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招远市培育壮大海洋产业研究

孙涛

山东招远市委党校,山东招远,265400

摘要: 海洋经济是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点培育的产业之一,招远市海岸线长15.11公里,围绕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略海洋的重要指示和建设海洋强省的目标,结合招远实际,培育壮大海洋产业。
关键词: 海洋产业;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DOI:10.12721/ccn.2025.15701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充分认识到海洋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作用,高度重视发展海洋经济,纷纷把全面开发利用海洋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海洋产业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山东省正处在大力推进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关键阶段,充分发展海洋经济,推动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海洋强省至关重要。 招远市结合自身实际,在培育壮大海洋产业方面补短板、强优势。

一、招远市海洋产业发展的现状

招远地处山东半岛西北部,海岸线长15.11公里,全部位于辛庄镇,海岸总体坡度平缓,浪小水稳,沙滩细软,海水清澈,是天然海水浴场,素有“黄金海岸”之美誉。招远市依托海岸线规划了88平方公里滨海新经济新区,并确立了发展现代物流、休闲旅游和临港高新技术三大支柱产业。海洋发展空间不断拓展,海洋产业体系不断优化,海洋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招远市海岸线虽然短,但其先天条件优渥,海岸主要为环渤海一带典型的砂质海岸,2014年被国家海洋局批准建立招远砂质黄金海岸国家级海洋公园。招远市的海岸线呈西南—东北走向,是国内看日落的最佳海岸,岸上林木茂盛,横贯整个沿海滩涂,属国家重点保护林带。拥有渔港码头、水上乐园、黄金海自驾车运动营地、滨海木屋、金脉广场、滨海景观带等沿海旅游资源,还有高家庄子、孟格庄、大涝洼等历史文化民俗村。同时,为进一步优化旅游环境,投资4亿元规划建设了金海路、滨海路和招辛快速路。

二、招远市海洋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经略海洋意识薄弱

招远市的海岸线只有15公里,海岸线比较短,存在着重近海轻远海的观念,甚至认为这么短的海岸线发展空间有限的观念,导致对经略海洋空间和资源的规划不够,未能正确认识到经略海洋的重要性。

(二)海洋经济总量小、产业层次低

招远海洋经济总量小、底子薄、基础差,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是发展传统海洋产业如渔业养殖,并且规模也较小,海洋产业发展整体规模较小,主要是以原料供应、初加工和价值链中低端为主,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条短。虽然招远市正在着力发展海洋旅游业,但是还未形成品牌效益,对游客的吸引力较弱,海洋旅游业产值较低。

(三)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海洋科技创新能力薄弱,成果少、转化率不高、与海洋产业发展契合度低;企业科技研发能力薄弱,海洋科技创新平台、海洋发展研究机构、海洋产业专业人才缺乏,人才培养明显不足,而且引进的人才也少。

(四)海洋生态环境亟需改善

渔业养殖企业建设无规划,为抵挡海岸受侵蚀,乱石堆叠,海洋垃圾四处丢弃,严重影响了沿岸海区景观,海洋生态遭受了极大的破坏。近海渔业资源日趋枯竭,海洋生物资源日渐萎缩,入海河流的富营养化程度仍然比较严重。

三、培育壮大海洋产业的对策

(一)制定海洋产业发展规划

壮大发展海洋产业,首先要突出产业规划引领,紧密对接国家、省、烟台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结合招远本地实际,制定海洋产业发展规划,合理规划发展海洋产业,有效拓展海洋发展空间,推动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构建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

强化产业支撑,丰富海洋产业体系。一是调整渔业产业结构,丰富近岸渔业资源和生物资源,通过实施生物技术引进工程、栖息地改造和增殖放流工程等,打造新型规模化海洋牧场,保护近岸海洋生态系统。同时,通过制定优惠政策,运用市场机制,吸纳民间资本进入海洋牧场建设领域。二是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业和流通业,向产业链下端延伸,发展与渔业增长相适应的水产品加工、流通和服务,重点突破水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三是巩固发展滨海旅游业,提升旅游的品质和服务水平,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的医疗救助、购物中心等服务设施建设,推动滨海文化旅游向品牌化、高端化发展。推广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产品,从而打造旅游文化品牌,更好地吸引外地游客,确保滨海旅游的长远发展。

(三)促进海洋经济科技合作与创新

一是提升海洋产业创新能力,加快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科创体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拓展海洋发展空间、培育壮大海洋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促进海洋产业链迈向价值链中高端。二是建设科技服务平台,帮助企业加速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三是成立海洋高端智库,大力引进海洋专业人才,同时加快培育本地海洋专业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创新能力强的海洋产业人才队伍,更好的服务于海洋产业发展。

(四)加强海洋生态保护管理

牢固树立碧海蓝天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严格落实海洋生态红线管理制度,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一是深入开展“净滩”行动,全面排查岸线保护现状,制定科学整治方案,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妥善处理沿海生产、生活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让水更清、滩更净、岸更绿。二是强化执法管理,针对随意排污的企业进行惩处,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通过定期检测海洋污染物情况,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海洋环境,并确定海洋管理新方向。三是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引导群众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树立海洋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观念,自觉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任晓静,张玉冰.山东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J].北方经济,2020(11):60-63.

[2]韩增林,李博.“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笔谈[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9(5):13-21.

[3]周恩宁,秦琳贵.北海区海洋经济创新發展示范城市建设研究——以天津市滨海新区、山东省青岛市和烟台市为例[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5):549-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