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关于国画艺术的意境表现手法的研究

孙世昆

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文化馆,156200

摘要: 分析国画艺术的意境表现手法之前需要对意境有初步的认识。所谓的意境指的是一种意蕴和境界,当事人能够在欣赏过程中有所领悟、体会,但是又无法通过语言去阐述。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工作经验以及国内同行的一些学术研究,对国画艺术意境表现手法的有关问题加以分析,旨在为国画艺术意境表现手法的合理使用,提升国画创作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 国画;艺术;意境
DOI:10.12721/ccn.2023.15700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国画意境表现影响因素分析

(一)诗歌艺术对国画的影响

诗歌也是常见的一种艺术形式,较多古代文人名士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在诗歌中可通过抒情方式、修辞手法、表达技巧等艺术手法抒发情感,所以古代诗歌中包含了较多的意境,能够给人以启发。如明代诗人于谦在《石灰吟》中有“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句中都蕴含了丰富的哲理与智慧,从而成为千古佳句;唐代诗人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经典名句,展现出诗人的傲气以及对权贵的蔑视。受到古代诗歌的影响,国画艺术在创作与意境表现中也会追求这种精神境界,便于鉴赏者在欣赏作品的同时感受到创作者的情感以及所折射出的人生哲理或者人生态度等。实际上从古至今,诗画本来就是一体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较多国画作品中会应景而提示,部分诗句本身又是一幅美妙的画卷。通过在国画作品上题诗,欣赏者在观赏国画同时可结合对应的诗句,加深对国画艺术的理解,对深层次理解作品,了解国画艺术的意境有辅助作用,提升国画艺术的意境表达。

(二)音乐对国画创作意境的影响

国画创作中意境作为一种表现手法,意境的表达会受到音乐的影响,音乐作为一种听觉艺术,其本身也具有抽象性特点。人们在欣赏相关音乐过程中,根据音乐的旋律、节奏等会在脑海中想象出并浮现出相关的画面。比如《高山流水》作为中国古琴曲,也是十大古曲之一,同时有伯牙钟子期的一段千古佳话。不同音乐在欣赏过程中,欣赏者可陶醉其中,并在脑海中有春暖花开、秋风萧瑟、白雪皑皑、战场硝烟滚滚等相关场面的浮现。创作者在进行国画创作中受到音乐的影响,根据音乐旋律、词曲等,能够在脑海中浮现出画面,然后将其绘画于纸上。不同的音乐类型、旋律等可给创作者不同的感受,画家可根据自己的感受、脑海中对画面的联想,完成画的构思,进而一气呵成,绘制出与相关音乐相关,能够体现歌曲或者创作者思想情感的国画。对欣赏者而言,其在欣赏国画期间可有不同的感悟,同样也会联想到一些音乐,因而音乐文化对国画艺术的意境表现也有一定的影响,并在较多的国画作品中均有体现。不同国画创作者对相关音乐的理解、对音乐中意境的感受都会影响实际创作以及国画创作中意境的表现效果。

(三)创作者基本功对国画艺术意境表现的影响

国画艺术创作中在表现相关意境过程中,创作者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满足基本的国画艺术创作能力要求。如画画中点线性质、五笔七墨、构图等基本功会直接影响意境表现。如五笔七墨中的墨画不能简单地将其理解为“黑色”的画,这是因为黑只能用来形容颜色,但是墨本身存在灵性,也是有“气骨”的。如果创作者在国画创作中不能灵活地运用五笔七墨,自然无法通过笔墨去体现并表现意境,自然无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构图能力也是国画艺术意境表现的重要影响因素,构图能力较差者,其创作的国画很难让欣赏者在欣赏期间产生画面或者情感上的共鸣,影响到意境的表达。所以,不同国画艺术创作者需要打好基本功,灵活运用五笔七墨、具备灵活的构图能力,巧妙进行点、线组合等。当然,这些需要不同国画创作者不断学习与积累,并在反复实践中提升能力,灵活地通过各类国画艺术表达情况,表现意境。

