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某二级医院2023年1-12月处方点评结果研究

刘盼

湖南光琇医院,湖南长沙,410013

摘要: 研究2023年1-12月份某二级医院处方点评结果。方法 收集2023年1-12月份某二级医院1200张(每月份100张)处方作为此次分析样本,对不同月份存在问题的处方及张数情况进行分析,并了解其科室分布情况。结果 2023年1-12月份,存在问题处方共68张,其中,最高为临床诊断书写不全,占25张;科室分布情况分析显示:问题处方数量分布依次为内科、妇科、产科、急诊科、儿科、外科。结论 2023年1-12月份,某二级医院处方仍然存在较多问题,需重视处方审核工作,并根据实际状况实施改进方案,进而保障用药安全,降低不合理处方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合理用药。
关键词: 医院处方点评结果;处方审核;不合理处方;合理用药
DOI:10.12721/ccn.2024.157052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相关数据研究结果显示,不合理用药引起的药源性疾病以及不合理用药等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全球约有1/7的死亡是由上述因素导致的,而不合理用药在我国医院非常普遍[1]。因此,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需对疾病治疗引起高度重视,提高处方质量,帮助患者实现合理用药,改善疾病预后。卫生部于2010年发布了《医院处方审查管理规范(试行)》,重视医院共组期间的审查管理,并根据实际状况,对相关工作内容进行更新及晚上,建立规范化、系统化的处方审查制度,提升处方审查质量[2]。为更好的分析住院医嘱、门诊处方的合理性,通过处方点评进行分析,并及时对其分析结果进行反馈,方便及时对患者用药的合理性进行评估,最大限度的保障患者安全。近年来,处方点评在一些医院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该措施作为一种干预不合理用药的方法,得到了政府部门的认可,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医院实施处方点评工作,需重视对医院处方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并做好监督及管理工作,提升用药合理性,保障用药安全[3]。除此之外,为方便1.png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药师要加强对处方的审核,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降低不合理用药发生率。同时,重视对处方的应用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反馈,保障用药安全及合理,给予针对性干预,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本文主要是对某二级医院2023年1-12月份,随机抽取的1200张处方进行分析,找出其存在的问题情况,并实施针对性解决措施,保障临床合理用药。现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23年1-12月份某二级医院处方结果。每月抽取处方张数100张,共计1200张,对处方问题情况进行分析。

1.2 方法

点评用药的合理性、安全性、处方的书写标准、适宜性等内容,相关内容评估主要以《医院处方评价管理标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处方管理办法》以及《抗生素临床应用指南》等文件为标准,包括药相互作用、用药适应证、用法用量、给药途径、配伍禁忌以及药物选择等。

1.3 观察指标

3-1无适应证用药;2-1:适应证不适宜;1-10: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临床诊断书写不全;2-5:用法、用量不适宜;1-13:开具特殊药品(包括精神药品、麻醉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以及放射性药品等)处方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2-7:重复给药;2-3:药品剂型以及给药途径不适宜;1-14:违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医师未按规定实施;1-9: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1-12:门诊处方超过7d、急诊处方超过3d(无特殊情况下),特殊情况下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1-11:单张门急诊处方超过5种药品。

2 结果

2.1 存在问题(代码)及张数

2023年1-12月份,存在问题处方共68张,其中,12月最多,有8张,其次是2月和5月,各7张,具体月份分布情况见表1:

2.2 问题处方科室分布情况

68张问题处方中,内科17张、外科8张、儿科8张、妇科15张、产科11张、急诊科9张。具体见表2:1.png3 讨论

近年来,人们对医院处方药使用的合理性关注逐渐增加,证实了医院处方审核的重要性[4]。在实际处方中,需重视以下内容:特殊人群处方药的用量、使用方法、禁忌症,包括孕妇、肾功能不全、老年人、儿童;减少抗生素的滥用;及时探讨、查找相关标准对处方中存在的不合理问题进行分析,并及时解决,保障处方的准确性;对医师用药情况进行指导,及时发现处方中存在不合理情况;处方审核者需全面掌握国家最新法规,不断积累知识,提高专业能力及业务能力。

本文分析显示,2023年问题处方共68张,其中,出现处方后记缺项,处方医生未签名的处方13张,占比相对较高(19.12%)。问题代码为1-9的处方均属于处方修改后未再次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的。例如,临床诊断为支气管炎,开具复方甘草口服溶液,每日1次,每次10ml,口服,医生将每日1次手写改为每日3次,未再次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问题代码为1-10的处方多数为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情况。例如:(1)临床诊断为健康查体,开处方为维生素K1注射液、复合维生素片等。健康检查是指身体检查。(2)临床诊断为早孕,开具左甲状腺素钠片,左甲状腺素钠片为甲状腺素补充剂,经查看病历,该患者有甲状腺功能低下,需补充甲状腺素,为所需药物,但诊断未注明。如需用药,应在临床诊断中标注具体疾病。问题代码1-11的处方是指在单张门诊或急诊处方上开具超过5种药物的处方。如临床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开具安儿宁颗粒、开喉剑喷雾剂、牛磺酸颗粒、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布洛芬混悬液共6种药品。所有问题码为1-12的处方均已超过规定天数。例如,焦虑相关性抑郁症的临床诊断;处方阿普唑仑片每次0.4 mg(0.4 mg × 15片),口服,每晚1次,超过处方剂量连用7天。

