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中医特色护理在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殷小云1 殷建堂2

1.迁安市老干部医院,河北迁安,064400;2.迁安市中医医院,河北迁安,064499

摘要: 目的:探究中医特色护理在骨外科护理中的价值。方法:将100例骨外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研究组(中医特色护理),各50例,观察两组护理情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IL-6、IL-8、TNFF-α水平为(15.22±3.84)pg/mL、(251.29±20.68)ng/L、(11.42±2.31)ng/mL,低于对照组(19.85±5.03)pg/mL、(304.58±24.61)ng/L、(15.08±2.86)ng/mL,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2/50),低于对照组18.00%(9/50),P<0.05;护理后,研究组躯体、心理、社会、环境功能评分为(82.58±6.74)分、(85.63±6.49)分、(86.21±6.27)分、(83.91±6.61)分,高于对照组(75.29±7.45)分、(76.38±7.32)分、(77.65±6.94)分、(76.88±7.25)分,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8.00%(49/50)高于对照组84.00%(42/50),P<0.05。结论:在骨外科护理中引入中医特色护理可降低炎症表达,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与满意度,可推荐开展。
关键词: 中医特色护理;骨外科;应用效果
DOI:10.12721/ccn.2022.15786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骨外科是医院非常重要的科室之一,其有着病种复杂、人流量大、护理专业度高等特点。在进行骨科手术治疗后,患者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卧床休养,此时容易出现如疼痛、排尿困难等多种并发症。为减少不良情况的发生,加速患者康复进程,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举措非常重要[1]。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中医形成了特色的护理理念,在整体理念与辩证理论指导下,推拿、针灸、情志护理等多种中医护理技术均能取得理想效果。针对患者存在的气滞血瘀、筋骨失养情况,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可改善气血运行,调节机体脏腑功能,从而加速康复进程[2]。骨外科疾病多属于“骨痹”范畴,在围术期予以综合性的中医特色护理手段,能有效减少不良情况发生,降低手术应激,从而缩短恢复时间,帮助患者活动更高生活质量[3]。本次研究就其实际应用情况展开探究,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100例骨外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时间为2023年1月-2024年1月。纳入骨外科、认知和精神正常、资料完整且知情同意的患者,将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合并严重内科疾病、凝血功能障碍、恶性肿瘤患者排除。两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一般资料

截图1742262648.png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人员结合患者情况及自身经验做好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研究组采取中医特色护理,详细包括:(1)术前。中医认为脏腑生理功能外在会形成七情,心理健康表明脏腑功能正常,能提高对手术耐受度。因此术前可通过情志相胜法,通过喜胜忧的方法来帮助患者克服焦虑情绪,让患者观看一些喜剧节目的方式来达到目标。同时还可以借助借情移情的理念,通过更多的与患者交谈来转移其对于疾病及手术的注意力。按摩的方式也能帮助患者放松心情,对合谷、百会、肝俞等穴位进行按揉,可先由护理人员进行指导,后续则由家属自主进行,每次5min,每天2次[4]。骨外科患者通常存在气滞血瘀情况,这会增强手术应激,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护理人员可遵循活血化瘀、消气饮食的理念对患者饮食内容进行调整,可选择如大白菜、芹菜、韭菜、山药等蔬菜及葡萄、柠檬、山楂等水果。还可直接为患者提供诸如桃红四物汤等食疗方。手术前期指导患者更多患肢摆放在中立位,同时在患处贴敷有着通经活络、止痛消肿的药物,通过中药贴敷来减轻患处疼痛[5]。(2)术后。患者术后通常处于血气不和状态,可通过膳食调护来改善这一情况。为加速手术创伤及损伤组织愈合,可增加骨头汤、动物肝脏等饮食内容,不仅能补充机体所需的蛋白质及维生素,同时还能实现祛瘀生新、接骨续筋的目标。为防止便秘情况发生,可将制作的消食散贴敷在中脘、神阙等穴处,持续6-8h,每天1h。采取耳穴贴压的方式来缓解术后疼痛,将粘有王不留行籽的医用胶布按在神门、皮质下、交感等耳穴处,两侧耳朵轮换贴敷[6]。通过中药离子导入的方式来加速肌肉功能恢复,利用有着舒筋活络功效的汤剂浸泡纱布,随后降至贴在患处,以离子导入仪导入,持续20min,每天2次。指导患者加强肢体关节及肌肉的锻炼,向患者说明通过科学锻炼可实现行气和血的目标。但应当说明相关注意事项,如患肢不能负重,循序渐进训练等[7]。(3)出院当天指导。骨外科疾病多与肝脏、肾脏功能异常有关,为了加速术后康复,让患者多进食一些有着补益肝肾、营养气血的食物,如母鸡汤、排骨汤、羊肉汤等。让患者在餐后服用有益气活血、补益肝肾的中药方剂,方剂煎煮后分等量2份,早晚饭后各1次。指导患者建立合理生活方式,避免久坐、久站等活动,促进邪退正复。另外,乂阴欲雨时,痹症病情容易加剧,让患者做好保暖,避免加重疼痛[8]

