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高中数学审题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李昆芝

安徽省临泉田家炳实验中学

摘要: 本文探讨了影响高中数学审题能力的主要因素,包括审题意识薄弱、审题方法有误及审题缺乏灵活性等,并分析了这些因素对学生数学学习成绩和解题能力的影响。同时,结合新课程背景,提出了针对性的教学应用策略,如强调审题重要性、培养良好审题习惯、抓住关键词、挖掘隐含条件及利用图形辅助审题等。通过实施这些策略,旨在提高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本文的研究对于指导高中数学教学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中数学;审题能力;应用
DOI:10.12721/ccn.2024.15736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高中数学审题能力的影响因素

(一)审题意识薄弱

在探讨高中数学审题能力的影响因素时,我们不得不首先提及审题意识的薄弱。审题意识是指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能够主动、有意识地分析和理解问题的本质,它是解题过程中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缺乏这种审题意识。他们往往急于求解,忽视了对问题本身的深入理解和分析,导致解题思路的偏离或者解题方法的错误选择。这种审题意识的薄弱,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解题效率,更可能导致他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束手无策。

(二)审题方法有误

除了审题意识薄弱外,审题方法的错误也是影响高中数学审题能力的重要因素。在数学解题过程中,正确的审题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把握问题的关键信息,进而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但是,很多学生由于没有掌握有效的审题方法,或者对审题方法的理解存在偏差,导致他们在审题过程中无法准确地识别和提取问题的关键信息。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难以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或者在解题过程中频繁出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数学学习成绩和解题能力的提升。

(三)审题缺乏灵活性

审题的灵活性不足也是高中数学审题能力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数学问题的形式多样,内容各异,这就要求学生在审题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根据问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然而,很多学生在审题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思维僵化现象。他们往往习惯于按照固定的模式和套路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缺乏对问题本身的深入思考和灵活应对。这种缺乏灵活性的审题方式,在面对一些非常规或者复杂的问题时,往往会显得力不从心,无法有效地解决问题。

二、新课程下高中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使学生认识审题的重要性

在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的目标已经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而审题作为解题的第一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审题是解题的关键环节,它涉及到对题目信息的理解、分析和提炼。一个正确的审题过程能够帮助学生准确把握问题的本质,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进而选择恰当的解题方法。相反,如果审题不清或者理解有误,那么后续的解题过程就可能偏离正确的方向,导致解题失败。为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审题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强调审题的地位和作用。可以通过举例、对比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审题对于解题的影响。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养成仔细阅读题目、认真思考的习惯,培养他们的审题意识。审题是解题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充分认识到审题的重要性,并在日常学习中不断练习和强化,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才能得到提高。这将为他们在未来的数学学习和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良好的审题习惯是提高学生审题能力的关键。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包括仔细阅读题目、提取关键信息、分析题目结构等。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强化,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提高他们的审题速度和准确性。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置陷阱题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审题的重要性,从而增强他们的审题意识。

(三)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在数学题目中,就如同灯塔在迷雾中,为迷途的船只指明方向。每一个数学题目,无论其复杂程度如何,都会有一两个关键词,这些词往往揭示了问题的本质和解题的关键。因此,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首要任务就是训练他们敏锐地捕捉这些关键词。要做到这一点,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他们应该学会在浏览题目时,迅速锁定那些与问题直接相关的词汇。这些词汇可能是表示数量关系的、描述图形特征的,或者是揭示某种数学规律的。通过对这些关键词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学生能够迅速定位问题的关键点,进而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当然,仅仅识别出关键词是不够的,学生还需要理解这些词汇在题目中的具体含义和作用。不同的关键词可能对应着不同的数学概念和解题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对比分析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关键词在题目中的含义和作用。这样,学生在遇到类似的题目时,就能够根据关键词迅速联想到相应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和训练,提高学生的关键词识别能力。在选择练习题目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选择一些包含典型关键词的题目,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审题能力。

(四)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除了明显的关键词外,数学题目中还经常包含一些隐含条件。这些条件可能隐藏在题目的文字描述中,也可能隐藏在图形或数据中。这些隐含条件对于解题至关重要,但往往容易被学生忽视。因此,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还需要培养他们挖掘题目中隐含条件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举例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学会从题目中提取隐含条件。例如,当题目中描述了一个图形的某些特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特征可能隐含了哪些数学性质或定理。同时,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题目,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挖掘隐含条件的能力。

(五)利用图形帮助学生理解题目

数学,这门以抽象思维为主导的学科,常常让学生陷入思维的迷宫。而图形,作为一种直观、生动的表达方式,就像是一盏照亮迷宫的明灯,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问题。在新课程背景下,利用图形辅助审题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教师可以通过绘制图形,将复杂的数学问题转化为直观的视觉形象,帮助学生快速把握题目的要求和问题的本质。同时,图形的动态变化还可以展示数学问题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除了教师的引导,学生也可以尝试自己绘制图形来辅助审题。在绘制图形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锻炼自己的形象思维能力,还能够培养数学审美能力。当一个个精美的图形从学生的笔下诞生时,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也会油然而生。利用图形辅助审题是一种高效、有趣的教学方法。通过图形的帮助,学生能够更加轻松地理解数学问题,提高审题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这也是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数学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审题能力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学生自身的认知、习惯、方法以及教学环境和方式等。在教学应用研究中,我们不仅要关注这些因素,更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帮助学生提高审题能力。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反思教学实践,总结经验教训,持续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适应新时代高中数学教育的需求。最终,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我们相信能够克服审题难题,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题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重要性[J]. 李昱东.新课程(下),2016(12)

[2] 高中数学应用题教学应注重“审题”教学——以2014年江苏高考应用题为例[J]. 程连营.数学教学通讯,20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