问题码为2-1的处方主要是由于所开药物与临床诊断不符,例如:(1)临床诊断为心绞痛,处方开具头孢地尼分散片。如果使用抗感染药物用于细菌感染,应在病程记录中注明使用头孢地尼分散片的目的。头孢地尼分散片为抗生素,与临床诊断无直接关系。(2)临床诊断处方诊断为支气管炎,开具甲钴胺片,甲钴胺药理作用为周围神经病变,无治疗支气管炎的作用,其适应症与临床诊断不符。问题代码2-5的处方的主要问题是单次剂量或给药频率不正确,剂型和给药途径不一致。例如:(1)临床诊断为阴道炎时,给予甲硝唑片,塞阴道,每日1次,每次2片。这种片剂是口服的,处方所述给药途径为塞阴道,与药物剂型和给药途径不一致。(2)临床诊断为尿路感染,处方为盐酸左氧氟沙星片,每日2次,每次2粒,口服,盐酸左氧氟沙星片为浓度依赖性药物,常规推荐用法为治疗剂量,每24小时一次。(3)临床诊断为腹泻,给予四磨汤口服液,每日2次,每次1支。未注明是否口服,给药途径不明。

出现上述不合理处方的原因可能有两点:(1)一些医生(开具处方的医生)和药剂师(药物适宜性审查的药剂师)对药物使用知识不足。在实际工作中,需重视对相关知识进行掌握,并注意相关知识的提升,药学和药理学以及药代动力学扽相关知识。在实际工作中,若出现临床适应症、药物的用法、用量等的不熟悉状况,会导致不合理用药情况显著增加,增加用药风险。问题代码1-10属于用药与临床诊断不匹配等非标准处方的审查范围。问题代码为2-1、2-2、2-5、2-8的不合理处方均在药品适宜性审查范围内。因此,严格来说,通过对我院2023年处方审核结果进行分析,提示用药知识水平的掌握程度与不合理用药情况存在直接相关关系,且大多属于不规范处方。(2)处方审查分为适宜性、规范性以及合法性审查。药剂师在审查处方时不够认真和严格。合法性审查包括处方有效期、对医生资格和签名等的审查。处方规范性审查包括是否符合处方书写规则、内容的完整性。因此,不规范的处方属于规范性审查的范围。其适应性为:对用药的禁忌症以及联合用药的相互作用审查具有积极意义,需要皮肤试验的药物处方是否表明皮肤试验结果,是否存在重复给药,处方与临床诊断的一致性,剂型和给药途径的合理性,以及药物剂量和用法的正确性。因此,在处方审查中,需重视对不合适的处方进行分析,并将其作为重点干预范围。药剂师在审查处方时,需对上述问题进行重点观察,这些处方应该尽快退回进行修改。

根据本文分析结果,建议以下改进措施;(1)医师应提高用药知识。在诊疗过程中或开具处方时,为保障患者合理用药,需重视对药物及治疗疾病进行相关知识的掌握及学习,包括药理学、药代动力学等。医生需提高这些认知,才能更好的开具处方。因此,在日常工作中,需重视对其进行培训及考核,帮助其提升学习积极性。例如,对某科室医师,每季进行常用用药知识的培训和考核;由药师对各种药物进行专业评价,为帮助其更好的达到标准,需重视对其药物治疗专业能力进行考核。(2)加强药师工作的科学性、严谨性,提升其在处方审核工作中的力量,在处方审核过程中,药师作为“第一责任人”,可以为患者提供科学的药学服务,对保障临床合理用药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重视医务人员、药剂师的联合作用,并不是简单地充当药物发放者,保障其用药安全。因此,药师需明确自身职责,需要严格审核处方,承担起“把脉”的责任,改善其工作质量。(3)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对于医生,在看诊过程中敷衍了事,开具明显错误药品的行为进行通报批评及在绩效考核时对其扣分。对能及时改正错误并且未再犯同样错误的医生进行通报表扬及绩效考核加分;对于药师,未及时发现不合理处方的药师,需对其实施相应的处罚工作。定期对其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并根据实际状况给予其相应罚款;对及时发现不合理处方的药师应给予适当奖励,提升其工作质量及工作积极性。(4)建议使用软件进行合理用药。近年来,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为降低用药差错的发生率,更好地保证合理用药,应在信息系统中嵌入合理用药软件。因此,药剂师在进行处方审核时,如果能够使用合理用药软件进行,可以提供一些合理用药提示,减少不合理处方的数量和比例,实施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医院处方点评工作至关重要,能够发现医生开具处方和药师审核处方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对应的措施。在这项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并不断改进,从而累积更多解决不合理处方问题的方法,来保障患者合理用药,避免因用药引起的医疗纠纷。

参考文献

[1]贺伟平,黄春.萍乡市人民医院含三七中药信息化全处方及合理用药建议[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3,21(13):73-76.

[2]谢清春.中药处方制度对优化处方质量和提高合理用药的意义[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3,21(22):44-47.

[3]缪旭敏,陆群,刘青青,等.以临床药师处方为核心的PDCA循环法在规范医院不合理用药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2023,16(24):150-153.

[4]王新,周艳丽,赵莉,等.某市中医院2020年1 200张门诊患者西药处方及其不合理用药原因分析与改进措施[J].抗感染药学,2022,19(8):1142-1145.

作者简介:刘盼(1989—),女,汉族,湖南长沙人,本科,主管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