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我国的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意境感,激发学生的大脑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与各方面的感应能力,提高其自身的不断前进与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以“读”为先,品味古诗词的内涵
对于初中生而言,古诗词学习缺乏一定的语境,学生不可能在日常的交流中使用文言文,或者用古诗词来表达某种特定的情感,而缺乏语境的学习又会反作用于古诗词学习,限制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了解决矛盾,语文教师就应该主动创造语境。阅读就是很好的方法,传统的阅读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只采取点名让学生读的方式,这种随机性的方式很难达到营造语境的效果,无法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对此,教师要把对古诗词的阅读任务安排在课下完成,在课堂教学时配合音乐,让学生积极踊跃地朗读。例如,在教学《天净沙秋思》一课时,诗词当中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教师可首先让学生阅读这首诗词,并对学生提出相关的思考问题:如果将诗词当中的“昏鸦”置换成为“乌鸦”可不可以呢?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细读“昏”与“乌”这两个字,让学生那个真切感受到“昏鸦”体现出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在傍晚时分,乌鸦呈现出疲惫的状态。因此,“昏鸦”二字充分体现出作者在现实生活当中观察事物的体察入微的特点;第二,“昏鸦”与夕阳西下的意境非常吻合,从而让周围的景物完全融为一体。从而能够让学生对诗词的用词进行深入的细读与探究,可让学生较好地体会到诗人所具有的情感,从而让学生深入地理解与掌握诗词的主题与内涵。另外,细读还体现在细致品读诗词当中的意象与意境。诗人所蕴含的情感,通常会附着于每一个意象当中,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当中,能够较快速寻找到诗词当中的意象,但是,学生想要透过意象来认知与了解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却是较为困难的事情。
二、进行趣味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趣味教学不仅可以主动迎合学生的教育需求,在课堂教学之中适当融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还能以学生喜欢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就会在无形之中增加投入在学习之中的时间和精力,从而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以《赤壁》的讲解为例,首先要求学生了解有关杜牧的信息,并且熟练阅读古诗词,在阅读的过程之中尝试着理解古诗词的含义,体会其中的真实情感。《赤壁》是唐代诗人杜牧创造的七言绝句,作者生活在日趋衰落的晚唐时期,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恢复唐代的景象,他十分反对最高统治者的统治,自己并没有得到统治者的重用,未能施展抱负,所以一直感叹忧虑。在此基础上,任课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班级中开展诗词活动,将学生分成不同成员的小组,并且要求不同的小组收集和总结关于古诗词的相关知识,包括诗人的经历、背景、作品等,来有效扩宽学生的眼界和见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中,任课可以教师进行巡视,适当提点和引导学生,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时间利用率,还可以给学生提供计算机网上查询的福利,要求学生将收集和总结到的信息写到总结本上,让学生比一比哪个小组总结和收集的信息最多,哪个小组就可以取得胜利。有的小组收集到:这是一首咏史诗,主要描述三国赤壁之战,诗人借用周瑜和曹操的果实来讽刺周瑜的得意和侥幸,并且还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识和理解。还有的小组收集到:诗句中还包含作者相信只要努力自己就会有所作为的心性,表达出诗人的心胸开广,更加表现出一种逼人的英气。除此之外,任课教师还可以在班级中组织和开展卡片的游戏,用卡片写出诗句的开头字眼,然后让学生背诵出整个诗句,从而加深学生的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注重积累,反复诵读
当学生面对繁重的背诵任务产生厌倦心理再正常不过。导致古诗文学习难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学生在步入初中前所接触的古诗文过少,文化积淀过于浅薄。初中阶段学生正常情况下需要掌握几百首古诗,而前期学生的知识量不够后期学习自然过于吃力。学生应当注重积累工作,不应将精力完全放进课堂上,应当在课下注意熟读古诗,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财富。初中阶段学生实际上存在比较心理,他们内心不愿意与其他学生拉开距离。当他们得知自己与其他学生存有差距时会想方设法消除差距。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鼓励学生列举清单。学生实事求是将自己积累的内容写在纸上,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了解彼此的情况,课下抓紧时间阅读记忆古诗词。教师鼓励学生利用晨读时间进行诗词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让学生进行思考,大脑快速做出赏析以便帮助学生理解与记忆。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一般会花功夫进行诗词眼鉴赏,这足以说明其重要性。实际上古诗词的诗眼和词眼是学习古诗词的突破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使其将关注点放在诗词眼上。在课堂中教师注意锻炼学生分析鉴赏能力。在语文课前教师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赏析,最终小组选出代表发言向大家解释诗词眼设置作用和意义。
结论:综上所述,古诗词作为国家的优秀和独特的文化,理应被人们所学习。教师要做的就是遵循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灵活科学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内容,并且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具有激情和动力地去学习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无论是多媒体还是趣味教学都为古诗词教学提供了很大的支持,教师也要为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赵莹莹.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选编状况分析与思考[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29(11):96-98.
[2]丁仁娟.构建精彩的古诗词阅读教学课堂——以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05):62-63.
[3]杨勇.轻叩诗词大门 遨游诗词海洋——浅谈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03):52-53.
[4]张众.浅析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方法[J].科技信息,2014(05):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