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是临床常用的辅助患者通气方式,被广泛的应用在治疗慢阻肺、哮喘和呼吸困难等病症等,效果明显。多数患者使用呼吸机期间会出现紧张、焦躁和的情绪,甚至排斥使用呼吸机,整体治疗的依从性比较差,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合理的护理指导有重要的作用,随着临床护理医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心理护理联合中医护理方式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实践中以患者为中心,提供各个方面有效的护理帮助。只有按照临床护理要求落实各项护理理念,才能促进患者恢复。为了分析心理护理联合中医护理干预在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中的具体应用效果,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为研究案例,结合不同护理方式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的是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联合中医护理干预形式,护理后分析结果。数据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为研究案例,结合不同护理方式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的是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联合中医护理干预形式,护理后分析。两组分别是30例患者,对照组中男女分别是18例和12例,年龄是35-78岁,平均年龄是50.26±0.36岁,观察组的男女分别是20例和10例,年龄是36-77岁,平均年龄是51.56±0.69岁,数据分析可知,基本资料无明显的差异,可分析对比。
1.2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采取的是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的是常规护理形式,按照护理流程要求落实,在实践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观察组给予的是心理护理联合中医护理形式,如下:
(1)沟通交流
在对接受无创通气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需要进行早期的沟通护理指导,采取面对面交流的形式,为患者和家属介绍无创呼吸机的具体治疗方法,消除患者对该治疗方式的误解。此外也需要说明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的重要性,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在沟通的过程中要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鼓励患者及时和医护人员交流,告知医护人员心中的疑惑,将对患者的具体评估情况记录下来,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对应的干预措施[1]。
(2)环境护理
在临床护理过程中营造一个舒适的治疗环境,确保病房内充足的光照,室内温度也要控制在25-27℃之间,夏季的时候适当调低温度,冬季的时候适当调高温度,在患者入院之后,结合主观感受适当调节。护理人员需要带领患者熟悉病房内的设施,包括:公共卫生间、护士站和医生办公室等,在科室走廊内悬挂“保持安静”的标语,护理人员在走动的时候要尽量放低声音,和患者交流的时候保持轻柔的语气[2]。
(3)缓和恐惧感
患者入院治疗的时候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现象,由于自身比较恐惧,加上对无创呼吸机存在心里障碍,因此对治疗存在依从性差的现象。在整个阶段需要及时的进行护理指导,缓和患者的恐惧情绪。护理人员需要在面对面前提下说明使用呼吸机的目的,对使用后的具体改善情况进行描述,在整个过程中,护理人员要随时待命,为患者提供对应的护理操作,叮嘱家属陪伴在患者身边,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日常护理时应尊重患者的个人习惯、宗教信仰等,根据具体情况予以心理诱导,借助家属共同对患者进行安慰[3]。
(4)缓解焦躁情绪
为了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在不影响整体治疗的前提下需要满足物质和心理上的要求,通过改善饮食方案,从而提升患者自身免疫力。在实施阶段要及时和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记录下喜好的食物种类,严格的按照食谱进行护理干预。饮食上需要确保高维生素和高纤维素,此外可以为患者提高杂志、无线网络和电视节目等转移患者注意力。如果患者家庭条件比较差,则可以联系社区医疗基金进行捐助,从而缓解自身的经济压力。
1.3指标分析
(1)分析和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情况;(2)分析和对比两组患者依从性情况;(3)分析和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血气值变化;(4)分析两组患者的脱机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实施SPSS21.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以(±s)表正态计量资料,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组间比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统计意义。
2.结果
2.1分析和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情况
分析和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评分情况,两组护理前的评分差异不明显,护理后观察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是40.36±0.17分和32.99±0.18分,数据分析可知,观察组优势明显,详细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情况对比
分组 | 例数 | SAS评分 | SDS评分 |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
对照组 | 30 | 50.52±0.11 | 45.25±0.14 | 56.14±0.74 | 41.85±0.19 |
观察组 | 30 | 51.36±0.45 | 40.36±0.17 | 58.78±0.78 | 32.99±0.18 |
P值 | - | 0.78 | 0.00 | 0.98 | 0.00 |
t值 | - | 7.45 | 6.14 | 7.14 | 6.44 |
2.2分析和对比两组患者依从性情况
分析和对比两组患者依从性情况,观察组依从人数是28例,对照组依从人数是22例,换言之,观察组的依从几率高于对照组,分别是93.3%和73.3%,数据分析可知,观察组的优势明显,数据分析如表2。
表2:两组患者依从性情况对比(n,%)
组别 | 例数 | 完全依从(n) | 部分依从(n) | 不依从(n) | 依从几率(%) |
对照组 | 30 | 20 | 2 | 8 | 73.3% |
观察组 | 30 | 26 | 2 | 2 | 93.3% |
P值 | - | - | - | - | 0.00 |
χ2 | - | - | - | - | 6.29 |
2.3分析和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血气值变化
分析和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PaCO2和PaO2指标,其中,观察组护理后的上诉指标分别是6.25±0.74和10.69±0.17,和对照组的8.22±0.15和8.36±0.14数据对比,观察组优势明显,详细数据分析如表3。
表3: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气值对比(x̄±s)
