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中医骨伤科康复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的效果

朱亮

山东省新泰市中医医院,山东新泰,271200

摘要: 目的:分析中医骨伤科康复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我院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期间收治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共计人数70例,以随机分组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中医骨伤科康复治疗),对实施过程中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数据作整理记录,结合统计学系统进行对比观察,分析中医骨伤科康复治疗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数据均低于另一组,关节功能数据及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另一组均呈现出较高优势性,组间对比P值﹤0.05,可见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中医骨伤科康复治疗可明显缓解其疼痛,促进疗效提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强关节功能,整体效果确切,适合推广。
关键词: 中医骨伤科康复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
DOI:10.12721/ccn.2022.15787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老年骨性关节炎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外科疾病,也是中老年人群最常见的退化性关节疾病类型,常好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妇女,且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1]。该病的发作可能和年龄增长、性别、体质肥胖、关节长时间劳损以及关节创伤等有很大的关系,往往发病时伴随有全身的多关节疼痛和僵硬情况,发展到疾病后期还可见关节畸形和局部的功能障碍。通过X线片可看到有关节软骨的破坏和骨小梁的断裂,同时还可见关节腔的狭窄[2]。因此,临床急需一种有效科学护理措施,在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对其进行维护,促进疗效提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期间收治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共计人数70例,以随机分组分为两组,对照组人数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区间:(61-81)岁,平均值:(71.00±2.65)岁,参照组人数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区间:(62-79)岁,平均值:(70.50±2.25)岁,组间基线资料P>0.05,符合开展必要条件。

1.2方法

对照组采纳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纳中医骨伤科康复治疗,步骤为:1)推拿:手法为弹拨、按揉和摇法,患者取仰卧位,医者以点法、点按内、外膝眼、血海、足三里穴等患侧部位,先用按揉的手法,于大腿的股四头肌和膝盖髌骨度附近进行按压,直至局部发热,而后医者站在患者患外侧,使用双拇指将双侧的髌骨朝内推挤。而后垂直按压患者压痛点,力量从轻到重。然后单手按揉髌骨下方,反复多次。最后以单手掌掌心按揉髌骨下侧,配合膝关节做外旋。内旋活动,对膝关节周围行擦法,治疗后建议患者膝盖的保暖。2)局部针灸:针灸可以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缓解患者的关节疼痛,利用扎针的方法 来刺激局部的穴位,达到有舒筋通络,消炎止痛的作用。3)艾灸:采用温灸器法做艾灸,将艾绒点燃了之后,放在温灸器内,之后将温灸器放在需要施灸的关节处进行艾灸治疗。4)中药熏洗:全身熏洗则在专门的熏蒸室内,室内放一盆熬好的中药,并加清水煎煮,使产生药物蒸气,加入适量的水,以埋住药而又不至于熬干为佳,浴盆中有小孔,以防水蒸气过猛造成烫伤,熏蒸时要留有通风窗,以调节室温。局部熏洗,则是将配好的中药煮沸后,用药物蒸汽熏蒸患处待药液转温后直接洗浴局部,并将药渣热敷局部。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关节功能和疼痛评分。

1.4统计学分析

调研中所有数据资料全部运用SPSS23.0系统实行专业分析,当中计数数据运用(x̄±s,%)代替,两组差别比照运用t、X2检测。若两组比照结果P<0.05,则说明实验价值显现。

2结果

2.1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一。

表1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分,(x̄±s)]

截图1742267903.png

2.2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二。

表2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评分[分,(x̄±s)]

截图1742267912.png

2.3关节功能和疼痛评分对比

观察组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三。

表3对比两组关节功能和疼痛评分[分,(x̄±s)]

截图1742267924.png

3讨论

骨性关节炎的发生与遗传、关节软骨代谢异常、内分泌紊乱及生理衰退等因素有关[3]。伴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推进,老年人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及身体健康。临床中关节周围骨异常增生、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等情况均为骨关节炎的表现[4]。因此需要配合有效治疗措施对患者症状进行维护,促进疗效提升。常规治疗方向以遵医嘱行为、病症需求为主导,虽然具有一定效果,但已经无法满足患者病症、心理及生理等更多需求。中医骨伤科康复治疗是一种新型治疗模式,治疗原则是疏通患者局部病灶的经络,减弱和降低患者的疼痛感觉,促使关节炎症消失。

本次临床应用中通过中医骨伤科康复治疗方式的有效实施,能够缓解疼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进一步确保临床疗效及关节功能的提升,显示出良好医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大力度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