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核电工程商务合同管理要点探析

曹亚梅

中核国电漳州能源有限公司

摘要: 由于核电项目涉及的领域比较广、工期比较长、地域跨度比较大、参与方国众多、施工单位众多等原因,使得项目实施的程序过于繁琐。而非可控环节会极大地延长合同的执行周期,从而具有更长的履约期限。本文从多角度、多方面分析了目前核电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对策,以期推动该项目与核电项目之间的进一步合作。
关键词: 核电工程;合同意识;合同管理
DOI:10.12721/ccn.2025.15713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随着核电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必须加强对核电工程施工企业的管理,以确保其合法权益。由于核电工程项目的合同种类繁多,而且其执行期与一般的合同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合同管理,以保证其顺利进行,同时又不会对其本身的利益造成损害。

1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重要性与意义

随着施工合同在施工项目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施工合同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合同的有效管理,可以使合同各方合理地行使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从而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建设单位的发展。在工程质量、成本、进度等方面都有相应的保证。

2核电工程合同管理存在的不足

2.1意识淡薄

随着现代社会的分工日益优化,一些核电项目的承包双方对其有效性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因为承包商普遍缺少法律知识,把合同当成一种形式,过于注重项目的质量和利益,忽略了最容易出错的合同,没有足够的警惕。有些合同商,因为太过松懈,太注重友谊,只在口头上说了几句话,却没有说出具体的内容,这就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在实践中,国外的承包商大多是国内的建筑公司,很容易借鉴国外的经验,对技术和标准的重视,对合同的忽视。

2.2合同文本缺陷与文本潜在风险

合同条款本身不完整、不规范、不清楚,或者在签约时,双方对合同的相关条款、术语、标准理解程度不甚透彻,加之很多核电工程都是以外语撰写,导致了翻译后双方对权利和责任的过度解读;付款结点未确定导致付款延迟。所以,在订立契约时,应做到文本清楚、观点一致、消除文本自身的不足,尽量避免文本的潜在危险,避免出现“文字游戏”,保证双方在“游戏规则”下的行为。

2.3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

由于建设工程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由于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导致各部门间缺乏沟通和协作,责任分工不明确,导致了进度延误、质量病害、安全事故等不良现象,没有针对该项目的特点进行深入的风险分析,收集到的资料不完全,无法制订出科学、严密的风险处理方案,会使建设项目的运营风险大幅上升。

2.4相关法律法规不完整

在我国现行的合同管理法规中,有关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均有明确的规定,并对利用合同所产生的违法行为进行了相应的处罚。但是,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各主体之间订立的合同对于某些违规行为的管理缺乏法律依据,即使有关部门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其内容也不够细致、全面,对于某些市场行为缺乏约束力。同时,由于施工项目比较复杂,会导致施工合同管理中出现一些漏洞。所以,补充有关的项目和合同的有关的制度和管理标准。厦门市已经发布了《厦门建设工程文明施工与安全防护图集》,将其纳入招标文件,作为今后工地管理等方面依据。

3核电工程商务合同管理要点探析

3.1完善合同管理制度

从国家法律、法规和施工合同管理的角度,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体系,使有关单位和工作人员认识到自身的责任,从而在合同管理中有章可依,把合同管理的重要性渗透到每一个人的心里,从而大大降低合同管理的风险。在合同的每一步都要将潜在的风险和对策写在合同中,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在合同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国家和当地的法律、法规,以维护自身的利益。

3.2增强合同意识

要清楚的是,在签订核电工程承包合同时,总会有一些风险。目前,很多公司在谈判、签订合同过程中,由于自身的风险意识不强,对合同条款的分析和审核不够严格,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在签订合同时,要加强对合同风险的防范,以减少不必要的风险。企业内部要强调员工的合同安全意识,建立较为完善、科学的法制宣传教育体系。从管理内部出发,对员工的相关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进行加强,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安全性。加强法制宣传和法律教育,提高公司主要干部的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特别是企业核心领导层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这是企业依法管理、安全管理企业的必要条件。企业的领导者作为公司的高层管理者,在没有一定的法律知识的情况下,很难自觉地将其应用于企业经营活动中,因此,加强员工的契约意识也就成了一种空谈。同时,在某种意义上,员工是公司的所有者,如果员工缺乏对劳动合同的法律意识,那么,他们就不能具有主人翁的责任感,不能有效地利用法律手段维护公司的合法利益。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合同的签订,尽可能的完成自己的责任,熟悉合同的所有条款,并对合同的条款有一个比较清晰的理解和认知。

3.3精准防范、化解合同风险精细化措施

针对合同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主要因素是因为团队缺乏经验,缺乏对现实状况的认识,常常导致风险的失控,而在签订合同时,由于没有考虑到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导致了大量的风险,例如原材料价格上涨、关税、罢工等。针对上面的情况,应该采取精准防范的策略,不仅要对海外市场环境的尽职调查;同时,通过对项目所在地国家同类工程的合同管理和风险控制进行分析,明确合同的责任和义务,以避免由于非自己原因而导致的工程进度延迟和其他原因。此外,对于可预见的风险,可以通过参与保险、签订分包合同等方式来实现合同风险的分散和转移。因此,通过制定合理的风险预测与控制策略,确定各方的权利与义务,可以有效地规避可预见的风险,并能对市场的变动做出反应,从而减少公司的损失。

3.4推行合同范本制度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建筑行业也面临着与核电接轨的问题,同时也要加强和规范施工项目的合同管理。建设工程合同的规范性对承包单位和承包单位的违约具有很强的约束力,有利于维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减少合同纠纷的发生,为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相应的保障。因此,推广契约模式是非常必要的。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合同示范文本在FIDIC合同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较之以前的示范文本,其内容更为全面,在权利、义务、赔偿等方面更为清晰,更具完整性和合法性。

3.5组建合同管理机构

建立和健全的契约管理机制、完善的管理和组织制度,可以更好的防范风险。在合同管理方面,要明确与合同有关的制度、机构、人员、权限和职责,并按工程进度制订相应的合同管理制度。建立合同管理机构,指导施工单位严格执行合同,保证项目的施工过程与合同内容相符,并不断完善、完善合同细则,确保合同的签订、执行、前期风险预判、后期索赔等各个环节都更加专业严谨。同时,也要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合同管理,逐步实现合同管理的制度化、信息化、共享化、规范化。

结语

在核电工程建设中,各类争议是不可避免的。为了避免纠纷的进一步加深,合同各方应当采取有效的手段,积极参加协商,有效地解决纠纷。一般情况下,大部分当事人都会选择友好协商的方式来解决争议,但是在一些特殊的情形下,也需要根据争议的性质和内容,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总之,中国的核电工程要实现标准化,除了要掌握工程技术、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外,还要注重合同管理,这样才能充分利用其内在的价值,既能有效地保护企业的基本利益,又能降低项目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