衡有直接的关系,缺乏固定的饮食节律,患者的胃黏膜会缺少营养的摄入,引起机体发生不良病变,脾胃调节失衡,因此注重饮食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 。在临床中,采取西医治疗的方案效果不是很突出,因此中医治疗已经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治疗当中,帮助患者做好有效的护理措施,同时针对患者开展中医技术操作,以促进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 对于患者的病情实时综合护理干预的相关措施,帮助患者针对饮食的结构做好系统的改善,并且结合患者的疾病意义做详细的分析,促进患者对疾病的理解和自我管理方式,帮助患者恢复疾病。对于焦虑和抑郁的患者应该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保证患者的满意度提升的同时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疾病的康复[10]。同时开展健康教育护理干预以及良好的生活方式的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综上所诉,对于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10]。
综上,中医治疗护理干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具有积极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