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会计安全与风险控制研究

李庆慧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卫生健康监督执法大队,山东临沂,276400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信息化已经成为了会计工作中的重要趋势。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会计安全和风险控制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保证会计数据的安全和合法性,成为了企业和会计从业人员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因此,本文阐述会计信息化的概述,分析了会计信息化下的会计安全与风险问题,以及控制问题的策略,本文将以供会计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关键词: 会计信息化;会计安全;风险控制
DOI:10.12721/ccn.2024.15700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前言:

会计安全指的是会计工作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对会计数据进行保护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以确保会计数据的能够完整保存且数据处在一种安全的环境里。风险控制是指在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中,采取各种措施,以预防和降低会计风险的发生和影响。会计风险包括信息泄露、数据篡改、网络攻击等。会计信息化既带来了效率和便利,也面临着会计安全和风险控制方面的挑战。因此,企业需要制定出完善的会计安全和风险控制策略,以充分确保会计信息数据资料的安全性。

1会计信息化概述

1.1会计信息化概念

会计信息化指的是企业单位将信息技术方法运用到会计工作当中,实现了对于会计核算以及管理的智能化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会计信息化已经成为了企业管理和运营的重要趋势。相比传统的手工会计,会计信息化具有更高的效率、更精确的数据处理、更快速的信息传递和更强的可控性等优势。因此,也在企业会计管理中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会计信息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电子化会计凭证。电子化会计凭证是指将传统的纸质会计凭证转化为电子化形式,实现凭证的电子化管理和流转。二是电子化会计账簿。电子化会计账簿是指将传统的纸质会计账簿转化为电子化形式,实现会计账簿的电子化管理和存储。三是电子化财务报表。电子化财务报表是指将传统的纸质财务报表转化为电子化形式,实现财务报表的电子化管理和生成。四是电子化财务分析。电子化财务分析是指将传统的手工财务分析转化为电子化形式,实现财务数据的自动化分析和统计。如何保证会计数据的安全和合法性也是会计工作过程中的重点工作。会计信息化涉及到的数据量庞大,如果不加以安全防范,就有可能被黑客窃取、病毒攻击、数据泄露等安全问题。此外,在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如操作失误、系统故障、人为破坏等风险。因此,企业应该将会计安全与风险控问题,视为一项重点工作。

1.2会计信息化特征分析

1.2.1数字化

会计信息化的主要特征就是实现了会计信息数据的数字化管理。数字化管理是指在会计工作过程当中,对于会计信息的处理、传输和储存都采用了数字化技术。数字化的优越性在于可以大大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并且可以避免因为人为因素而引起的错误。数字化还可以实现会计信息的高效共享,不仅可以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还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自身的财务状况,为企业的决策者提供方便。

1.2.2自动化

在会计信息化背景下,会计信息数据的自动化也是一个重要的特征。会计信息自动化是指会计工作的流程可以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实现自动化。例如,企业可以通过会计软件实现财务数据的自动输入和处理,从而有效地减少人工操作,并且可以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会计信息自动化还可以有效地减少人为失误和错误,提高会计工作的准确性。同时也可以实现对数据的实时监控和管理,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和精度。

1.2.3网络化

会计信息化的网络化特征是指会计业务处理的网络化。企业可以通过运用网络技术将企业的内部信息与企业的外部信息有效联系起来,实现信息共享和交换。网络化的优势在于可以实现会计工作的全面协调和整合,从而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财务情况,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此外,也可以更好地满足企业的信息化需求,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2.4智能化

会计信息化的智能化特征是指会计工作的智能化处理。运用信息技术实现会计工作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处理。智能化的优势在于可以实现会计工作的高效自动化处理,减少人工干预,提高会计工作效率,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减少因为人为错误而带来的风险和损失。总而言之,会计信息化具有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等重要特征。这些特征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实现财务数据的处理、传输和储存,从而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和精度,并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方便。相信在以后,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企业会计人员以及研发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相信会有更加完善的会计信息化技术为企业会计工作服务。

2企业会计信息化风险

2.1技术风险

企业会计信息化技术风险是指在企业会计信息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技术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引起财务数据的泄露、损毁、误用等影响企业安全和稳定的风险。首先,系统安全风险。企业会计信息化系统可能面临黑客攻击、病毒感染、网络钓鱼等安全威胁,导致企业财务数据的泄露或被窃取。例如,2017年全球范围内发生了“勒索软件”攻击事件,许多企业的财务数据被加密勒索。其次,系统可用性风险。企业会计信息化系统可能因为硬件故障、软件漏洞等原因而无法正常使用,导致企业财务数据的处理和管理受到影响。最后,技术更新风险。企业会计信息化系统需要不断升级和更新,但是这些技术更新可能会带来新的问题,例如新版本的软件不成熟或不兼容旧版数据等。

