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核电技术的发展,为新能源的发展带来了一股小高潮。核电管道改造过程的安装过程很复杂,对各种相关因素的要求都很严格,必须做好一切准备再进行改造安装。还应注意各种操作程序之间的相互协调,争取做到零失误。
1核电管道改造安装的基本流程
开启质量计划→先决条件检查→领取合格材料→支架放线钻孔→一阶段支架(根部)安装→管段(阀门或附件)就位调整→据图下料→坡口制作→尺寸验证及清洁度检查(QC部、业主)→组对、标识并点焊→组对间隙、错边和法兰平行度检查→管口焊接→焊接后管段及法兰变形量检查→焊缝外观检查→焊口检验(渗透、磁粉或射线)→二阶段支架安装(管部)→按照调试需要安装阀门及附件→系统符合性检查→系统消缺→临时管线安装→系统冲洗/吹扫、试压→试压后系统恢复→系统移交→配合业主调试→开工作票完成遗留项→关闭质量计划。
2安装工艺
关于管道吊装就位原则,我们必须遵循“先内(靠墙侧)后外,先上后下,先大后小”的基本原则。特殊情况可根据系统的进度要求进行适当调整先后顺序,但先安装的管道不能妨碍后吊装的管道就位。
2.1管道下料工艺
1)管道接口距离弯管的弯曲起点不得小于管道外径,且不小于100mm。
2)管道两个接口间的距离不得小于管道外径,且不小于150mm。
3)管道接口不得布置在支吊架处,接口距支吊架边缘不得小于50mm。对于焊后需作热处理的焊口,该距离不得小于焊缝宽度的5倍,且不小于100mm。
4)管道接口到疏放水及仪表的开孔距离不得小于50mm。
5)穿过隔墙、楼板的管段不得有接口。
2.2坡口加工工艺
对于“V”型坡口加工,有一系列的工艺要求,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进行。管工在坡口加工的时候要细心处理,QC1要进行严格的检查,等待业主签名同意之后才可以进行焊接。
另外,QC1对坡口的尺寸检查,必须使用相关的测量工具,不允许用目测或者凭感觉推测。一般要使用焊缝检查尺、游标卡尺等测量工具经行测量。管口表面加工必须符合焊接工艺的要求,不能出现容易产生夹渣的深度划痕。深度划痕指:划痕宽度大于3mm、深度大于2mm、长度大于5mm的加工划痕。加工管道坡口时,管道内壁应加工圆滑,不能有任何会影响焊接后射线检验底片的机加工痕迹,内倒角的过度圈应与焊缝RT检验区域错开。
还有坡口的检查和验收:坡口及内、外壁10-15mm范围内,不能有油脂、油漆、氧化皮、铁锈、毛刺等。由QC1与QC2、业主MQC按相对应系统《管道预制质量计划》中设置的停工待检点(H)、见证点(W)对坡口加工质量进行检查、验收。未经检查,严禁施工人员越点施工。对检查不合格的坡口,须重新加工至检查合格。
2.3焊口组对工艺
焊件在对口的时候一般应该做到内壁整齐,如有错口,其错口值应该符合以下要求:
(1)对接单面焊的局部错口值不得超过焊件厚度的10%,且不大于1mm;(2)对接双面焊的局部错口值不得超过焊件厚度的10%,且不大于3mm。
焊接工作完成后需要进行焊接质量评定。
2.4法兰、测量装置、节流孔板安装工艺
法兰中心与管道中心偏差A≤1.5mm;法兰工作面与管道中心线不垂直度偏差:尺寸“B”沿端面垂直方向的偏差不超过2.5mm/m。
测量装置、节流孔板应在管道冲洗合格后按介质流向进行安装;测量装置的取样口应严格按厂家提供的安装资料进行安装。当厂家资料无安装要求时,对于介质为气(汽)体的管道,安装时取样口应在管道水平中心线上半部60°范围内;对于介质为液体的管道,安装时取样口应在管道水平中心线下半部60°范围内。
2.5对阀门的安装工艺要求
A.阀门安装前检查
阀门检验中所使用的量具、表具须校验合格,并在其有效期内使用,对质量计划中所设的H点未经检查,严禁施工人员越点施工;
B.阀门安装
阀门安装时,阀门上的工作介质流向指示应与管路的工作介质流向一致,一般单向流动的阀门(如截止阀),当“指示”不明确时,一般以低进高出的原则;旋塞、闸阀,允许从任意一端流入或流出;对于止回阀,必须特别注意介质的流向(阀体上有箭头表示),保证阀瓣能正常开启和关闭;对于油系统的阀门安装时的方向不能垂直安装;针对安装工程中的国产阀门进行水压严密性检验。涉及的阀门主要有截止阀、衬胶隔膜阀、球阀、止回阀、蝶阀。
