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高校贯彻党的宗教政策问题研究

​杨兆华

云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昆明,650221

摘要: 宗教是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人类产生深远影响。而高校又承担着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功能,因此,如何贯彻党的宗教政策时其重要的任务之一。新时代高校贯彻党的宗教政策必须精准研判基本情况,牢牢掌握指导思想,紧紧抓住基本方针,坚定落实工作部署,进而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关键词: 宗教政策;高校;宗教中国化
DOI:10.12721/ccn.2025.15700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引言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它是社会意识形态,又是人 类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人类产生深远的影响。“浩如烟海的宗教典籍,丰富了传统历史文化宝库;智慧深邃的宗教哲学,影响着民族文化精神;深刻完备的宗教伦理,强化了某些道德规范的功能;异彩纷呈的宗教艺术,装点了千姿百态的艺术殿堂;风景秀丽的宗教圣地,积淀为旅游文化的重要资源;内涵丰富的宗教礼仪,演变为民族风情的习俗文化。”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功能,如何贯彻党的宗教政策,处理好宗教问题也是其主要任务之一。

二、精准研判高校宗教的基本情况

“民族、宗教无小事。”“宗教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宗教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性,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关系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关系国家安全和祖国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高校必须全面掌握宗教新情况,认清宗教新问题,才能更好的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

当前,高校师生宗教政策和法律意识淡薄,党团员的宗教知识和法律政策践行意志还比较薄弱;师生获得宗教知识的途径呈多元化,尤其是网络传播缺乏有效管理;宗教信徒有较强的传教冲动,少数未信教师生有较浓兴趣甚至有信教倾向等,这些都表明当前高校必须重视和加强师生宗教观方面的教育。

高校中仍有一些人对宗教问题的认识存在误区,如有的人对宗教的认识停留在马克思主义的“鸦片论”和基于历史形成的“文化侵略论”层面;有的人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认识存在片面性,认为宗教信仰是自由的,信仰的表达方式是不自由的;有的人对宗教与法律关系认识不深刻,认为宗教法制是西方社会的产物;有的人认为现代科技发展能使宗教功能消失等等。

三、紧紧抓住高校宗教政策的基本方针

“一种宗教会有变化,这种变化与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条件有关系,适应了它的要求就会存在,不适应要求就不能存在。”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是将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管理实践相结合,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它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管理工作的基本理论,也是高校贯彻党的宗教政策的根本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规定:“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是: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就指明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党的宗教工作的根本方向,是党制定和贯彻宗教工作各项重大政策和原则的目的,也是党的宗教工作必须紧紧抓住的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也说:“做好党的宗教工作,把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好,关键要在‘导’上想得深、看得透、把得准,做到‘导’之有方、‘导’之有力、‘导’之有效,牢牢掌握宗教工作主动权。”“导”,就是引导,把宗教导向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方向。可以说,“导”是对党的“积极引导”方针的又一种简明的表达。

高校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就要引导极少数信教师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服从服务于国家最高利益和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文化,努力把宗教教义同中华文化相融合;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接受国家依法管理;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四、坚定落实高校宗教政策的工作部署

宗教具有长期性、群众性和特殊复杂性,既不能人为地去发展宗教,也不能用行政力量去消灭宗教。高校在贯彻党的宗教政策时,必须有的放矢,要有长期的工作部署。

首先,高校贯彻党的宗教政策要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在宗教领域,也要坚持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处理我国宗教关系,必须牢牢把握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强化党的执政基础这个根本。各种宗教文化必须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这是每一种宗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中可以存在发展的前提条件。

其次,高校贯彻党的宗教政策要以宗教工作法治化为保障。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在宗教领域要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用法律规范政府管理宗教事务的行为,用法律调节涉及宗教的各种社会关系。新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公布,这是落实中央关于宗教工作重大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正确处理新形势下宗教方面各种矛盾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重要保障。高校必须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打击犯罪,不允许有法外之地、法外之人、法外之教,把法治作为处理宗教问题的基本方式,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宗教工作,确保权力行使不恣意任性。

最后,高校贯彻党的宗教政策要以团结广大师生为目标。贯彻党的宗教政策, 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团结广大信教和不信教的师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果让有神论在高校蔓延开来,信仰各种宗教的师生越来越多,最终会对党的指导思想、执政基础产生影响;如果不尊重信教师生信仰宗教的自由,人为地用行政力量去限制甚至取消宗教,就不能把信教师生团结在党的周围,就会破坏宗教和谐、社会和谐。这些都会危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共产党员要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无神论者,严守党章规定,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绝不能在宗教中寻找自己的价值和信念。”同时,“不能因为我们共产党人是无神论者,不能因为有宗教极端势力特别是有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就把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打入另册。”

五、结语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要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方针政策,凝聚信教和非信教师生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参考文献

[1]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559-560页。

[2] 周守高,周良书.当前高校加强宣传思想工作者宗教观和宗教政策教育的有效路径[J].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6,2(06):37-43.

[3] 吴松强.辅导员依法开展高校宗教工作若干问题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8(03):58-62.

[4] 舒豪. 高校防范和抵御境外宗教渗透的机制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20.

[5] 陈良兵,韩文华.我国西南地区大学生宗教信仰认知状况初探 [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6(04):12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