2.2人为风险

企业会计信息化人为风险是指由于企业员工的行为或管理不当而导致的财务数据泄露风险。首先,员工操作错误导致人为风险发生。企业会计信息化系统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后才能使用,员工在没有接受到足够培训时,可能会因为误操作而导致财务数据的错误或丢失。例如,员工误删除了重要的财务数据,导致企业无法进行较长时间的财务分析。其次,内部欺诈导致人为风险发生。企业会计信息化系统存储了大量财务数据,如果被企业员工用于非法活动,例如伪造收支记录、虚报收入、冒领费用等,则会导致企业财务损失。最后,账号权限规范不完善导致人为风险发生。企业会计信息化系统中的各种账号和权限应该严格管理,如果企业员工拥有不当的账号或权限,可能会导致财务数据被泄露或篡改。

2.3制度风险

从目前大部分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实施过程来看,虽然一些企业已经成功融合了会计管理和现代信息技术,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一些企业在制度优化和革新方面仍存在不足,这加大了会计信息化执行和管理风险。例如,一些企业并未明确责任人,也没有制定严格的处罚制度。此外,一些企业在会计信息化过程中,并未动态完善管理制度,导致管理制度适应性较差。还有一些企业会计信息化系统中缺乏有效的审核制度,这使得员工可以自行修改财务数据,从而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的真实性。

3企业会计信息化的风险应对措施

3.1建立会计信息化平台

企业会计信息化平台对化解会计信息化风险的意义不言而喻,例如,企业会计信息化平台可以通过设置账号、权限、密码等手段来保障财务数据的安全性,防范数据泄露、损坏、误用等风险。此外,会计信息化平台还可以通过自动化处理、数字化存储等方式,提高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避免了人为因素对财务数据的影响。由此,企业应结合会计信息技术要求,同时在建设会计信息化平台系统时,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首先,建立完善的报销流程。企业应基于信息化平台,建立完善的报销申请、审核、审批、支付等流程。通过会计信息化平台实现报销单据的自动化处理和查询,提高报销管理的效率和精确度。具体来说,企业可以设计在线报销系统,让员工通过手机或电脑提交报销申请,经过审批后自动转账到员工账户,避免繁琐的手动操作和纸质报销单据的管理难题。其次,建立完善的采购流程。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采购申请、审批、供应商管理等流程,确保采购活动的规范和透明。企业可设计采购管理系统,并在系统中添加采购申请、审批、合同管理、订单管理、供应商评价等功能,从而提高采购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再次,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流程。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资产登记、领用、归还、维护等流程,确保资产的安全和有效使用。同时,企业可以建立资产管理系统,并设计资产登记、盘点、调拨、处置等功能,从而提高资产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避免资产流失和浪费。最后,建立完善的薪酬管理流程。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薪酬核算、发放、个税申报等流程,确保员工的薪酬合法、规范和及时发放。同时,企业应建立薪酬管理系统,提升薪酬核算、社保公积金缴纳、个税申报、薪酬发放等管理效率,从而提高薪酬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避免因薪酬管理不当引起的法律问题和员工满意度下降。

3.2打造安全管理体系

会计信息化安全是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必须重视的方面。企业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区块链技术和安全杀毒体系,有效提升会计信息化的安全性。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使用大数据技术。企业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保障企业在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例如,通过建立基于大数据的风险预警系统,可以对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监测和分析,发现可能存在的内部控制问题或欺诈行为。此外,大数据技术还可以用于财务数据的预测和趋势分析,帮助企业做出更加准确的财务决策。其次,采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数据不可篡改性和安全性。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可以实现数据的不可篡改性和安全性。企业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来保护财务数据的安全,例如建立基于区块链的账户管理系统,保证账户的安全性和不可篡改性。此外,区块链技术还可以用于财务数据的共享和传输,提高数据的透明度和可信度。最后,建立健全安全杀毒体系。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杀毒体系,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安全、设备安全等方面。可以通过采用防病毒软件、加密技术、访问控制等手段来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防止黑客攻击、病毒侵入等安全问题。此外,企业还需要制定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打造安全文化,提高员工对财务数据安全的重视程度和风险意识。

