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实践

唐冰

四川省德阳市什邡市北京小学 618400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更高的要求。情境创设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本文旨在探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实践策略,通过分析情境创设的意义、原则及具体策略,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课程;小学语文;情境创设;实践策略
DOI:10.12721/ccn.2024.15741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承担着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能力、思维能力及文化素养的重任。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兴趣激发。情境创设作为一种以具体情境为载体,通过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的结合,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一、情境创设的意义

激发学习兴趣。情境创设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具体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提高教学效率。通过情境创设,教师可以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形象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情境创设还能增强学生的记忆,使知识更加牢固。

培养综合能力。情境创设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创造力。在情境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情境创设的原则

目标导向原则。情境创设应紧扣教学目标,确保情境的创设能够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贴近生活原则。情境创设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能够从中找到共鸣,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循序渐进原则。情境创设应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

趣味性原则。情境创设应具有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情境创设的实践策略

(一)借助多媒体资源

多媒体资源具有丰富的图像、声音和视频,能够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学习情境。例如,在讲解《大自然的声音》一课时,教师可以播放大自然中的风声、雨声、鸟鸣声等,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二)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能够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情境中,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体验知识。例如,在讲解《四季》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通过表演来展示四季的特点和变化。

(三)游戏配合学习

游戏无处不在,其本质是一种探索与实践的过程,恰与学习过程相吻合。通过巧妙设计的游戏情境,学生能够在无压力的环境下自主探索语文知识,实现知识的内化与技能的提升。情境设计在游戏化学习中不仅是场景的设置,更是文化、情感、认知等多维度元素的有机结合。优秀的情境设计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探究欲望,进而促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主动学习,自发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游戏化学习并不是无目的开展娱乐活动,而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与引导的过程。教师需要深刻理解游戏化学习的内涵,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设计富有挑战性、趣味性与教育意义的游戏活动,确保游戏过程与学习目标有效对接。

以三年级上册《在牛肚子里旅行》一课为例,活动伊始,教室被布置成一片草地环境,中央放置一个模拟的“牛肚子”隧道,由不同颜色的布和软垫组成,模拟故事中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过程。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游戏的背景——青头和红头的故事,以及红头不慎被牛吞入肚中的奇特经历。随后,教师宣布游戏规则: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名代表扮演红头,穿越“牛肚子”隧道,途中需要回答与故事内容相关的问题,以此来模拟红头的经历并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在游戏过程中,学生代表要根据教师出示的问题卡片进行思考并给出自己的答案。每通过一个难关,即成功回答一个问题,便可以前进至下一个“胃室”。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在充满趣味性的游戏中加深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心理的理解。为了增加互动性,教师在“牛肚子”隧道的出口设置一个“解救红头”的任务。学生需要根据前面学到的知识,想出创新的方法来帮助红头逃出“牛肚子”。游戏结束后,教师引导全班学生进行反思讨论,让学生分享在游戏中的感受和学到的知识。这种方式加深了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故事情节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而深化学生对友情和勇敢的认识。

(四)信息技术助力教学

信息技术的助力,不仅在于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多媒体、虚拟现实等手段,将抽象的语文知识转化为生动、直观的学习内容,极大地增强了情境再现的真实性和感染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旨在通过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升教育质量。在这一框架下,小学语文教学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了从传统“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模式向“互动体验、合作探究”的模式转变。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学习管理系统等信息技术工具,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体验历史文化的魅力,从而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信息技术还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学习成果的平台。学生可以通过制作电子书、数字故事等,将所学知识与个人理解结合起来,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悟。

(五)观察启发思考,情境探索“奇”

情境探索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其独到之处在于能够创设一个充满想象与探索空间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发现语文学习的乐趣。情境探索强调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学习。这样的学习环境能够让学生的观察更加直观,体验更加深刻。当学生置身于精心设计的情境中,观察的对象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充满生命力的场景和故事。在探索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提出问题、寻找答案。这种开放式的学习方式,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更多的可能性。

以五年级下册《田忌赛马》为例,首先,教师通过展示古代赛马的图片和模型,创设一个接近真实的古代赛马场景。其次,教师利用电子白板展现不同等级的马匹和古代赛马的场景,使学生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有助于学生观察和体验赛马的氛围。

接下来,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你是田忌,面对齐威王强大的马队,你会如何制订赛马策略?”教师鼓励学生基于对《田忌赛马》故事的理解,结合所观察到的赛马场景和马匹特点,发挥想象,提出自己的策略。随后,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分别扮演田忌、孙膑、齐威王。在角色扮演中,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角色立场,展开策略制定的讨论,再通过模拟赛马游戏来检验策略的有效性。这一环节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还锻炼了学生的策略思考和团队协作能力。

结语

情境教学法更加强调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创设类似真实或构想的情境,以促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主动探索、实践并解决问题。教学的本质,在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世界,理解世界。情境教学法正是这样一种桥梁,连接学生与知识、过去与现在、理论与实践。

参考文献

[1]齐洁.基于情境创设的小学语文课堂实施路径[J].现代教学,2023,(17):46-47.

[2]夏小宁.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策略研究[J].科教导刊,2023,(19):144-146.DOI:10.16400/j.cnki.kjdk.2023.19.046.

[3]蔡玲.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情境创设研究[J].求知导刊,2023,(02):95-97.DOI:10.14161/j.cnki.qzdk.2023.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