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沟通艺术探究

刘川

贵州省剑河县城关四小,556400

摘要: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期内,对很多事情的看法比较片面,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容易出现问题,甚至难以控制自身的情绪。所以初中班主任在展开教育管理的工作时,要更加深入地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班主任可以采取合理的沟通技巧和学生们以及家长及时交流,将教育工作有效落实,使学生们在这一阶段能够健康的成长。本文针对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沟通技巧展开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沟通
DOI:10.12721/ccn.2024.157071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随着现代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应意识到自身的教学局限性,积极吸纳先进的教学理念,不能再局限于以往的知识讲述者的角色,需要转换以往的角色定位,由教材的照本宣科到对知识的积极探索,对于学生由传统的单一管理到对学生的引导。在教育管理中加入沟通艺术是教育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也是作为班主任必须具备的一项技能,是班主任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一种重要手段。当前小学班主任,他们在负责学生课业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关心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管理班集体的纪律。为此,在班级管理中沟通艺术就显得很重要,有效的沟通艺术是班主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桥梁。而且班主任工作的高效完成也需要家长的协助,班主任与家长的良好沟通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作为连接学生和家长的重要手段,沟通艺术是小学班主任必须学习的技能。

一、充分尊重个体差异,选择适当的时机

“天时地利人和”一直是决定成败的因素,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也要重视时机的重要性。以我国现有的班额来看,数十人的班级容量是一种常态。而在几十人的班集体里,学生之间必然有所差异。这就使得班级管理工作既不能“一刀切”,又难以完全实现因人而异,于是协调这种矛盾最好的方式便是在树立班级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借助沟通艺术让学生更具集体意识,形成班级向心力。

例如,小王从入班开始就“与众不同”,具体表现在他总是喜欢“打小报告”。不管是在上课时间还是下课时间,也不管是在教室内还是教室外,总会看见小王满脸的愁绪和高高举起的手。小王在意教师说的每一句话,也常常会对同学的玩笑耿耿于怀,对一些小事情也喜欢钻牛角尖,是典型的场依存型学生,他在意身边的一切评价,无论是好的方面还是坏的方面。这本来可以较好地约束他的行为,让他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但是过分的抱怨让他反而不能正确意识自己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不能用激烈的语言进行沟通和劝解,尤其不能在群体中直接批评。引导该生在下课的时候报告问题,既不影响课堂的正常秩序,也可以创造相对独立的沟通空间。这个时候,教师再对学生的这种行为提出建议,学生便更容易接受,从而让师生间的沟通切实有效。

二、善于运用鼓励性语言,以真诚幽默的态度拉近距离

古来一直有“严师出高徒”的说法,这种观念在某种程度上让班主任走入了工作误区。事实上,很多表达未必需要用最为严厉、苛刻的方法表现出来,尤其是对于心智尚不成熟的小学生,太过严苛的语言有时候反而会激发他们的逆反情绪,使教育出现反作用。有经验的班主任都知道,对待小学低学段的学生,任何“狂风暴雨”都无济于事,但是稍微运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就可以事半功倍。

例如,小丽平时在学校的表现一直不错,对同学热情大方,也是教师的好帮手。最近几天,小丽的状态非常不好,不仅上课走神,还不愿意和他人交流,整个人都显得安静了很多。面对这种反常的状态,班主任就不能太强硬地要求小丽做出改变,而是要细心观察,选择合适的机会来跟小丽沟通。有一次,小丽实在是控制不住自己了,在学校里就哭了鼻子,同学们怎么劝都劝不好,只能寻求班主任的帮助。这个时候,班主任在与小丽沟通的过程中,就要充分考虑小丽在学校的原有表现,以正面鼓励的语言进行开导。在谈话中,班主任得知小丽是由于妈妈出差一直没回家,因为太过想念妈妈才变得魂不守舍,甚至在期望落空后忍不住总是想哭,基本无法控制自己才会如此。班主任想到小丽虽然是女孩子,但是也是体育委员,于是就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开导小丽:“咱们不能哭鼻子,咱们还是体育委员呢,是小干部,如果一直哭怎么喊口号呢?总不能,立正,嘤嘤嘤,稍息,嘤嘤嘤吧?”教师模仿着小丽揉鼻子的样子说,惹得小丽破涕为笑,问题迎刃而解。

三、采取多元化的沟通方式,巧妙进行劝说并减少语言伤害

小学班主任在常规管理工作中,除了和学生进行沟通要讲究方式方法,在与家长以及科任教师的沟通中也要注意分寸,掌握技巧。多元化的沟通方式不仅适用于不同的人群,还可以在劝说中减少语言不当带来的情感伤害。作为班级工作的协调者,处理好各个科任教师之间的关系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考虑到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很难说所有的教育方式都能被学生接受,甚至有时候因为耐心缺失难免对待学生有些急躁。遇到这样的情况,班主任既不能坐视不理,完全忽视,又不能过分干涉。首先,班主任要认可科任教师的付出,在轻松的氛围里明确教育学生目标的一致性,并且从多方面引导学生尊重科任教师的教学劳动。在对科任教师的协调工作中,最忌讳班主任不作为和乱作为。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激发出教师之间的教育合力,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矛盾,减少沟通不当造成的伤害。

如果说与科任教师的沟通是认可工作下的追求共同目标,那么在与学生家长沟通的过程中,班主任就要树立明确的“服务”意识。这里所说的“服务”并非完全意义上的服务行业,而是要以一种谦逊的态度处理家长与班主任之间的沟通问题。实际上,教师和家长的纽带便是学生,那么,所有“服务”的终端也是学生。基于这样的观念,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的时候,要切实以为学生负责为交流基础。与此同时,无论学生有哪些问题,班主任都要“平等”地对待学生家长。但是,通常小学生存在的问题多多少少都和家长有一定的关系,从而容易让班主任产生“刻板”的印象,进而使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的时候带有主观的情感。这里要强调的是,无论家长的教育方式是高明的还是粗暴的,其出发点都是为了学生,这和教师的教育理念也不谋而合。“人各有志”,在尊重家长的基础上提出中肯的建议,而非强势风格的命令,让家长有灵活选择的余地,不仅可以减轻因为语言强烈带来的沟通上的伤害,还可以让家长在平等的交流中更具支持班主任工作的心理内驱力。

结语

有效的沟通可以是语言沟通,也可以是肢体语言的沟通,教师应根据情况不同,合理选择沟通的方式。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班主任要不断发掘学生的优点,不断地鼓励他们进步;班主任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用无声的行动,起到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引导学生与教师进行有效沟通;在小学班主任工作管理中,班主任的沟通工作不能只局限于与学生的沟通,班主任还要保持与学生家长的和谐沟通,全面掌握学生在家庭的学习情况,让家长及时协助教师规范学生的不良习惯,引导他们向健康正确的道路发展。为此,沟通的艺术对于教师而言也是一门重要的学习课程,需要班主任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学习,从而更好地管理班级。

参考文献

[1]付建花.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分析[J].学周刊,2020(10).

[2]贺彦华.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探究[J].学周刊,2020(7).

[3]尹立国.论班主任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J].中国校外教育,2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