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源也被称之为压力源,主要指可以阻碍个体正常功能、影响个体健康的任何事件和要素统称。医护人员属于工作应激的高危人群,容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出现职业困扰、工作困扰,进而导致护士焦虑、抑郁[1]。急诊护士护理工作量大,面对患者疾病情况更为复杂,且急诊护士需要承担艰巨的抢救任务,导致急诊科护士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本文研究以本院急诊2023年1月-12月护士21名为研究对象,分析工作应激源与心理负荷的相关性,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3年1月-12月选择本院急诊科护士21名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护士工作应激源量表(CNSS)、焦虑自评(SAS)量表、抑郁自评(SDS)量表分析护士情况,根据护士CNSS分数差异分组,600分及以上纳入高分组(纳入10例)、总分600分以下纳入低分组(纳入11例)。高分组护士分布情况,男2例、女8例,护士年龄22岁-42岁,平均(25.01±0.45)岁;低分组护士分布情况,男3例、女8例,护士年龄22岁-39岁,平均(25.05±0.43)岁。高分组、低分组进行性别占比、年龄资料对比分析,具同质性(P>0.05)。参与此次研究所有护士均对此次研究知情,研究符合伦理要求。
1.2方法
开展护士基础资料、CNSS、SAS、SDS调查。(1)基础资料。收集护士基础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等资料。(2)CNSS调查。采用急诊科护理工作应激源量表开展护士调查,所用CNSS量表中包括与家庭关系有关的、与护士期望有关的、与人际关系有关的、与患者有关的、与工作性质有关的、与工作负荷有关的6个维度应激源,各维度均涉及问题10个,总计问题60个,每个题目根据影响程度、出现频率评估,采用Likert 5 级评分法,频率得分与影响程度得分之积为最终得分,总分范围60分,量表折半信度为 0.88~0.95, Cronbach’s α系数为0.89~0.98,分数越高工作应激越严重。(3)SAS调查。采用SAS量表评估护士焦虑情况,量表含有条目20个,采用Likert 4 级评分法,分数越高则焦虑越严重,焦虑标准50分以上。(4)SDS调查。采用SDS量表评估护士焦虑情况,量表含有条目20个,采用Likert 4 级评分法,分数越高则抑郁越严重,抑郁标准53分以上。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SAS、SDS分数,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工作应激源与心理负荷的关系。
1.4统计方法
研究涉及数据双人统计构建数据库后采用SPSS 24.0统计处理,符合正态分布或者近似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描述用(x̄±s),检验用t;计数资料。描述用n(%),检验用x2,并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SAS、SDS分数高分组、低分组两组对比,高分组较低分组高(P<0.05),差异显著,详见表1。
表1 两组SAS、SDS分数(x̄±s;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工作应激源、焦虑正相关(P<0.05);工作应激源、抑郁无明显相关性(P>0.05),详见表2。
表2 Pearson相关性分析工作应激源影响因素结果3讨论
急诊科护士工作强度高、工作环境复杂,急诊护理任务艰巨,需要在有限信息、有限时间条件下,抢救患者生命,使得急诊科护士同其他科室比更容易出现工作应激情况。有关研究显示我国近65%急诊科护士面临中等强度以上的工作应激水平,高强度应激严重影响护理质量,威胁护士身心健康,甚至导致护理人才流失[2]。分析工作应激源和护士心理负荷之间的关系,以探究通过心理干预改善护士工作压力的方法。
急诊科护士长期工作压力大,需要解决护理问题繁多,导致急诊护士更容易出现焦虑、力不从心情况,增加护士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风险。此次研究结果显示:高分组SAS、SDS分数均较低分组高(P<0.05)。分析原因:急诊护理工作开展期间,根据患者病情不同分级护理,部分家属不理解,要求第一时间得到护理处置。急诊护士存在人力资源不足情况,突发情况出现后,往往一个急诊护士需要负责多个急诊岗位,增加护士工作压力,加之患者家属一般情绪较为激动,使得急诊护士情绪波动较大[3]。此次研究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应激源、焦虑正相关(P<0.05),提示急诊科护理工作开展期间,需要关注护士心理状态变化,采取多种措施,通过改善护士心理,减少护士工作应激。如:采用弹性排班方式,缓解护士工作压力;采用系统化培训方式,提高急诊护士专业技能水平,确保急诊护理工作高效开展,缓解护士工作压力;施行小组制护理,由高年资组长担负更多责任从而缓解低年资护士工作压力等。
综上所述,急诊科护士工作应激源与心理负荷密切相关,急诊护理工作推进中需要重点护士心理干预,采取多种措施,减少应激事件,改善护士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肖红,李金明,严鹏飞,等. 心理应激和心理弹性在执行大项任务官兵睡眠质量与工作压力间的中介效应[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21,43(4):354-358.
[2]汪步春,钟亮,曾梅芳. 护理人员职业应激现状及其与心理韧性、应对方式的关系[J].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21,37(1):67-71.
[3]肖一峰,张蕾. 急诊科护士心理压力调查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 山西医药杂志,2021,50(24):3361-3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