2.6支吊架安装工艺及调整
(1)支吊架安装工艺
支吊架的位置、型号应正确,安装符合要求,管子和支承面接触良好。管道的固定支架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无补偿装置的热管道直管段上不得同时安置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固定支架。管道安装使用临时支吊架时,应有明显标记,并不得与正式支吊架位置冲突。在管道安装及水压试验完毕后应予拆除。混凝土结构上的支吊架生根件不宜使用膨胀螺栓,如有特殊需要,须经设计单位确认。导向支架和滑动支架的滑动面应洁净、平整,聚四氟乙烯板等活动件与支撑件应接触良好,管道应能自由膨胀。所有活动支架的活动部分均应外漏,不应被混凝土及保温层覆盖。
(2)支吊架调整工艺
管道系统安装完毕后,重新核查管道系统的标高、坡度、坡度方向及支吊架是否符合图纸和规范要求,对照图纸检查管道系统的走向、系统连接等与设计相符,管道、支吊架、阀门等安装是否正确。固定支架是否牢固可靠。弹簧支架的安装高度与弹簧的工作高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支吊架调整后,各连接件的螺杆丝扣必须带满,锁紧螺母应锁紧,防止松动。管道安装完毕且保温工作结束验收合格后,对支吊架进行调整,调整验收后方可拨出弹簧销。整定弹簧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安装,弹簧的荷重铭牌应朝向便于观察的位置。有热位移的管道,在受热膨胀时,支吊架应进行下列检查与调整:活动支架的位移方向、位移量及向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管部应无脱落现象;固定支架应牢固可靠;弹性支吊架的指示应符合设计要求。
2.7管道水压试验、冲洗吹扫及保温
管道的安装工序完成之后,就需要对系统采取水压试验,同样要对系统的整体严密性以及强度等进行检验,试验压力根据图纸的相关要求进行,在图纸设计中未能体现的情况,应该以运行压力的一定倍数进行。如果试验管道与相连的设备试验压力不同,那么就需要对设备采取隔离措施。如果部分设备无法实现隔离,试验压力应该将系统的热力作为参照值。在管道进行压力试验期间,应该将系统的热工仪表、节流装置以及测量装置等实施拆除措施。压力试验期间因为工作情况的变动,为了能够加强系统强度,通常会针对管道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
压力试验后拆除临时措施,并对管道进行冲洗、吹扫作业,保证管道的清洁度。冲洗、吹扫完成后对需要保温的管道进行整体保温作业,保温作业需要严格按照图纸施工,保温外护板按照需要保证美观的要求,并符合现场的保温工作手册及保温工艺示范的要求。
3结束语
关于核电管道改造的安装,有一体化的流程,必须严格要求严格控制,做到一步到位,确保施工质量,才能有效确保核电建设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韩强.核级管道技术要求及采购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25):68-69.
[2]王海东.焊接新技术在我国核电安装领域的研究与应用[J].金属加工(热加工),2016(06):8-10.
[3]张海滨. CNEC核电管道预制质量体系的构建[D].华东理工大学,2015.
[4]方小朋. 机械模块在核电厂模块化建造中的应用分析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
[5]郑裕庭.刍议核电管道预制过程控制及管理分析[J].河南科技,2014(06):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