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群文阅读视域下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

张继存

青海省海东市第三中学

摘要: 本文探讨了群文阅读视域下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策略。群文阅读强调多文本互文性解读,对提高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赏析语言之美、体会手法之妙、感受风格魅力及体会情感力量等教学策略,能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的艺术内涵和人文精神。实践证明,这些策略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培养其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群文阅读;高中语文;古诗词
DOI:10.12721/ccn.2022.157112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群文阅读概述

(一)群文阅读的概念界定

群文阅读,是近年来语文教学领域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围绕一个或多个主题,选取一组相互关联、内在逻辑严密的文本进行集体阅读的教学方式。群文阅读不同于传统的单篇阅读教学,更强调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整体理解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群文阅读的价值尤为突出。高中生正处于思维活跃、求知欲强的阶段,通过群文阅读,可以引导他们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去探究问题,培养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与批判性思维,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群文阅读的核心特征

群文阅读的核心特征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是文本关联性,它是群文阅读的基石。在这种阅读模式中,所选取的文本并非随机或孤立,而是围绕一个或多个核心主题,构建出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文本群体。这些文本可能出自不同的历史时期、文化背景或作者之手,但它们共同形成了一个丰富的对话和互文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多元、立体的阅读空间。其次,整体理解是群文阅读的重要特征。这种方法不仅着眼于单篇文本的理解,更强调对整个文本集合的整体把握。学生需要学会在多个文本之间寻找联系和共同点,理解它们在共同主题下的各自作用,从而构建起一个更为全面、深入的知识体系。深度探究也是群文阅读不可或缺的一环。它鼓励学生通过多文本的互证与互补,挖掘文本的深层含义和社会历史背景,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此外,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和跨文本能力的锻炼也是群文阅读的核心目标。前者要求学生不盲从、不迷信权威,学会在比较、分析、评价不同文本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后者则着重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水平,使其能够熟练地在不同文本间进行转换与对接。

群文阅读是一种旨在提高学生综合语文能力和思维品质的重要教学方式。它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一组相互关联的文本,培养他们的分析、比较、评价等高级思维能力,促进他们对世界和人生的深度理解与思考。

二、基于群文阅读视域下的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实践策略

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之精髓,蕴含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民族情感。然而,传统的高中古诗词教学往往局限于单篇的解读和赏析,难以让学生全面、深入地领略古诗词的魅力。基于群文阅读的视角,我们可以尝试新的教学实践策略,让学生在比较、对照、整合中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

(一)在群文阅读中赏析古诗词语言之美

古诗词的语言凝练、含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承载着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一组主题相近或风格相似的古诗词,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和对照,感受不同诗人在表达同一主题时所采用的不同语言手法。例如,通过比较李白和杜甫的山水诗,学生可以体会到李白诗中的奔放与豪情,以及杜甫诗中的沉郁与深刻。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古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感受其语言之美。

(二)在群文阅读中体会古诗词手法之妙

在群文阅读的框架内,古诗词的手法之妙得以充分展现,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审美和解读视角。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其表现手法之丰富、精妙,历来为文人墨客所津津乐道。其中,诸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象征暗示等手法,更是为诗词增添了无尽的艺术魅力。在群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就如同一位博学的导游,引导学生穿梭于古诗词的瑰丽园林之中,逐一品味这些手法的妙处。以“离别”这一永恒的主题为例,教师可以精选一组相关的古诗词,让学生在比较与分析中,感受诗人们如何巧妙地运用各种手法来表达那难以言说的离愁别绪。有些学生可能会发现,某些诗人善于借助长亭、柳树等传统离别意象来抒发情感,通过这些具象的景物,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从而引发读者的共鸣。而另一些诗人则可能通过细腻地叙述离别场景,以情动人,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令人感伤的一刻。通过这样的群文阅读教学,学生不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各种表现手法,还能在体会中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进一步感受到古诗词的无穷魅力。

(三)在群文阅读中感受古诗词风格魅力

在群文阅读的实践中,古诗词的风格魅力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古诗词的风格之丰富、多样,如同繁花似锦的文学花园,既有豪放洒脱的风骨,又有婉约细腻的情韵。教师在此过程中,可精妙地利用这一资源,通过筛选不同风格的古诗词,为学生打开一扇感受古风古韵的大门。以豪放派与婉约派为例,这两者如同文学天地中的参天大树,各自成荫。在群文阅读的课堂上,教师可以选取一组涵盖这两派的代表作品,让学生在字里行间游走,品味其中的异同。豪放派诗词如狂风骤雨,气势磅礴,个性张扬,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对世事的不羁与超脱;而婉约派诗词则如涓涓细流,柔情似水,意境深远,透露出作者对生活的细腻感触与深深眷恋。通过这样的对照与体验,学生不仅能够深入感受到古诗词风格的多样性,更能在比较中锻炼自己的审美能力与文学鉴赏力。这样的教学方式,无疑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向古诗词瑰丽世界的大门,让他们在其中流连忘返,沉醉不知归路。

(四)在群文阅读中体会古诗词情感力量

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力量,如爱国之情、思乡之情、离别之情等。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一组主题相关的古诗词,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力量。例如,选取一组以“爱国”为主题的古诗词,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诗人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学生可以在比较中发现不同诗人表达爱国情感的不同方式和力度。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古诗词所蕴含的情感力量和民族精神。

基于群文阅读的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实践策略旨在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一组相互关联的古诗词来深入理解和欣赏其语言之美、手法之妙、风格魅力和情感力量。这种教学策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领略古诗词的艺术魅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比较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这种教学策略也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群文阅读视域下的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施这些策略,我们不仅能够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的艺术魅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人文精神。同时,这些策略也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