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在教授语文时,需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并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加强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古诗词作为传统的文学形式,蕴含着深刻的意义和丰富的情感,对小学语文教学有着持续的促进作用。然而,古诗词教学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学生对其中内容的理解能力和所蕴含思想的深度。针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问题,本研究探讨了改善该教学的方法。
一、当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常见问题
(一)缺乏科学的诵读引导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多种问题,其中之一是对教学诵读方式的引导不当。古诗词本身包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情感价值,反映出了作者内心的情感。然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教师在教学引导中往往过于注重古诗词字面的分析理解,陷入形式化。而对于古诗词所蕴含的意境美和浓郁的情感色彩,缺乏足够的引导和诵读。因此,古诗词的真正价值无法充分展示出来。在语文教学中,朗读在实践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对古诗词的阅读而不是写作,因此特别强调了它们的主要价值。然而,在教授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通常教师采用灌输的方法进行字词分析和整体理解。情感体验方面,更多地注重于对表面层面的理解,无法深入感受古诗所展现的整体意境之美,甚至对其意境之美的解释相对有限。
(二)缺乏情景的领悟引导
在教学引导方面,理解知识点更为重要,而深入感受情境却被忽略。若仅从字面理解古诗词,难以理解其深层次价值,可能导致片面或错误理解。只有将古诗词与背景材料和情境融合,才能完全展现其价值。在古诗词学习中,学生需以情景意会为主导,而不只是理解字面含义。古诗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意境,我们应该创造多样化的情境,以深入理解其深刻内涵和迷人之处。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陷入固定的思维模式,只关注教授考点和知识要点,缺乏对内在意义的挖掘和引领,这是为了追求教学轻松而采取的方法。
(三)缺乏内容的感悟引导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细节而忽视整体体验。这种情况下,教师通常认为通过深入分析每个字词,学生能够全面理解整篇古诗词。然而,他们忽略了引导学生挖掘整体价值的意识。了解古诗词的深层含义和内涵需要全面分析其旋律美、音调美以及作者个人背景和当时社会背景。只有进行了全面的背景式教学,才能使人更加深刻地体验和领悟其中的内涵和意义。然而,过度纠结于细节,只停留在对细节的理解和记忆,却无法获取整体的领悟。古诗词独有的魅力和灵性如果过于关注字词的选择,往往会削弱其中蕴含的情感价值。
二、当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对策
(一)加强师生互动与问答,打造愉悦的课堂环境
师生互动与问答被视作教学中的一种有效方式。这种方式能够促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更深入的学术对话和交流。教师通过提问和答疑,引导学生对古诗词的内容、意义和形式进行思考和分析。这种互动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还能够激发他们对问题的进一步探索和发表自己见解的兴趣。教师在问答中可采用多种问题类型,例如开放性问题、引导性问题和比较性问题。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观点和思考,引导性问题有助于学生逐步深入理解,而比较性问题则能激发学生对不同古诗词进行比较和对比,从而扩展视野。比如,在教授《春夜喜雨》这首古诗时,教师首先展示了《春夜喜雨》的诗句,然后提出引导性问题:诗中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传递了何种情感?为何诗人因雨而感到愉悦?教师鼓励学生思考,并与同学分享他们的观点,这个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和思考能力,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表达兴趣。另外,教师通过与学生互动和问答,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难,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二)利用音乐节奏律动,开展古诗诵读活动
针对古诗词而言,其本身包含一定的韵律和音韵,因此朗读时常能流畅顺口。通过重复地按照一定的韵律和音律吟唱,可以逐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内涵。然而,在传统教学活动中,大多数教师让小学生单调地背诵,韵律几乎没有变化,呈现出一定的单调和枯燥,这容易影响小学生对朗读的兴趣。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诵读趣味,教师可以将音乐节奏融入教学活动中,激发他们利用各种不同的节奏进行自主诵读。这不仅可以增加诵读活动的趣味性,还有助于小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和古诗词所具有的节奏美和音律美。
教师进行《泊船瓜洲》教学活动时,可激励小学生在诗朗诵中运用自己喜欢的音乐旋律,如以李玉刚的《万疆》前两句“红日日升在东方,其大道满霞光”的节奏和旋律,进行《泊船瓜洲》诵读活动。这两者的字数只差一字,都押韵,可完美融合,提升诵读趣味,增强学生对音乐知识的运用。此外,教师还能指导学生自主调节节奏。举个例子,有些学生会设定“春风又绿江南岸”这样的节奏。他们会强调“江”字的重要性,然后拉长“南岸”的表达时间。通过这种调节节奏的方式,能够更好地表达作者自身与家乡之间仅有一江之隔却难以回去的无奈情感。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古诗的思想和情感,还能提高小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结语:总之,为了提高古诗词教学效果,教师应根据学生全面成长需求进行调整。需充分了解学生学情,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合理安排课程,促进学生审美认知能力发展。同时,需要摆脱传统教学理念和方法,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教师在培养学生卓越文学素养方面,除了确保学生的主动积极学习外,还应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出发。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思维引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对实现人才培养的关键目标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任雄.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学周刊,2021(9):101-102.
[2] 陈美丽.小学高年级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探究[J].才智,2019(06):191
[3] 陈荠.试论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从语文教育之文化承载的视角谈[J].新课程(中),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