1.3观察指标

(1)炎症反应,检测IL-6、IL-8、TNFF-α水平。(2)并发症,常见如疼痛、压疮、便秘、感染等。(3)生活质量,从躯体、心理、社会、环境功能四个维度评价。(4)护理满意度,包括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三个层次。

1.4统计学处理

用SPSS21.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采用(x̄±s)、%表示,行t、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炎症反应

护理前后研究组炎性因子水平上升幅度更小,P<0.05。见表2。

表2 炎症反应(x̄±s)

截图1742262665.png

2.2并发症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见表3。

表3 并发症[n(%)]

截图1742262675.png

2.3生活质量

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提升幅度更大,P<0.05。见表4。

表4 生活质量(x̄±s,分)

截图1742262689.png

2.4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见表5。

表5 护理满意度[n(%)]

截图1742262699.png

3讨论

对于骨外科患者来讲,做好围术期护理工作非常重要。术前展开健康教育可帮助患者认识疾病与手术,从而做好相应心理准备,后续也能更好的配合。术后观察患者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可减少并发症发生,促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但常规护理也有其局限性,如护理人员主观能动性不强、采取的护理技术过于死板等,这很难达到既定医疗目标[9]。与常规护理相比,中医特色护理综合了治疗与护理两方面理念,这能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从而更好的改善患者情况,在最大化手术治疗价值的同时也能将其对患者造成的伤害降至最低,提升患者预后。

本次研究显示研究组炎性因子上升幅度更小(P<0.05)。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能反映出手术对患者机体造成的伤害,较小幅度的上升表明机体受损程度更低,这能为术后尽快康复创造良好的机体条件。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无论是气血还是各脏腑之间均存在关联性。无论是骨外科疾病还是手术治疗,都会影响到气血运行,导致脏腑功能发生紊乱,这些表现都会在炎性因子水平上显现出来。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下,手术前的膳食调理、中药贴敷等技术能有效改善患者机体存在的气滞血瘀情况,气血运行情况得到改善,患者能以更好的身体状态接受治疗[10]。术后,患者处于气血不和阶段,在膳食调护的基础上,加入穴位贴敷、耳穴贴压、中药离子导入等手段,不仅能发挥药物治疗作用,同时相关技术均能产生扶正祛邪、活血化瘀的功效,从而促进患者康复。如针对耳穴贴压的研究指出,该中医特色技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调节作用,促进镇痛因子的释放,改善疼痛度。同时还能加速血液循环,这能促使有毒因子的代谢,降低炎症表达[11]

本次研究还显示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在现代医疗理念下,临床要求护理人员在关注患者病情的同时,也要积极解决其精神需求,这样才能提高患者医疗满意度。中医特色护理秉持了该理念,在医疗过程中会针对患者情况展开个体化的情志护理。情志护理不仅能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同时也会对脏腑功能带来影响,避免不良精神活动导致病情加重。同时,该护理模式也蕴含了预见性理念,针对并发症,护理人员会采用穴位贴敷、耳穴贴压等方法进行干预,有效避免了相关并发症的出现。而常规护理往往有着一定滞后性,很难达到相同的效果[12]。中医特色护理涉及到患者生理、心理、生活等多个层面,在多项并举后,患者能尽快恢复健康。身体机能调达,脏腑功能恢复平衡,气血正常运行,患者也会因此获得更高生活质量。

综上,中医特色护理在骨外科护理中可取得理想效果,值得推广。但本研究病例数较少且时间较短,后续有待延长研究时间,扩大样本容量,还可以通过多中心研究的形式消除偏倚性,从而让结论更加客观、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