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融合型实训基地是一种将学校教学与企业实践相结合的实训基地,通过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实用的实训环境,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与传统实训基地相比,校企融合型实训基地更加注重与企业的合作,将企业的实际工作场景和要求融入实训教学中,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和掌握实际工作的流程和技巧。
一、 校企融合型实训基地行业类型的确定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服务三农的定位,职业学校应该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服务对象,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人才、科技和信息等方面的支持。作为开设有会计事务、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技术、农产品营销与储运、农村经济管理、农资连锁经营与管理等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拟与学校毕业生创新创业产业园“十里桃园”进行合作,建立会计事务专业实习实训基地、电子商务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等。通过积极开展产教融合,将专业实习、实训与企业生产实践融合,将岗位劳动教育与企业日常劳动相结合,全面锻造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劳动精神与劳动品质,服务社会。
二、校企融合型实训基地建设过程
(一) 签订校企融合实训基地协议,就双方的权利义务及建设周期、建设内容等等进行明确约定。
(二)明确建设目标:基地建设以服务三农、提高会计事务及电子商务专业技能为核心,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宗旨,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形成具有“助农”特色的实训基地。
(三)制定建设方案:根据建设目标,制定详细的基地建设方案,包括场地规划、设备购置、课程设置、师资培养等方面。
(四)校企合作:与企业进行合作,了解企业需求,引入企业资源,共建实训基地。可以与企业共同制定实训课程,共同建设实训基地,企业提供场地、设备和技术支持,学校提供人力资源。
(五)购置设备:根据建设方案,购置必要的实训设备,确保设备的数量、质量和性能符合实训要求。
(六) 基地建设:完成场地规划和设备购置后,进行基地建设,包括设备的安装和调试等工作。
(七)实训课程开发:根据企业的需求和学生的培养目标,开发符合实训基地特色的实训课程。这些课程应该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与企业实际工作场景相衔接。
(八)宣传推广:完成基地建设和实训课程开发后,进行宣传推广,让更多的学生和教师了解基地和课程,提高基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九) 持续改进:实训基地建设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以适应企业和学生的需求变化。
在整个过程中,需要注重与企业的深度合作,确保实训基地的建设质量和效果。同时,也需要注重资金、人力、时间等方面的投入和管理,确保基地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 校企融合型实训基地实践
(一) 校企融合型实训课程开发
课程开发是指根据教育目标的需求和学生的特点,对课程进行设计、开发和实施的过程。课程开发可以由学校教师或教育机构进行,也可以由教师、教育机构和学生共同参与。课程开发应该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与企业和社会的实际需求相衔接。通过课程开发,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根据实训基地业务特点,我们开发了如下课程:
1.专业实训项目
(1)会计核算岗位实训。
(2)销售服务,如网络营销、实体店市场推广及营销策划、桃园导购及销售、商品包装流程、快递配送业务。
2.农业企业日常生产劳动。
(二)校企融合型实训基地教学设备购置及经费预算
依据实训基地建设目标,需对接会计事务、电子商务、劳动教育岗位需求,需合作购置电商运营专业设备、做账设备、劳动设备等。做好校企融合日常经费预算,如摆渡车支出等。
(三) 校企融合型实训师资培训
建立教师团队,做好劳动教育教师岗前培训工作,主要包括农业企业生物资产会计核算知识学习、实地拍摄与影棚拍摄技巧差异、农产品储运与营销策略等。(四)校企融合型实训基地专业实训内容
1. 通用会计核算岗位实训。
农业企业的会计核算涉及到许多方面,包括农产品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
(1)建立会计科目体系,设置明细科目。
(2)核算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运输费、装卸费等。
(3) 核算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
(4) 销售收入和成本的核算。按照销售协议或合同确认收入,同时根据实际成本结转销售成本。
(5) 特殊业务的会计核算。包括土地流转、资产租赁、存货盘亏、政府补贴等。
(6) 做好期末账务处理工作。
(7)做好内部控制。
2.助农型会计实训—农业企业生物资产核算实训。
(1)生物性资产的初始计量:采用历史成本法进行初始计量,即按照生物性资产的实际成本进行核算。
(2)生物性资产折旧的计提:农业企业应合理选择折旧方法,并按照规定的预计使用寿命计提折旧。
(3)生物性资产的变化和处置:当生物性资产发生变化或被处置时,农业企业应及时进行会计处理,包括记录生物性资产的变化情况、确认处置收益或损失等。
(4)生物性资产期末减值测试:农业企业应对生物性资产进行定期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减值迹象。如有减值迹象,应进行减值测试,并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
3. 通用电子商务业务实践
(1)了解电子商务平台和工具。
(2)商品拍摄和图片处理。
(3)店铺装修和设计。
(4) 客户服务和管理。
(5)营销推广。
(6)数据分析。
(7)团队协作和沟通。
4. 助农型电商业务实训-蟠桃销售
(1)电商平台开店销售蟠桃:根据产量及市场拓展情况,对自行销售份额及电商平台上架额度做好分配。
(2)自行上架销售,作为专业实训重点。
(3)品牌巩固:通过“十里桃园”品牌效应来提高产品知名度。
(4)优化产品描述和图片,消费者的注意力。
(5)选择合适的物流和配送服务,确保桃子能够及时、安全地送达消费者手中。
(6)建立良好的客户服务:满足消费者需求,提高消费者满意度。
(7)与其他商家合作:如与果农合作社等合作。
(五)校企融合型实践基地实践效果
1.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校企融合型实训基地能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实践机会,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
2. 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校企融合型实训基地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训经验,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就业市场和职业发展方向,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 促进产学研合作:校企融合型实训基地能够促进企业和学校的产学研合作,推动教育、科研、生产的一体化,提高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整体水平。
4. 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校企融合型实训基地可以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持,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综上所述,通过对校企融合型会计事务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践,尤其是“助农型”校企融合实践基地实践过程,为会计事务、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和实践打开了一个思路。实训基地建设,不仅仅是依托企业环境为职业学校服务,更是职业学校回馈社会的一个绝佳机会,对于进一步提高实训基地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然而,校企融合型实训基地建设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需要更多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来不断完善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