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创新措施

卓屏

罗定第一小学,527200

摘要: 数学计算课程对小学生而言至关重要,它不仅是学习后续课程的基础,更是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小学生需在新课改的引领下,勇往直前,不断积累计算经验,只有拥有扎实的计算功底,才能从容应对未来学习中的种种挑战。因此,教师要高度重视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创新措施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创新措施
DOI:10.12721/ccn.2025.15701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当前,我国发展迅猛,培养高素质人才成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小学数学教学仍存在诸多不足,特别是计算教学问题突出,如学生兴趣不高、忽视算理、审题不细、习惯不良等。计算作为小学数学的核心,不仅关乎基础知识掌握,更涉及思维发展和学习习惯培养,对学生数学综合能力至关重要。计算还贯穿学习始终,是各学科常用工具。因此,研究和探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问题及其策略,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意义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是数学学科的基础。数学是一门具有层次性的学科,而计算是数学的基石。掌握好基本的计算技能对于学生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至关重要,可为学生后续学习更高级的数学知识和实际问题解决提供必要的工具。其次,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数学计算,学生不仅学会了简单的运算,还培养了分析问题、逻辑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不仅在学习数学中有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决策制订和问题解决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最后,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数学计算能力的形成往往需要学生反复练习和思考,这种坚持不懈的过程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技能,还能培养学生的耐心和解决问题的毅力,且这些品质在学习和生活中都非常重要。

二、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创新措施

(一)重视培养学生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使学生受益终身,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因此,在小学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势在必行,这对提升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大有裨益。小学生计算习惯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习惯。要求学生在计算中做到以下几点:数字书写规范,符号书写清晰,竖式数字对齐,脱式计算等号对齐,应用题不要漏写单位和答,解方程不要忘记写解,等等。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给学生制订规则并严格要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其次,培养学生打草稿的习惯。对于较复杂的题目,教师应要求学生动笔打草稿,不能一味用眼睛看和口算,而要落实到笔头上,且打草稿时要书写清晰,不能乱涂乱画,以便于计算后的检查和复核。再次,培养学生检查反思的习惯。计算完成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检查,能验算的进行验算,如乘除相互验算、加减相互验算、解方程的代入验算等,不能验算的要重新计算一遍,以保证计算结果的正确性。最后,对于经常错的题目要重视总结分析,反思错误原因并记录整理,然后定期练习巩固,直到完全掌握。

(二)学会反思错题

在计算数学题目的时候,出错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在学习一门新的数学计算方法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思想障壁,只有通过不断地出错,才能找到正确的解题、计算思路,最终使得自身的计算能力提升。那么,需要培养小学生反思错题的能力,使其养成习惯。但是,从目前小学生的整体情况来看,能够反思错题的学生不多,为了让更多的小学生能够养成这种习惯,需要教师多方面地着手教育。一方面,在学校课堂上,数学教师在让学生每做完一道题目后,先说出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结果,然后找出错误的案例,让学生自我思考出错的地方,然后再进行讲解,意在指向自我纠错,使其能够发现计算错误的缘由,避免下次计算时出错。另一方面,在课后自学的时候,不仅让学生能够完成当日布置的作业,而且需要在另外一个本子上记录上次作业中出错的习题,写清楚正确的解题过程,当作回顾复习的案例。在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后,会让小学生出错的次数越来越少,从而可以提升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另外,在每次临近考试前,可以让学生拿出自己的纠错本,翻看每次出错的案例,令其可以避免在正式考试中遇到类似的题目出错,从而可以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进而提升自己的考试成绩。

(三)合理地设置课后作业

在新课改中提出的新型作业观中表明,教师在作业内容上不能总是局限于刻板的练习上,应当突出开放、自主、探究特性。在布置的作业量级上,不能过度追求量多增压,应当合理地设置,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并且在作业的评价上多做功夫,才能促进小学生完成课后作业,提升数学计算能力。那么,数学教师应当对班内的学生有所了解,明白每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自身能够接受压力的程度。依据这些标准,才能合理地安排课后作业。例如,对班内成绩较为突出的学生,一般不用担心是否能够完成作业,需要关注的点是如何帮助优秀学生突破自己,因此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多布置一些思维训练的题目,如奥数题,让这类学生能够更快地提升计算能力。对成绩较差的学生,一方面需要减少作业量,避免因量多导致不想完成,失去数学练习的最终目的。另一方面需要布置难度稍低的作业,让小学生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计算,从而最终可以提升自身的计算能力。另外,在检查作业的时候,需要按照不同的特点进行评价,如对某些经常不完成作业的学生,应当予以鼓励,同时纠错。对部分优秀的学生,应当予以更加详细的指导,使其了解更好的计算方法。

三、结语

计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们应正视计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索有效的解决策略。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计算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快掌握计算方法,学会科学审题,并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小学生的运算能力,还能进一步促进他们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任金湘.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探讨[J].新校园,2024,(03):62-63.

[2]刘淑珍.培养数学计算能力,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J].学苑教育,2024,(06):28-30.