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核电设备用原材料质量控制与管理实践

孙艳珍

中核霞浦核电有限公司

摘要: 随着目前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机械制造工艺和机械设备加工工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无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关核电设备制造工艺已经获得持续发展与完善,不仅使得生产效率有效提升,而且还正在有效地推动相应企业的建设和发展,但是需要予以重点关注的是,目前核电设备用原材料质量依然存在部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阐述了核电设备用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方法,深入分析核电用原材料制造过程中影响质量因素的控制,陈述了国内核电设备用原材料质量管控现状及存在的不足,同时给出了良好实践从而避免因供应商质量问题影响核电设备质量。
关键词: 核电设备;原材料;质量
DOI:10.12721/ccn.2025.15712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核电用原材料的质量情况关系核电设备的制造周期和质量,而核电设备用原材料质量离不开制造过程中的质量管控。实施原材料质量管控的目的是协助和促进原材料供应商保证原材料制造质量,消灭常见性、多发性、重复性质量问题,把产品缺陷和文件问题消除在出厂以前,防止不合格品出厂。核电设备用原材料如何具体实施质量管控,国内外尚没有相关的制度或规定进行明确说明。本文论述了核电设备用原材料质量管控现状及存在的不足,并给出了管理实践,可为后续原材料采购以及质量管控提供借鉴。

1核电设备制造管理的重要性

1.1安全性保障

核电设备制造企业的质量管理对于保障核电设备的安全性至关重要。核电站是高风险行业,一旦发生设备质量问题,可能引发严重事故,对周边环境和公众造成严重威胁。合格的质量管理体系能够确保核电设备在设计、生产、安装和运行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符合标准和规范,从而有效降低事故风险。通过对关键零部件的精密控制和全程质量监控,可提高核电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核电站长期安全运行。

1.2产品性能和效率提升

质量管理直接影响核电设备的产品性能和工作效率。通过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企业能够保证产品的设计和制造符合最新的技术标准和市场需求。合理的质量管理流程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降低制造成本。通过不断优化质量管理,企业可以实现产品性能的不断提升,满足不断升级的技术要求,保持在核电设备市场的竞争力。

1.3提升企业声誉和市场竞争力

良好的质量管理不仅关系到企业内部运作,还直接影响到企业在市场中的声誉和竞争力。核电设备制造领域涉及国家能源安全和公共安全,市场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极为严格。高水平的质量管理体系可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赢得客户信任。而信誉良好的企业更容易获得政府和国际项目的支持和认可,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因此,质量管理不仅仅是产品质量的问题,更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核电用原材料质量管控的现状分析

2.1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

在国内众多核电设备制造企业中,质量管理体系的不完善显著阻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主要体现在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和流程管理上。许多企业未能建立起系统性和全面性的质量管理体系,导致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中难以实现有效的质量控制。从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制造和设备安装,存在着信息断层和流程不畅的情况。这种缺陷使得企业无法及时识别和应对潜在的质量风险,进而影响了核电设备的整体可靠性和安全性。

2.2供应链管理不畅

供应链管理的问题在核电设备制造业中显得尤为突出。复杂的供应链体系中存在着不同供应商之间的信息传递和合作的障碍,导致生产过程中的协同不畅,例如原材料质量波动、生产周期延长等。企业缺乏有效的供应链管理机制,在面对市场变化和应急情况时显得缺乏灵活性,增加了潜在的生产风险,影响了企业对于供应链的整体掌控能力。

3核电用原材料质量管控工作的良好实践

3.1供应商质量管理文件规范化

为了规范供应商的管理,细化管理要求、职责分工和流程,实现供应商质量提升和管理标准化,编制了《供应商通用管理要求》,内容包括文件管理要求、质量管理要求、进度管理要求、采购物项/服务质量质保要求等。文件管理要求包括质量计划编制、制造技术大纲编制、适用文件清单、完工文件编制、技术变更和澄清、文件编码管理;质量管理包括核安全文化、“防造假”、源地验证要求、风险管控、经验反馈、分包管理、质保监查、不符合项管理。为实现供应商质量提升和管理标准化,完善和制定了一系列质量管理措施,包括《供方制造技术大纲编制指南》《供应商适用文件清单》《质量计划的编制、审查和控制》《供应商完工文件编制和审核指南》。通过供应商质量管理文件标准化的建立,完善了供应商质量管理,提高文件审核通过率,保证了产品在制造过程中使用文件及时有效,减少了完工文件错误率和文件执行及现场执行过程产生的质量问题。

3.2建立完善的监理机制

根据核安全法规导则HAD003/03—1986《核电厂物项和服务采购中的质量保证》,采购物项的验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源地验证、收货检查、查看供方的合格证、在核电厂现场安装后的试验或这些方式的组合。源地验证是对供应商按质量计划中工艺流程对采购物项的开工检查、热处理、取样、理化试验、无损检测、标识、尺寸检查、焊接、清洁及包装、完工文件等工序实施见证活动。源地验证是保证采购物项质量和服务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实现核安全的重要保障。源地验证活动的工作质量将直接影响供应商产品质量以及产品的制造周期。

3.3原材料供应商核安全文化宣贯

2018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要求核设施营运单位和为其提供设备、工程以及服务等的单位应当积极培育和建设核安全文化,将核安全文化融入生产、经营、科研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因此,各供应商要加强核安全法的学习和宣贯,做到知法、守法,同时要加强核安全文化的建设,保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主包商编制了核安全文化的宣贯材料,每季度组织对供应商进行核安全文化宣贯。同时,在对供方进行质保监查、召开主包管分包专项会议、月度质量例会时,也要对供应商进行核安全文化宣贯,从而不断增强供应商的核安全文化意识,使其充分认识核安全文化的重要性,促进供应商提高产品质量。供应商应认真研修宣贯材料,不断提高核安全文化意识,同时还需将上述要求传递至分包商。

3.4对原材料供应商进行质量帮扶

通过与供应商在合同中明确约束质量管理要求,其相关质量管理文件延伸作为供应商质量管理的一部分,将质量管理要求和实施过程统一标准化,实现质量监督人员和供应商过程执行一致性,规避了不同质量监督人员和不同供应商因理解不同而导致质量问题产生,从根本上提升供应商质量过程执行的规范化水平。另外,对于重要的供应商,针对问题多发的物项或工序,采取技术交流、集中办公、经验反馈等手段开展重点帮扶工作,以提升供应商质量管控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市场竞争环境、客户需求、企业效益产出目标等发生变化的前提下,核电设备制造企业提升质量管理工具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通过开展供应商质量管理要求相关工作,完善了供应商质量管理,实现了供应商质量管理和执行过程标准化、规范化。(2)从制度体系上完善了供应商管理,做到供应商质量过程控制有据可查、有据可依,从源头完善并实现质量管理设计的制度化,从根本上解决和提升供应商质量管理水平,从而避免因供应商质量问题影响核电设备质量。

参考文献

[1]高雯,蓝理益,王晓敏,等.设备零部件最小单元化质量保证分级管理[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39(20):80-81+83.

[2]国家核安全局.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HAF003[S].北京:国家核安全局,1991.

[3]国家核安全局.核电厂质量保证大纲的制定:HAD003/01[S].北京:国家核安全局,1988.

[4]何雅杰.核安全设备零件制造的质保分级方法探讨[J].核安全,2019,18(3):3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