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社区数字化干预模式在老年慢性病患者养老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张会珍 田丽婷 罗娜

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五人民医院石炭井医院,753000

摘要: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疾病在社区开展的数字化干预模式的护理干预后,生存质量得到了怎样的提高。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44名老年慢性疾病病人,通过开展家庭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和数字化卫生护理等社区护理干预,然后对其效果进行评价,并采用家庭追踪法对被调查对象进行满意度分析。结果:经过一系列的数字化社区护理干预,44名老年慢病病人在生活方式上有了明显的改善,其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也有了明显的提升。结论:社区护理可有效地维持老年人慢性疾病病人的身心健康,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生存质量,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的方法。
关键词: 老年;慢性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
DOI:10.12721/ccn.2024.15705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在我国经济与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也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因为老年患者的各器官都出现了非常明显的退行性改变,以至于慢性疾病发作率也随之增加,并且因为慢性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病状比较长,极其容易反复无常,以至于深入开展社区护理干预是十分必要的。从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我们根据44名中老年慢病患者开启了社区护理,获得较好的医疗效果。现其本质汇报如下。

1、基本资料与方式

1.1临床数据

本研究以2021年1月-2022年1月以来收治的44名中老年慢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25名男士19名女性,年龄在63.2-76.3岁。本研究选择的44名老年慢性疾病病人中,高血压12名,冠心病11名,糖尿病12名,脑血栓后遗症4名,阻塞性肺气肿5名,其中运动受限者5名。

1.2方法

①居家护理:对慢性病老人进行居家照顾,并耐心劝说病人及时接受治疗,做好同步护理工作,还要对病人进行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培训,让病人获得更好的服务﹔让家属帮助病人调整生活习惯,将疾病造成的不利后果降到最低;预防多种类型并发症,中老年人体免疫力人体基础功能全部都是伴随随着年龄增长减低,情形严重的时候也会活动受到阻碍,以至于,医务人员需要根据病人日常习惯与个人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护理工作计划,将并发症的率降到最低;②健康教育知识:加强对中老年人慢性疾病的健康教育知识,是推进中老年慢性急性病工作的基础和首要条件。社区护士首先要考虑病人对病情的掌握想法,并针对病情做相应的介绍;针对病情制订出相应的康复方案,包括护理方案、饮食调整、药物治疗等,并要主动与家属保持良好的联系,让病人获得更好的护理。③心理护理:老年人随著年龄的增加,很可能会产生焦虑、害怕、抑郁、离退休综合症等异常情况截然不同的心理状态,因此针对老年人这类异常心理,社区护理应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积极的作用。比如,社区护士应以真诚、积极主动地、贴心的方法和病患开展沟通交流,在与患者的交流过程中,熟练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尽最大可能掌握患者的各类需求,并且用语言表达深入开展疏通,帮助患者树立起来战胜疾病的信心和信心,而且用一种正确的心态来看待疾患,然后积极配合大夫,同时要让病人明白,如果日常的负面情绪一直伴随着,那样会不利于病症的控制与病理变化。除此之外,医务人员还应当竭尽全力清除老年人孤独寂寞、无助的负面情绪,因为老年人依赖感较强,儿女平常工作忙碌,只在周末和节假日陪父母亲,以至于,老年人特别是在需求医护人员的关注。以至于,护理人员多点耐心地跟老人沟通交流,倾听老人的意见,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满足。

2、结果

经过一系列的社区护理干预,44名老年慢病病人的生活方式有了明显的改善,其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都有了明显的提升,也增强了病人的自我保健意识,让病人对有关疾病的认识有了正确和全面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患者就医体验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升,病人对“社区护理干预”均非常满意。44例老年慢性病病人对社区护理干预的满意率如表1。

表1  44例老年慢性病惑者对社区护理干预的满意度

截图20.png

3、讨论

根据对此44位中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的社区护理,以及对于患者家属的跟进,发觉患者的健康观念大幅提升,而且对于相关疾病也就有了更为准确和深入的了解,并逐渐形成了一类良好的生活习惯,患者的社会与心理氛围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而且与不接受社区护理的老人相比,就医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从而增强了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提升老年慢性病病人的主观幸福度和生活质量。这次的调查结果表明,在社区医生的家庭健康行为干预下,慢性病病人对自己的疾病的认识水平显著提高,并且对慢性病的门诊和管理服务的满意度也有了显著的提高,这意味着老人们对疾病的知识有着很强的需求。随着良好生活方式习惯的提高,主动进行健康检查的比例上升,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表明病人的健康生活方式得到了改善。在幸福感问卷中,正性情绪、正性体验和幸福度的得分均有显著的改善;消极情绪和消极体验得分均下降;在社区中,要充分发挥全科医务人员的社会价值,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是社区全科医生进行慢性病健康干预的前提。因此,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对于全科医生有着更高的需求,他们不但要具有丰富的生理、心理、专业技能、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同时也要注重自己的素质的提升和优秀人格的养成。通过对社区老年慢性病管理的健康行为进行干预,把护士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提升他们的工作质量,同时也能在更大的范围内,展现出社区全科医生工作的社会价值。

社区护理干预的新模式遵照生物体-心理状态-社会发展的医疗模式,重点围绕疾病的治疗、对病人的健康教育知识、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减低病床使用率等角度考虑,应用社区自然资源,对老人的疾患深入开展早发现、早期预防和早治疗。根据接连不断的社区健康检查,帮助患者早期治疗体内异常现象,为患者供应针对性的、持续不断的护理管理,彻底解决患者的生理心理的问题,维系老年人身心健康,提高生活品质。

参考文献

[1]丁银坼;杨淞淳;吕筠;李立明.老年人群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模型研究进展[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3(06)

[2]刘岩;刘挺军;赵成;王希花.面向养老社区的数字化康复评估方法研究与应用[J].中国数字医学,2023(05)

[3]杨涵墨.中国人口老龄化新趋势及老年人口新特征[J].人口研究,2022(05)

[4]孔琳妹;李明津;麻珂;刘宇.老年慢性病患者照顾者负担的影响因素分析[J].预防医学,20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