二、国画艺术的意境表现手法分析

(一)塑造线条

国画艺术创作中需要充分认识到塑造线条对整个意境表现的影响力,通过塑造线条可反映出不同创作者的创作技巧、创作中对线条的运用能力,国画与西方画作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对线条的塑造。墨韵也会影响国画作品意境表达,如泼墨就属于国画创作中写意的一种,水墨创作时通常具有自由性,不同创作者可结合自身的思想、情感去创作。通过泼墨法、破墨法、积墨法等技巧的应用,可更好地塑造线条,实现对国画的创作。比如在《唐伯虎点秋香》电影中,有泼墨作画的经典片段,结合电影,其利用祝枝山并通过泼墨创作了《雄鹰展翅,气吞山河》图,这个过程中通过笔、墨、纸、砚基本工具,展现出了国画中水墨画的创造过程,整个过程看似很随意,但是却能够根据泼墨后的实际情况,通过合理的构图与渲染,最终却形成了一幅美妙的画卷。塑造线条中不管是采用泼墨法、破墨法、积墨法那种技巧,其在创作中均强调对黑白灰三种基础性颜色的色彩变幻,实现从最初看似荒诞的画面逐步过渡到飘逸、灵动、完美,展现出国画中不同作品的艺术形式。所以在实际国画创作以及意境表现方面均需要注重线条的塑造,依靠线条勾勒出一幅美妙的画面。

(二)颜色运用

国画艺术创作中颜色也是表现不同意境的重要方法,不同颜色代表的含义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国画内容、需要突出的部分、需要渲染的部分以及表现的意境等不同,灵活的运用不同颜色。结合实际国画创作以及意境表达的研究,设色技法在国画意境表现中应用较多,常见的颜色运用包括重彩法、淡彩法、破彩法等,尤其是在国画中的写意画、工笔画方面有重要应用,并成为关键性的绘画技巧。颜色在具体运用中需要注重主次关系;颜色运用中还需要考虑选择纸张或者其他材料对颜料的要求。如果选择薄纸或绢,并在其上进行国画创作,通信需要使用白粉或者与之对应的矿质色予以涂衬,便于更好的凸显出正面颜色,提升画面中色彩的饱和度。通过不同的颜色表达不同的情感以及对应的意境,国画创作中不同的色彩可展现出不同作品的特点,通过颜色勾勒出画中物的外形,正确处理“形似”与“神似”的关系。色彩在运用中不一定要突出颜料的艳,但是需要通过合理的色彩衬托出景色的迷人,表达不同的意境。

(三)用笔方面

国画创作中在表现意境方面还需要合理使用毛笔,毛笔是塑造线条以及进行色彩渲染的基础。国画创作中需要灵活使用毛笔,通过不同技巧的应用,表现出不同的意境,如毛笔使用方面的技巧有提、按、顿、挫、中锋行笔等。随着国画创作中用笔技巧的不断积累,用笔技巧已经初步成熟,并日益完善,较多的绘画中都有用笔技巧的重要体现。除了使用上述技巧外,还需要根据具体绘画内容,合理通过笔的走势与走向,表现出不同的意境。当然用笔技巧主要体现在国画具体绘画中,即在不同部位绘制时需要灵活地控制笔,合理保证用笔的力度、角度,这些技巧对控制线条的粗细程度、颜色运用等均有关,这种技巧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需要在反复用笔绘画中体会并积累经验,掌握不同表现意境需要具体采用的用笔技巧。创作者作为整个用笔的关键性因素,同时还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况,灵活选择所用笔的质地、材料等,这些都可在国画中有不同的体现。当然技巧是一方面,不同创作者在具体国画创作期间,应将自己内心的情感等融入画中,进而让更多欣赏者在国画欣赏中知晓表现的意境、情感与思想。

结束语

国画艺术的意境表现手法要求不同创作者对国画意境及其内涵有深层次的理解,并明确其影响因素,结合国画意境的发展历程,积累经验,进而从线条塑造、颜色运用以及合理用笔等方面进行技巧的应用,利用不同技巧更好地表现意境,让欣赏者在实际欣赏中能够感受到所要表达的意境。

参考文献

[1]物态的国画艺术中的意境美研究[J].谢博洋.参花(下).2022(03)

[2]浅析国画艺术的意境表现手法[J].史海洋.明日风尚.2016(19)

[3]浅析国画艺术的意境表现手法——评《国画艺术》[J].王雪梅.新闻战线.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