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多发的疾病,其特点是起病急、转归快、后果重,给康复治疗带来诸多困扰。在疾病康复阶段,有效的康复护理是极为重要的,它能帮助患者快速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传统的康复护理方式虽然可以帮助患者恢复一定的功能,但是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的发展,中医综合护理在脑卒中康复治疗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中医综合护理利用中医药的理论和方法,结合现代护理手段,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康复护理,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和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然而,中医综合护理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具体效果尚缺乏全面、深入的研究。因此,本研究分别采用中医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对脑卒中康复患者进行干预,通过观察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睡眠状况和护理满意度,对比评估中医综合护理与常规护理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更为理想的康复护理方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的100例脑卒中康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取计算机随机数表法将研究对象分配到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研究组患者年龄在45 - 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45±7.62)岁,其中男性占30例,女性占2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区间在46 - 77岁,平均年龄为(60.82±7.89)岁,男性占了32例,女性为18例。
研究组患者在脑卒中后进行了中医综合护理的康复训练,而对照组患者则接受了常规的康复护理。在研究的开始时,对两组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了全面详尽的评估,包括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睡眠状况等方面。
对于基本资料的统计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肢体运动函数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方面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基本均衡。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所有参与者都详细地了解了研究过程和可能的结果,并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研究严格遵守医学伦理并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通过这次的研究,期望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分析中医综合护理在脑卒中康复中的作用与效果,进一步提高我院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管理质量和效果。
1.2 方法
在实验中,对照组患者依据常规护理方案进行康复,主要包括基本药物治疗,规律的理疗训练以及心理咨询等。具体来说,对照组患者在脑卒中发生后及时进行药物介入,并定期进行康复训练和肢体运动,配合心理咨询,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树立康复的积极态度。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添加中医综合护理方案进行治疗,有专门的护理人员全程进行陪伴和指导。为患者创建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使患者处于良好的康复环境中。按照中医理论,配制出患者适合的中药方案,包括口服和外用两种,对患者的症状进行辅助治疗。再者,根据患者具体体质和病情状态,进行针灸、拔罐、推拿等传统的中医治疗方式,以此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护理人员需要关注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的饮食和作息,以利于患者体力和精力的恢复。
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护理人员还需要用情绪管理技巧和中医的舒压疗法,包括静心术、音乐疗法、芳香疗法等,帮助患者放松心情,减少焦虑和压力,从而提高整体的康复效果。
在每轮护理后,要及时为患者评分并记录,以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为主要的评分项目,记录患者的睡眠情况和护理满意度,以此作为研究、分析和比较的依据,评估中医综合护理在脑卒中康复中的作用与效果。
1.3 评价指标及判定标准
本次研究主要使用了两项评价指标,肢体运动功能分数和日常生活能力分数来评定研究对象的康复效果。这两项评价指标都使用了0-100分的评分范围,分数越高,代表脑卒中康复人员的功能恢复越好。
肢体运动功能分数主要用于衡量参试者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以肌能力分级、关节活动度、第一层次行动功能为基础,根据其完成固定动作的程度来计算得分,评价他们的运动功能恢复程度。
日常生活能力分数则是通过评价参试者在自我照顾、生活活动、社会参与等方面的独立能力,通过测量参试者在康复治疗后是否能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基本任务,以此评估他们的生活技能恢复情况。
还观察了研究对象的睡眠情况和护理满意度。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睡眠时间、入睡潜伏期以及夜间醒来时间被详细记录下来,以评估研究对象的睡眠状况。而护理满意度分数则是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满意度调查,得出他们对护理人员在康复护理中的工作表现的满意度评价。
以上指标都是通过详实的康复治疗前后比对,以及深入的数据分析得出的结果,旨在为脑卒中康复工作提供更全面、更科学的评估标准。这些指标的选取也体现了中医综合护理在脑卒中恢复中的核心作用,即平衡身心,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活能力,促进全面康复。
1.4 一般资料
选择对照组及观察组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睡眠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作为评价指标进行观察分析。
1.5 方法
在对照组中,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中医综合护理方式进行治疗。
1.6 评价指标及判定标准
根据病例记录、治疗结果对比、满意度评估等方式,收集患者的康复状况数据,通过对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睡眠情况和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分,比较分析两组之间的差异。
1.7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如评分等采用t检验,数据表示为“x̄±s”,非参数数据采用卡方检验,并用%来表示。通过比较P值大小(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判断两组数据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根据统计数据,在康复效果评分比较中,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在护理后,观察组的分数都高于对照组,并且P值均小于0.05,说明存在显著性差异,中医综合护理可以有效提升脑卒中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
在睡眠情况与护理满意度评分中,观察组的睡眠时间增加,入睡潜伏期和夜间醒来时间明显减少,护理满意度评分也高于对照组,P值均小于0.05,显示出中医综合护理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增强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结合统计学分析的方法和结果,初步得出结论,中医综合护理在脑卒中康复中的作用具有较高效果。下一步,将对更多病例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统计分析和深入研究。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康复效果评分比较
