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中,生物化学检测是明确病情、评价治疗效果的一项重要手段,高效的生物化学检测能够使医务人员对患者的情况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1]。要提高检测结果的可信度,就必须在实验室内部加强质量控制,强化对化验过程的质控与控制,减少化验样本在化验过程中产生的诸多问题。降低不合格样品出现的情况。准确地收集样品是生化检验中样品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在临床检测中,应该把生化检验样品的质量把控工作作为生化实验室的主要任务[2]。本文通过对临床生化检测不合格样本的分析,对不合格样本的不合格原因和质控方案进行了探讨,现将结果归纳如下。
一、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15个我科的生化检验样品为对照组,15个质控后的检测样品为实验组,样品有血液样品。研究对象为2021-2019年度1月-2021年度10月。在该研究中,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病情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将数据输入到 EXcel表中,从而确定了患者数据的可比性,患者数据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资料差别不大。结果表明,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论
样品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实验室环境不符合相关的检验要求,在检验的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样品在收集的过程中存在着不符合标准等因素,导致了样品不合格。医生与病人沟通不够,没有向病人详细解释相应的标本需要注意的问题,导致病人自己保存的标本不合格。超过了送检时间,导致样本受到污染。采血细菌培养时,采血数量不足,或者采血方法不规范,造成样本被污染。对不合格样品的相应质量控制分析:
1.2.1职业训练
提高检验人员的专业水平,对生化检验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保证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检验技术和较强的综合素质,定期对检验人员进行培训,着重从提高检验员的业务素质、充实检验员的知识结构、规范检验员的检查行为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训练完成后,将对测验人员的实际操作进行评估,不合格的将予以处分。然后再重新考核一次。在检测过程中,在进入无菌室时,必须穿戴无菌服装,戴口罩,戴帽子,戴手套,在与无菌的物品接触时,都要用75%的酒精对其进行消毒灭菌,如果是医药,那就更要严格了。
1.2.2加强科室间交流
实验室工作人员要经常走访临床科室,虚心听取医务工作者的建议,不断改进实验室工作。此外,检验员也应慎重判断化验结果的可信度,对于与临床诊断不相符的化验结果,应慎重核实。
1.3 评定准则
采用我院自制的“质量把控表”,记录并比较两组实施质量把控法前、后不合格样本量的差异。
二、结束语
本次实验的结果显示,实验组的不合格样品产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见下表1所示
表1在实施质量控制措施之前和之后,两个群体的不良样品的发生率(n,%)三、探讨
生化实验室的工作要求的核心是为临床医生提供及时的、有效的、准确的检验报告,使临床医生能够通过检验报告对患者展开疾病的诊断和医治,并对疾病的诊断和医治起到指示作用。因此,在生化检验过程中,样品的质量控制方法是很重要的,也是很有影响的。在当前的生物化学检测工作中,样本采集工作存在着一些不符合标准的问题,造成取样的时机不精确。送检时长过长,采集血量过少,在检测中,生化培养的过程有很大的随性,患者送检的样品质量不合格,由于样品污染,检验中的操作不规范等因素,都有可能造成生化样品不合格,进而对检验的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生化检测中,如何对样品进行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能够降低检测中不合格样品的出现,还能够对检测人员和采血人员的操作流程进行规范,做到科学、合理、规范的检测,保证生化检验中样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总之,在生物化学实验中,对样品实施相应的质控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其进行质量控制与控制,可明显降低实验室不合格样品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袁晓林. 常用药物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29):109-110.
[2]曹晓朵. 临床医学生化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预防方法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26):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