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特殊的特点,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要尽可能地因材施教,从而能够使得初中的化学教学模式更加地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这就是分层教学运用的现实原因。初中化学学科素养包含丰富的内容,教师要站在学生未来发展的角度,对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融入社会的关键能力进行培养,夯实化学双基,使学生正确看待守恒思想和绿色化学思想,懂得以归纳比较的方法进行思辨,形成化学逻辑思维等。学生的认知水平、课堂互动情况、实验操作等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应采取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分析学生学习的差异特点,对实际分层教学法进行合理的调整和改善,以此强化初中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有效提升初中学生的化学知识应用能力。
一、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
初中化学教师在进行分层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过程中首先需要开展的工作就是要对自己所教的学生进行分层,但是在初中化学教师对学生进行层次划分的时候,不能够盲目地依据某一个标准,不能够根据自己对学生的单方面了解就进行层次的划分。初中化学教师在划分层次之前,一定要先对于班级内部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学习特点以及实际的学习情况都做出较为深入的了解,这样一来就可以切实地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学习能力展开针对性较强的层次划分工作。这样一来,就可以切实地保证每个层次内部的学生都能够拥有差不多的学习情况以及学习能力与水平,这样初中化学教师在进行实际的教学目标以及方案的制定,甚至是课后作业的布置方面都能够拥有较强的针对性,并且在一个学习阶段结束之后还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整体情况进行针对性较强的评价总结,这样也可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帮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进行个性发展,从而促进每一个层次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一般的情况下,一个班级中往往需要划分三个或者是四个层次,这是比较合理的一个层次数量,这个数量的层次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同时又可以照顾到班级内部的每一个学生,并且在开展初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又不会给初中化学教师造成过重的负担。如果班级内部划分的层次超过了四个,那么初中化学教师就需要拿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对每一个层次都进行细致的研究与教学方案的设计,这不仅大大增加了初中化学教师的工作量与工作压力,还会使得初中化学教师应接不暇,不能够完美地照顾到每一个层次的学生,从而使得分层教学既不能够充分地发挥出其本应拥有的较为良好的教学效果,反而还会降低初中化学的实际教学质量。对于班级内部的学生进行较为科学合理的层次划分是分层教学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分层教学既能够切实保证实际的教学任务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还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较强的教学,从而极大地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实际质量与水平。
二、对课堂教学进行分层
初中化学教师在组织班级内部的学生开展相关的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切实注重两个原则,并且在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能够始终坚持这两个原则。第一,一定要切实地保证每一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也就是在开展相关的课堂教学活动的实际过程中,初中化学教师一定要保证每一位学生都可以真正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来,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亲身在课堂教学活动当中体会到课堂学习的乐趣,从而能够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较多的成功体验。第二,初中化学教师一定要对于整个初中阶段需要学习、掌握甚至是有可能接触到的知识以及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可能获得的能力发展都展开较为深入的研究,并且能够将这两个方面进行较为有机的结合。在实际的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初中化学教师一定要切实地保证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当中的主体地位,并且要积极地与班级内部的学生在学习方面展开较为深入的互动与交流,通过沟通交流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浅入深地对初中化学的知识进行研究,从而能够对于知识进行切实的把握,并且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较为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养成了较为良好的学习习惯之后就可以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获得较为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实验分层,锻炼实践能力
长期以来,实验作为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但由于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考虑到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并没有给予化学实验更多的时间,也没有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化学实验中,这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初中化学分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验对学生进行分层,使学生在实验活动中积极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落实新课程改革理念,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对化学知识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在“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这部分内容学习中,结合学生们的实际学习情况,按层次对学生进行划分,结合实验内容组织互动学习小组。在课堂中先为学生们介绍实验内容,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为了保证实验的安全性,可以先为学生播放实验的相关视频,让学生掌握实验步骤。通过实验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同时学生也掌握了氧气的性质。实验实践活动结束后,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以激励性、鼓励性的语言为主,使学生们深刻感受到小组中互帮互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参与化学实验的积极性,促进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充分发挥出分层教学法的作用和价值。
四、结论与反思
学生层次多,教师备教批更加细心,更需要时间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效率才会更高。但是,这一学年的实践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一)学生分层标准不够精准。如某些学生综合成绩还可以,但化学学习却很吃力,化学上应该降低要求,以提升其信心;另一些学生则是综合成绩不高,但化学上悟性却很好,降低要求,其实是浪费了他们的天分。故“吃不饱”和“吃不了”现象依然存在。
(二)分层教学细节还需精雕细琢。我们只是有了个分层教学的大框架,细节远没有丰满。如第六章中二氧化碳的制取,我们要不要让学困生了解启普发生器的工作原理,该装置能否用于二氧化锰催化分解过氧化氢?学生们的接受程度如何,能否跳一跳够得到?如何提问,如何引导?等等。
(三)教师的教学境界还不够。对成绩相对弱的学生,过分强调以课本为本,缺乏外延和拓展;对优等生,过分注重中考,应试为主,缺少教学创新,也忽视了对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教师在引导学生在课下使用虚拟实验室时,由于学生家庭情况、学生自律性及自学能力等问题,学生在实验创新和实验改进能力方面还有待提高。
总之,直面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提升教学效率,是我们的主观愿望。在数字资源化背景下,借助信息化设备开展分层教学,能够大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雪梅.信息化教学背景下初中化学的分层教学探究[J].知识文库,2019(4):42-43.
[2]王瑞.分层化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思考[J].中学理科园地,2018(12):37-38.
[3]吕云兵.分层式开启差异化教学的新模式[J].学周刊,2019(5):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