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新时期科技情报翻译工作浅析

​范传华

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66

摘要: 随着国际竞争在科技领域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作为立足本职岗位的科技情报与科技翻译人员在新时期的定位和作用也出现了新的变化,科技情报和科技翻译逐渐呈现出新的特点,彼此的联系也在增强。本文从新时期科技翻译对科技情报的重要性、科技情报对科技翻译的要求、两者所面临的共性问题及解决措施等方面入手,解读如何更好的实现科技情报与科技翻译工作的良性互动与提升。
关键词: 科技情报;科技翻译;重要性;要求;共性问题
DOI:10.12721/ccn.2025.15726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1. 科技情报与科技翻译

“科技翻译作为应用翻译的一种,是指科技应用文本在两种语言之间的相互转换,包括分析、转换、重构三个过程。”[1] 科技翻译本身更多的注重专业性和准确性两个方面,而不像文学翻译文本那么在意形式的变化。科技情报是指通过公开信息渠道获取的有关科学发展、技术创新、最新科技动态等技术范围的情报。它的三个基本特征是:新知识、经过传递、具有使用价值。科技情报的核心和重点是向人们传递国内外先进科技动态信息、科学技术知识和科研成果等具有使用价值的新知识。

2. 科技翻译在科技情报服务中的重要性

2.1 仍是一种重要的情报类型

随着最近几年我国技术创新呈现出井喷的发展局面,科技情报研究不再只注重对于国外先进技术的信息内容进行翻译,很多科技情报工作者也开始重视对国内的先进技术进行研究。但是无论如何,国外信息的翻译始终是科技情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科技翻译对科技情报研究一直起着“引领”“桥梁”“导向”和“助推”作用。

2.2 高效翻译促进情报研究质量提升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加快,在对国外先进技术情报信息源进行翻译时时效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有时情报工作者研究某项专题情报的过程持续的时间过长就会导致情报获得失去了其应有的时效性,而所研究的技术可能也就已经或很快将进入下一发展阶段。高效的科技翻译才能促进科技情报研究质量的提升。

2.3 翻译数据库积累可有效促进情报分析

很多大型企业都有自己的翻译部门,在日积月累的翻译过程中所形成的翻译数据库是很重要的情报分析资料。通过对不同阶段技术发展的研究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国外技术发展趋势,研究的重点等。科技翻译作为一项长期性工程,如果能很好的做到翻译数据的分类整理保存,对情报分析能力的增强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2.4解决了外源情报质量(准确性)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国外拥有很多先进的技术或产品,我们的技术人员可能也对此有所耳闻,可纯粹的技术人员无法将国外已有的技术信息进行转化,导致只知一二,无法确定信息的真伪,也无法实现对先进技术的应用。而科技翻译就解决了科技情报研究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这个问题实际上也是对外源情报获取的准确性问题。

3. 科技情报对科技翻译的要求

3.1注重情报准确性,追本溯源

外源情报的准确与否最重要的在于翻译的过程有没有很好的做到追本溯源。对于获得的一条外文信息,科技翻译工作者要确保为科技情报研究人员所提供的信息是经过反复验证,包括来源网站、信息中的关键词等。而在科技翻译本身的过程中,要保证翻译术语规范化和翻译的严谨性,这同样适用于审校的过程。

3.2保持对外文动态的长期关注,养成良好的情报意识

为了更好的服务科技情报工作,从事科技翻译的工作者需要保持对外文动态的长期关注,捕获具有价值的情报,跟踪关键情报动态,养成良好的情报意识。只有在所关注的情报领域长期有意识的跟踪相关的网站和其它信息源,才能熟悉特定的科技情报,并更加高效的提取主要信息,进而准确的翻译出高质量的科技情报。

3.3具备较强的技术学习能力

目前科技翻译人员普遍对相关的科技缺乏系统性的学习和了解。在日常科技翻译过程中加强对科学技术知识的深度学习显得日益迫切。因为对于技术人员可能看似很简单的一种逻辑,到了翻译人员那里可能就不清楚内容中的这层关系,最后译文很难让技术人员读懂。科技翻译人员很有必要将自己打造成具备语言能力和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3.4加强机翻、机辅能力建设

机翻与机辅能力建设正当其时。信息化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信息爆炸。巨量的外文信息会让科技翻译人员疲于应付,根本无法进行全部跟进和翻译。这时候借助人工智能的机器翻译就显得格外重要,需要我们加快引进和部署,以期早日更好的服务科技情报研究。在二次加工,或者说再次进行人工翻译的过程中,机器辅助翻译能力的建设对于提高翻译效率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4. 科技情报和科技翻译发展所面临的一些共性问题及解决措施

4.1技术背景缺乏,分析能力差,需加强培训与自我提升

目前科技翻译和科技情报人员普遍技术背景缺乏,分析能力较差。对于情报翻译人员的培养需坚持多元并进的原则,注重翻译人员、情报研究人员和科研技术人员的结合培养,尽量不要存在太明显的短板。一方面,加强培训的合理规划,重视培训结构安排。另一方面,情报翻译工作者需要利用各种机会弥补自身不足,进行日常充电。

4.2知识管理平台建设滞后,相关数据库与平台有待完善

无论科技翻译还是科技情报,相关知识平台的建设明显滞后于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如今的先进信息技术完全可以支撑企业级知识管理平台的建设,但是由于对新事物接受态度模棱两可,资金相对缺乏等问题,融科技翻译和情报于一体的知识管理平台建设与完善迟迟未能完成。一个完善的知识平台管理系统可以避免情报翻译工作重复进行,效率低下的问题。同样有利于企业级技术谱系的发展和信息化建设。

4.3服务对接能力差,构建常态化沟通机制势在必行

科技翻译和科技情报都是一种服务。但现在的科技情报翻译大多数是闭门造车,没有主动跑出去服务的意识,这就很容易导致服务和需求不符的现象。而要实现科技翻译和情报服务的良性循环,就需要科技翻译和情报工作者具备良好的主动服务意识,并逐步构建翻译、情报以及技术人员三者的常态化沟通机制。

参考文献:

[1] 闫文培,实用科技英语翻译要义[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12月

[2] 朱虹,浅谈如何做好情报翻译工作,江苏航空,2014年第3期

[3] 何劲, 重视专题翻译在公开情报研究中的基础性作用,情报杂志,2010年12月第29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