组别 | 例数 | PaCO2 | PaO2 |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
对照组 | 30 | 9.25±0.26 | 8.22±0.15 | 10.99±0.14 | 8.36±0.14 |
观察组 | 30 | 9.36±0.13 | 6.25±0.74 | 10.58±0.17 | 10.69±0.17 |
P值 | - | 0.95 | 0.00 | 0.36 | 0.00 |
t值 | - | 7.14 | 8.78 | 6.12 | 6.14 |
2.4分析两组患者的脱机时间
对照组的脱机时间是33.26±0.36d,观察组的脱机时间是17.56±0.36d,数据分析可知,观察组的优势明显,详细数据分析可知,观察组优势明显,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无创呼吸机的治疗优势明显,影响无创呼吸机应用的因素比较多,多数接受治疗的患者,心理压力比较大,患者会出现恐惧的情绪,患者带上面罩之后,会出现恐惧和窒息的现象,认为自己濒临死亡,因此会排斥面罩,很多患者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感到悲伤欲绝,拒接接受治疗[4]。部分患者对于无创呼吸机的应用缺少了解,没有积极的配合接受治疗。部分患者仅是见过呼吸机,不了解无创通气,因此对临床治疗持有怀疑的态度,不认为是有效的治疗手段,无法积极配合接受治疗。长时间应用无创呼吸机的患者会出现口干舌燥以及咽喉部疼痛的情况,实际治疗过程中,固定操作形式影响患者的舒适性,长时间戴面罩会影响皮肤血液循环,导致皮肤出现异常。如果面罩漏气,会导致结膜发红,张嘴呼吸就会出现胃肠胀气的情况。针对临床治疗的特殊性,在临床上需要注意的是给予有效的护理帮助[5]。
以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在临床上需要明确临床治疗的各方面要求,通过有序的干预,从而减少消极影响。心理护理联合中医护理方式,其效果明显,通过各个方面合理有效的干预,能避免病情恶化。在具体护理阶段,需要让患者保持舒适的体位,咳嗽和胸闷的患者实施半卧位的姿势,可多引用温水,减少对咽喉部的刺激。此外要每日进行口腔的清洁,预防口腔感染的现象[6]。也要密切观察咳嗽的性质、程度以及持续时间、规律和咳嗽的气味等,检查是否存在其他不良反应。强化气道湿化的护理,在痰液粘稠的时候,需要多喝水,确保心肾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每日的饮水量在1500ml,必要的情况下按照医嘱进行雾化吸入。针对喘息气短的患者,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按照医嘱进行吸氧处理[7]。了解患者喘息气短的程度、持续时间,检查短期内是否出现突然加重的现象,可指导患者开展呼吸功能锻炼,例如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等,在临床上要指导患者进食低碳水化合物,不要食用辛辣和刺激食物[8]。
中医特色护理也很重要,特色技术指导很重要,可以采取穴位贴敷、耳穴贴压的形式,也可进行中药熏蒸和穴位按摩的形式,雾化吸入方式可行性比较高,需要遵照医嘱进行用药,进行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每日2次,每次在15-20min左右[9]。呼吸功能训练很重要,患者需要掌握腹式呼吸方式,要选择立位、坐位和平卧位形式,腹肌保持放松,一手放在腹部,另外一只手放在胸部,采用鼻子慢慢吸气的时候膈肌大幅度下降,腹部肌肉松弛。腹部手感向上抬起,胸部放在原来位置,抑制胸廓运动,呼气的时候腹肌收缩帮助膈肌松弛,膈肌随腹腔内压增加向上抬,适当增加呼气潮气量。配合采用缩唇呼气法,每日进行锻炼[10]。在进行呼吸功能训练的时候,需要确保全身肌肉放松,节奏自然放松,动作油慢到快。呼吸功能训练要结合实际情况落实,不能操之过急,需要长期坚持训练。呼吸功能锻炼不能空腹或者饱餐时进行,在饭后1-2小时内进行。呼吸操每日进行2-3次,每次5-10min,可结合患者自身病情进行[11]。
对于患者而言,积极的开展心理上的护理指导有突出的作用,以慢阻肺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患者为例,需要引起重视,在日常生活中戒烟,避免接触灰尘、雾霾或职业性粉尘等,应必要时可采取防护措施。天冷时应适当增减衣物,出门时可配戴口罩、围巾等,减少感冒次数,提高气道免疫力。应适当增强体育锻炼,避免体能下降而加重呼吸困难;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食用易消化食物。对于患者而言,在日常生活中要不断的提升自身适应能力,坚持户外运动,如太极拳,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以医生面诊指导为准。在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时候,对患者家属也要进行适当的指导,使其了解临床具体治疗的各注意事项,通过各个方面合理化的诱导,从而促进患者恢复。医护人员在护理阶段要明确操作要点,只有掌握操作的注意事项,才能促进患者恢复。及时的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确保气道的通畅,也要在实践中不断的积累经验,掌握各个方面护理的基本要求,只有提供相关护理干预措施,才能规避风险,从而减少各项护理隐患[12]。本次研究结果说明针对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联合中医护理形式,其优势明显,能最大程度的缓解临床不良反应,促进患者恢复。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联合中医护理形式可行性高,以患者为中心,提供必要的护理帮助,能最大程度的改善各项指标,值得借鉴和实施。
参考文献
[1]薛彦.心理护理联合中医护理干预在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中的效果[J].心理月刊,2020,15(23):40-41.
[2]徐文艺.整体护理干预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无创呼吸机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23):117.
[3]张秀燕,陈慧莉,华永泉,黄颂平.护理干预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03):142-144.
[4]高子艳.多元化护理干预在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应用疗效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10):86+128.
[5]梅红.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91):123-124.
[6]谢群凤.护理干预对于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31):121+128.
[7]南晓华.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治疗中的价值[J].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12):147-148.
[8]洪碧云.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与护理配合分析[J].黑龙江中医药,2019,48(04):279-280.
[9]邓钰,孙琴.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所致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27):28.
[10]李娟.护理干预对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09):1277-1280.
[11]陈娟.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36):76-77.
[12]李小娟.护理干预对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影响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07):5-6.
作者简介:金涛(1989.03-),女,本科学历,主管护师,主要从事呼吸内科、静疗、中医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