3.3建立完善的安全监测和预警机制

会计信息化环境背景下,企业会计安全问题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建立完善的安全监测和预警机制,已经成为企业确保会计信息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首先,企业需要选择合适的安全监测软件或者聘请安全专家来实现安全监测和预警。安全监测软件可以实时监测系统的安全状态,发现安全漏洞和异常行为,并及时发出预警。聘请安全专家则可以对企业的信息安全进行全面评估,提供更加专业的安全监测和预警服务。其次,企业需要完善会计信息化安全管理制度。企业需要制定详细的安全策略和规章制度,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加强对系统的访问控制和身份验证,确保安全漏洞的及时修复和漏洞信息的分享。最后,企业还需要实施应急预案,建立完善的安全事件处理流程。在发生安全事件时,企业可以按照预先制定的应急预案,迅速采取应对措施,并进行相关记录和报告。总之,建立完善的安全监测和预警机制,对于保障会计信息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要选择合适的安全监测软件或者聘请安全专家,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实施应急预案,全面提升会计信息安全水平。(5)加强会计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会计信息化环境背景下,加强会计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已成为保障会计信息安全的重要任务之一。因为员工的安全意识不足和操作失误,往往是导致信息泄漏和系统被攻击的重要原因之一。首先,企业应当定期为会计工作人员开展网络安全方面的培训,让企业会计人员能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意识以及安全防范意识,并且具备良好的风险防范能力,能够及时发现工作中出现的安全风险,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以确保会计信息化环境的安全性。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密码安全、网络安全、邮件安全等方面,使员工能够在日常工作中更加注意信息安全。其次,企业需要加强安全演练。通过安全演练,员工可以快速熟悉应急处置流程,掌握信息安全事件的处理方法和技巧,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同时,通过演练可以发现安全漏洞和不足,及时加以改进和完善。最后,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制定详细的安全策略和规章制度,加强对员工的安全监管和控制,确保员工操作的合规性和安全性。总之,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是保障会计信息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企业要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信息安全。只有全员参与,共同维护信息安全,才能保障企业的信息安全。

3.4加强数据备份与恢复

会计信息化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提高企业会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还可以降低人力成本。然而,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会计信息安全和风险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企业要加强数据备份与恢复,确保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首先,企业应当针对会计信息数据建立备份。备份数据应该包括企业所有的会计信息,包括账户信息、财务报表、税务信息等。备份数据应该采用多重备份的方式,可以在本地备份,也可以在云端备份。并且应当对所备份的会计信息数据重要性有所区分,并设置层别进行备份。对于关键数据,应采取更高级别的备份策略,确保数据的安全。此外,备份数据的周期也应该根据不同的数据进行设置,以确保数据的恢复和完整性。其次,企业应该定期测试备份数据的可用性。备份数据的一大作用就是在数据丢失或损坏时进行数据恢复。因此,企业应该定期测试备份数据的可用性,确保恢复数据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在测试备份数据时,可以采用模拟数据丢失或损坏的情况,测试备份数据的恢复效果。测试结果应该被记录并进行分析,以便企业在备份数据时能够进行优化和改进。最后,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数据恢复机制。当数据丢失或损坏时,企业应该能够及时恢复数据,以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因此,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数据恢复机制,包括备份数据的存储位置、备份数据的恢复策略、恢复数据的时间点等。此外,企业还应该制定数据恢复的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总之,会计信息化下会计安全与风险是企业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为了确保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企业应该加强数据备份与恢复操作工作,定期测试备份数据的可用性,建立完善的数据恢复机制。以确保会计信息化在安全无风险的环境下有效运行,为企业会计工作提供方便。

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作为现代高新技术之一,在企业会计各项工作中的渗透能够在规范企业会计工作方式,提升其工作效益,降低企业会计的成本投入。由此,相关企业应在重视的同时,积极探索有益于提升会计效益输出的工作方式,打造有效应对各种风险的新型会计管理体系,以加速会计与信息化的融合,实现自身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本文梳理了企业会计信息化常见风险,并针对各类风险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期为相关企业提供一定的企业。

参考文献

[1]王寰.建筑企业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风险及防范途径[J].中国中小企业,2021(9):120-121.

[2]刘国英.医院大数据时代会计信息化风险及应对措施分析[J].商讯,2021(8):29-30.

[3]余淼.大数据时代小微企业会计信息化风险分析与防范措施[J].今日财富,2020(23):101-102.

[4]玉雯霞.大数据时代下建筑企业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风险及防范途径[J].中国集体经济,2020(16):149-150.

[5]张丽丽.大数据时代下企业会计信息化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J].全国流通经济,2020(11):175-176.

[6]刘艳会.大数据时代会计信息化风险的影响因素探讨[J].中国市场,2020(10):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