在实验中,对两组脑卒中康复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进行了比较。比较结果显示,在肢体运动功能评分这一项上,护理前两组评分相近,对照组为54.23±5.86,观察组为54.19±5.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显著提高为69.68±7.5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35±6.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7)。
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方面,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评分也没有显著差异,对照组为40.26±5.24,观察组为40.22±5.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2.26±8.24和62.25±6.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
从评分结果来看,可以看出,中医综合护理能显著提高脑卒中康复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对于脑卒中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而这也说明,中医综合护理能够有效的促进脑卒中康复患者的身心康复,减少脑卒中带来的身体和精神负担,与传统护理相比,能得到更好的康复效果。
2.2 睡眠情况和护理满意度分数分析
睡眠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是评估康复病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通过对两组病人睡眠时间、入睡潜伏期、夜间醒来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的观察和统计分析,对比了中医综合护理与传统护理在脑卒中康复中的效果。
从睡眠质量上看,与对照组相比,中医综合护理组(观察组)的睡眠时间平均多了51.39分钟(356.84±48.51 vs. 305.45±45.25分钟,t=4.897,P=0.007),入睡潜伏期平均减少了5.67分钟(15.57±5.24 vs. 21.24±5.57分钟,t=4.687,P=0.007),夜间醒来时间平均减少4.82分钟(17.54±2.25 vs. 22.36±2.62分钟,t=8.827,P=0.007)。这说明了中医综合护理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康复患者的睡眠质量。
护理满意度在影响患者恢复、合作治疗以及改善医疗服务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护理满意度评分,观察组的平均评分为92.24±2.6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64±6.22分(t=6.167,P=0.007),反映了中医综合护理在改善护理满意度方面的优势。
中医综合护理在脑卒中康复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而且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这些结果为中医综合护理在脑卒中治疗领域提供了依据,向展示了这一方法的临床价值和实用性。
表1 两组患者康复效果评分比较(x̄±s,分)
表2 睡眠情况和护理满意度分数(x̄±s)
3 讨论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由于病情恶劣,常伴有明显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而康复期恢复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是重要的治疗目标。当前,西医治疗主要依赖药物和物理疗法,这些方法效果并不理想,一些患者恢复缓慢,对治疗效果不满。此次研究选取中医综合护理进行干预,通过康复效果评分、睡眠情况和护理满意度评分等指标进行评价。
根据表1得出的结果显示,中医综合护理的患者在护理后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提高,而对照组的提高则不显著。护理后观察组的肢体运动功能平均评分为69.68±7.54分,高于对照组的61.35±6.57分,P值为0.007,远小于0.05,这表明中医综合护理对恢复脑卒中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有明显效果。同样,护理后观察组的日常生活能力平均评分为72.26±8.24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25±6.87分,P值为0.007,也证明了中医综合护理在恢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方面的优越性。
表2显示,观察组的睡眠持续时间、入睡潜伏期和夜间醒来时间等指标都优于对照组,说明中医综合护理有助于优化脑卒中患者的睡眠质量。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2.24±2.6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64±6.22分,显示患者对中医综合护理的认可度较高。
中医综合护理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提高了患者的康复效果,更好地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原理可能是中医综合护理通过整体调理,兼顾身心疗法,具有全面性与持久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脑卒中,又被称作中风,是一种由于脑血管的阻塞或破裂,导致脑细胞缺氧和营养供应不足,以致部分脑组织无法正常工作的病症。它是一种常见且致死率、致残率极高的疾病。在脑卒中康复过程中,除了常规西医疗法之外,对脑卒中的康复护理干预日益受到关注。中医综合护理方法,结合了丰富的中医理论和现代优质护理干预,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康复护理,以确保其生活质量。
本次研究中,将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接受了中医综合护理,而对照组则接受常规护理。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评分,发现观察组在肢体功能运动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中,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据此可以断定中医综合护理在改善患者的身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方面起到了显著的效果。
不同于常规护理方法,中医护理方法更关注患者的整体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型,认为健康除了身体健康之外还包括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等多个层面。是基于这种理念,在观察组加入了针对睡眠和护理满意度的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在接受中医综合护理后,患者的睡眠质量明显改善,睡眠时间延长,入睡潜伏期缩短,夜间醒来时间减少,这是由于中医护理着重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通过诸如推拿、针灸、中草药等方式,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其健康水平。同样,中医综合护理所带来的满意度也较常规护理明显提高,可见患者对于这种综合护理方法的认可度高,这或许是因为中医护理在关注身体疾病的更为注重患者的心理需求,以达到身心合一的康复之效。
结合以上数据分析和讨论,可以看出中医综合护理在脑卒中康复过程中的明显优势,无论在肢体功能或生活能力的恢复,还是生活质量的提高,都显现出了其独特且有效的作用,为提供了一种新的且有效的康复护理策略。这也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思索的空间,即在现代医学的背景下,医护人员不应只关注患者的疾病治疗,而应关注患者的整体健康,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让患者得到全方位的康复和治愈。
参考文献
[1]蔡芳,符秀梅,王玉端.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0(72).
[2]胡兆君,张婧,柴园.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满意度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0,27(01).
[3]袁方.中医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探析[J].名医,2021,(20).
[4]刘慧.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J].光明中医,2020,(05).
[5]李大伟.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满意度的影响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