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分析

吴晓霞

郓城县人民医院,山东菏泽,274700

摘要: 目的:分析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对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等疾病提供参考。方法:选择98例在2021年7月—2022年11月间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表现无症状组患者53例,有症状组患者45例,所有患者都接受心电图与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的检测,对比组间的诊断结果。结果:针对53例无症状患者进行的心电图检测心肌缺血45例,占比84.91%,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检测心肌缺血50例,占比94.34%;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检测明显要高于心电图检测,组间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5例有症状患者进行的心电图检测心肌缺血32例,占比71.11%,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检测心肌缺血44例,占比97.78%;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检测明显要优于心电图检测,组间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8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实施心电图及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检测对比发现,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检测效果要明显的优于心电图,组间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率相对较高,能够为治疗提供准确的数据参考,值得在临床治疗当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心电图;心电向量;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价值
DOI:10.12721/ccn.2023.15724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冠心病需要依据临床症状进行准确的判断,随着生活和工作压力的逐步提升,冠心病心肌缺血发病率呈现上升的趋势,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将会严重的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无创检查方式,能够确认患者心肌缺血的症状。通过心电图当中表现出的ST段、T波异常变化对患者的心肌缺血情况进行判断,能够为治疗冠心病提供数据参考。本次研究当中,选择98例在2021年7月—2022年11月间治疗冠心病心肌缺选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析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对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等疾病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98例在2021年7月—2022年11月间治疗冠心病心肌缺选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表现无症状组患者53例,有症状组患者45例。无症状组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为46—72岁,平均年龄为(62.7±2.8)岁,高血压患者19例,糖尿病患者20例,高血脂患者14例;有症状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为49—74岁,平均年龄为(67.3±1.4)岁,高血压患者21例,糖尿病患者13例,高血脂患者11例。两组患者中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都接受心电图与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的检测,应用GE-500 多功能心电工作站。进入静息状态时,采取仰卧位,确保静息状态下的检测,正确连接心电图工作站的每根导线,同时检测12导联心电图和心电图向量。判断标准:①心电图检测:根据ST-T段改变、T波倒置、ST-T段抬高、Q-T间期延长;(2) 心电图矢量检测:T波变圆,T环短,速度和转弯异常,QRS-T角增加,振幅≥0.1mV;如果有三种异常,可以确定心肌缺血。对比组间的诊断结果。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 软件包,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行X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无症状患者中心肌缺血检出率

针对53例无症状患者进行的心电图检测心肌缺血45例,占比84.91%,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检测心肌缺血50例,占比94.34%;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检测明显要高于心电图检测,组间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下表1.

表1无症状患者中心肌缺血检出率(n,%)

组别

n

阳性人数

阴性人数

阳性率

阴性率

心电图

53

45

8

84.91%

15.09%

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

53

50

3

94.34%

5.66%

P




<0.05

<0.05

2.2有症状患者心肌缺血检出率

针对45例有症状患者进行的心电图检测心肌缺血32例,占比71.11%,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检测心肌缺血44例,占比97.78%;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检测明显要优于心电图检测,组间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下表2

表2有症状患者心肌缺血检出率

组别

n

阳性人数

阴性人数

阳性率

阴性率

心电图

45

32

13

71.11%

28.89%

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

45

44

1

97.78%

2.22%

P




<0.05

<0.05

 

2.3两种检查方法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比较

针对98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实施心电图及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检测对比发现,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检测效果要明显的优于心电图,组间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下表3.

表3两种检查方法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比较

组别

n

敏感度

特异度

准确率

心电图

98

94(95.92%)

92(96.84%)

95(96.94%)

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

98

86(90.53%)

79(83.16%)

89(93.68%)

P


<0.05

<0.05

<0.05

3结论

冠心病心肌缺血是指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供氧减少,心脏功能和代谢异常,无法支持心脏的正常工作。心肌缺血可分为无症状和有症状。前者需要通过相关医学技术进行诊断和确定,而后者主要表现为胸闷、恶心和呼吸短促。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活动耐力短和猝死。因此,早期诊断和积极干预对延缓病情恶化具有积极意义。目前,心电图常用于心脏疾病的早期诊断,但在心肌缺血的诊断中,假阳性或假阴性的发生率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诊断准确性。因此,为了提高心肌缺血患者的诊断率和准确性,临床上经常使用心电图结合心电图向量测试。ST段和T波的异常变化可以快速、清晰地反映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情况,判断缺血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心电图和心电图向量常用于心脏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断,T波是心电图检测中T环的投影。因此,心电图检测主要根据T波的形状、方向和变化大小来评估心肌缺血症状的严重程度。然而,在检测过程中,由于外界环境的干扰,容易影响心电图的检测结果,降低准确性。心电图向量准确地记录了T向量在每个时刻的大小、方向和运行速度的特征,并准确地响应去极化和复极程序中心脏合成向量的特定变化。心肌缺血时,心电图向量显示T环异常,T环和QRS环颠倒,心电图上T波变圆,QRS-T夹角扩大,QRS/T比值增加。然而,当心肌缺血发生时,纯心电图只是心电图向量图上不同导联的“二次投影”。因此,心肌缺血的联合诊断信息明显优于心电图。心电图载体清楚地反映了心肌缺血患者的异常心肌功能。然而,在非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中,非冠心病心肌缺血性诊断中心心电图电向量QRS和T波的异常变化明显多于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也高于单纯心电图检出率。这表明,联合检测冠心病和非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效率优于单独检测心电图。通过结合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检测,可以发现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显著高于单一心电图诊断,可以有效提高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症状临床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同时满足四种心肌缺血引起的心脏功能障碍的临床诊断标准。值得在影像科推广应用。由于病例数量和外部因素有限,本研究尚未对患者在治疗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详细分析,这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讨论。

本次研究当中,选择98例在2021年7月—2022年11月间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析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对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等疾病提供参考,根据临床表现无症状组患者53例,有症状组患者45例,所有患者都接受心电图与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的检测,对比组间的诊断结果。针对53例无症状患者进行的心电图检测心肌缺血45例,占比84.91%,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检测心肌缺血50例,占比94.34%;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检测明显要高于心电图检测,组间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5例有症状患者进行的心电图检测心肌缺血32例,占比71.11%,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检测心肌缺血44例,占比97.78%;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检测明显要优于心电图检测,组间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8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实施心电图及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检测对比发现,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检测效果要明显的优于心电图,组间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率相对较高,能够为治疗提供准确的数据参考,值得在临床治疗当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崔海玲. 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检查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 14(22):23.

[2]冯丽丽. 心电图与心电向量联合检查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5, 3(9):112.

[3]林兆英, 伊丽艳.心电图与心电向量联合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7(10):106.

[4]丁海琴. 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检查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研究[J]. 心理医生, 2017, 23(014):91.

[5]夏亮亮.心电图与心电向量联合检查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分析[J]. 今日健康, 2016, 15(4):59.

[6]王微. 浅析心电图与心电向量联合检查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1):153.

[7]曹洪浩.心电图与心电向量联合检查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5, 26(17):207.

[8]吴志茹. 心电图与心电向量联合检查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J]. 黑龙江科学, 2015, 6(1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